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会转型视角下的我国图书馆转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民主建设已经成为社会转型成功的关键,我国图书馆工作现代化已经基本实现。通过图书馆的市民化而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从而促进社会民主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图书馆转型的核心内容。图书馆的市民化有三条途径: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高校和科研院所图书馆社会化,吸收民间资本投入图书馆事业的建设。
  [关键词]社会转型
  图书馆转型
  图书馆事业市民化
  [分类号]G259
  
  1 社会形态理论与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渡过程,对人类社会进行社会形态学的区分就成为社会转型研究不可逾越的逻辑前提。马克思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三分法”,马克思主义者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五种社会形态,形成了社会形态理论的“五分法”。社会形态的“两分法”也受到众多社会学家的支持。韦伯和帕森斯将社会基本形态分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滕尼斯用“Gemeinschaft”和“Ge-sellschaft”表示;冯克利等主张把前者译为“礼俗社会”,后者译为“法理社会”;殷海光等主张把前者译为“通体社会”,后者译为“联组社会”。涂尔干用“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概括“两分法”社会形态的特点。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社会形态理论,摩尔根将社会类型分为蒙昧的、野蛮的和文明的三种基本形态,戈尔德施密特确定了36种社会类型。
  中国社会转型,金耀基认为它包含两个意思:“一是中国社会转型指从一个社会形态转到另一个社会形态,或者就是从此岸到彼岸的问题”;一是可能出现一个长时间存在的独特的社会形态――转型社会,即“主要是指中国社会从沉睡了几千年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逐渐向工业的、城市的、开放的现代社会的过渡过程”。秦晓认为广义的社会转型是“指建立一个以现代核心价值观(自由、理性、个人权利)为支撑、以市场经济、民主政体和民族国家为基本制度的现代文明秩序”。社会转型必然地包括了社会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观念系统与生活方式的转变。
  
  2 社会转型视野下的图书馆转型
  
  吴慰慈说:“图书馆是社会记忆的外存和选择传递机制。”任何事业的转型都有深刻的社会背景,要深入的理解图书馆的转型,就必须把它置于社会转型的社会情境之下进行考察。
  我国图书馆的发展经历了封建藏书楼――近代图书馆――现代图书馆的演变过程。沿着金耀基的思路,要理解从“此岸”到“彼岸”的问题,我们首先就要明确何为“此岸”与“彼岸”?1996年,苏顿从技术维度将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划分为4个基本形态: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虽然他的划分边界模糊,但为我们确定“此岸”和“彼岸”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一定程度上指明了从“此岸”到达“彼岸”的路径和过程。
  从洋务运动开始,西方知识体系开始冲击中国人的传统知识结构。文化转型的直接后果是“中国新书籍及新图书馆已源源产生”。微观层次上,“新图书馆”的工作对象由“经史子集”转向反映西方科技和思想文化的“新书籍”。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法等,无法在内容上有效地组织“新书籍”,从而导致分类编目研究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主流。因此,20世纪初的文化转型直接导致了图书馆工作本体的转型。现今,我国已经建立了现代图书馆体系。相对于辛亥革命前期全国仅有40余所图书馆来说,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末,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运用,实现了“图书馆从单一的借阅服务格局向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过渡”,呈现出文献种类、服务方式、检索途径和读者教育工作的多元化取向。
  在图书馆人不断欢呼技术带给图书馆巨大发展契机之时,图书馆作为“社会记忆的传递机制”却黯然无光。图书馆是“一个全民文化教育机构,尊崇并传播知识,负有促进社会文化教育的任务”。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集中体现这一精神实质。然而图书馆的信息传播和社会教育职能在我国至今仍未能够得到有效地履行。20世纪初,陈长伟就撰文批评图书馆服务对象狭窄,“惜乎能享受其中利益之人,仅少数学者而已”。今日,这种现象未能得到根本的改观。由于图书馆的运营经费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或主体机构的拨款,本身并不创造经济价值;因此,在以内涵主要是经济和物质指标的现代化建设中,“图书馆是整体社会也是公共事业部门里面的一个弱势部门。”图书馆对“寄生”主体的强依附性,导致了它在保证自身生存的基础上,势必将服务的重点倾向于“寄生”主体,“图书馆的‘公共性’逐渐萎缩乃至死亡也就成为一个不正常的‘正常’现象”。
  回顾我国图书馆演变历程,转型的内涵主要集中于业务层面;其“价值体系和制度安排”只不过是被“抽离”出来的口号而已。
  
  3 民主:图书馆转型与社会转型的契合点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图书馆基本完成了业务的现代化转型,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然而,转型绝非“是指随着图书馆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及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形成,将图书馆从里到外,从硬件到软件,彻底转移到信息轨道上来”,而是指树立服务意识,通过“无等级差别、无身份界限、无强制与无歧视”的服务,使图书馆成为社区文化建设、公民教育和公共政治生活中的“理想国”。如何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实现图书馆的转型,并使图书馆转型适应社会转型的整体趋势呢?民主建设,为我国的图书馆转型与社会转型提供了紧密的契合点。
  图书馆与民主,何以成为可能呢?有人认为图书馆的发展史其实也就是一部民主进程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尤为彰显。从18世纪至19世纪英国公共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来看,现代图书馆制度得以确立“来自社会底层的呼吁”。“公共图书馆的产生与发展,是近代英国全方位社会大变化在文化方面的一种表现”。
  公民能够理智地参与民主政治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能够获得充分的相关信息;一是公民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及政治素养。“向公民提供信息和教育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之一”,公民掌握充分的知识,向公民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是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科恩认为:“一个社会如果希望民主成功,必须负责提供并发行普遍参与管理所需的信息”,“在代表制的民主中,成员的教育是取得成功的一项条件,公民必须在智能上有所准备,以便担负参与管理时所必须完成的任务”。民主的成熟与成功,首先在于公民素质。公民必须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才能够自由思想、自由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志,才能够不被人操纵,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民主建设,做出知情且富有责任性的决定。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民主理念,卡内基将其财富的22%用于建设图书馆,主要是公共图书馆。卡内基的捐赠,是美国现代图书馆制度建立不可或缺的条件。在卡内基看来,“世上的民主摇篮,非免费公共图

书馆莫属。在这个知识理想国里,无论等级官阶还是财富,一概无需考虑”。
  4 图书馆市民化:图书馆转型的根本途径
  
  民主是图书馆转型与社会转型的契合点,如何使图书馆在社会民主建设中发挥自己应有的功能,促进我国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呢?回答了这一问题,也就找到了图书馆转型的途径和关键所在。
  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历代王朝均有通过编撰巨型丛书来展示王朝实力、粉饰太平的举措,《四库全书》的编撰就是这种举措最为典型的代表。在人类步入信息社会之后,由于信息和知识的稀缺而产生的在古代社会广泛存在的文献崇拜情结已经不复存在,编撰巨型丛书作为太平盛世的实体标志已经让位于图书馆的建设。
  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已经逐步完善,经济实力的增长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我国的图书馆建设呈现出个别大型图书馆的豪华配置与大多数图书馆的生存困境并存的尴尬局面,图书馆之间的鸿沟不断加大。进行全国范围的宏观考察,我们可以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平衡归因于各图书馆“寄主”的经济实力的差异,而这种观点的解释力在微观考察某一地区的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等时,缺乏有效性。从本质上说,我国的所有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其经费来源均为普通大众的纳税,那么所有公民均有获得同等图书馆服务的权利。然而,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是不利于这种公民权利的获取。当务之急,在图书馆人自身逐步加强服务意识的同时,必须从制度上构建一系列的政策,推行图书馆的市民化。只有图书馆市民化的实现,才能让普通民众能够有平等获取图书馆服务的机会,才有可能实现通过图书馆的发展来促进我国民主建设的进程。
  如何实现图书馆的市民化?在目前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以社区图书馆建设为主导的图书馆发展方针。早在20世纪初的“新图书馆运动”之时,陈长伟先生就注意到我国图书馆建设偏向于集中资金和人力建设少数大型馆的取向,提出了要加强小图书馆建设的意见。今日,我国大型图书馆的建设获得巨大的成功,但是在小图书馆或社区图书馆建设方面差强人意。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平均只有70%的小学生能升入初中,只有48%的初中生能够升入高中,只有47%的高中生能够升入大学,大学生占同龄青年的比例为6%;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字,我国200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在我国现有的民众教育水平下,大型图书馆的建设无疑只能起到国运昌盛的表征作用,而民众急切需要的是各种能够贴近他们生活现实的社区图书馆,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通过社区图书馆提供惠及全民的自学机会,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从而为国家的民主建设提供社会条件。
  ・高校和科研院所图书馆的社会化。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得到巨大发展,然而,这种发展是极其不平衡的。在我国图书馆事业三大系统中,高校图书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最为缓慢。目前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图书馆基本建成了以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为主导的新型图书馆事业。然而,只有少数大型公共图书馆实现了这种现代化,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仍陷于发展困境之中。以2003年为例,我国图书馆IT投入共计6.09亿元,高等院校图书馆IT投入2.45亿元,科研院所图书馆IT投入2.46亿,其他类型图书馆TT投入O.92亿。其中高校图书馆IT投入占全部的40.2%。即使以最为传统的藏书总量作为衡量指标,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也远远落后于高校图书馆。时至2006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始建成,我国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约5亿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公办)的总数为1794所,总藏书量超过6.6亿,约比公共图书馆多32%。虽然高校图书馆拥有如此巨大的信息资源,但是大量的信息资源处于一种未被开发利用的废置状态。全国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利用率不足30%,70%的信息资源被闲置。鉴于此,笔者认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图书馆社会化不仅可以缓解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短缺的现状,而且也是高校与科研院所图书馆走出自闭的樊篱、摆脱羁绊,向社会公众展示自己、实现自身更大社会价值的一种必要方式。
  ・吸收民间资本投入图书馆建设。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就出现了民间资本开始投入到以满足普通民众阅读需求为目的图书馆事业之中。1987年张少鸿在河南郑州创办“读来读去读书社”可视为民间资本运作于民众阅读事业的发端。据王子舟统计,先后创办的民间读书社有13家之多。到20世纪末,一些大型的民间资本也开始投入到这一事业之中,如1999年潘跃勇在山东济宁市创办了济宁市科教图书馆。民间资本投入这类阅读机构的建设,一方面弥补市场和政府在提供以有序化文献信息资源等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方面的缺陷,“公办图书馆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缺位是民营图书馆产生的催化剂”;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民众有强烈的阅读需求,要求社会建设能够贴近普通民众的社区图书馆。当前以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为主投资兴办的民营图书馆已成为基层图书馆建设的生力军和新时期基层文化建设的亮点。
  
  5 结语
  
  历经百年沧桑,我国现代图书馆制度在社会转型中产生、发展。在社会转型的外力驱动下,图书馆转型必须与社会转型同步。现今,我国图书馆建设要从图书馆本体转向图书馆客体,从图书馆的现代化转向以促进社会民主建设为出发点的图书馆市民化,这才是我国图书馆转型的逻辑起点与关键所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3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