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PPP融资模式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开发农村文化资源,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旨在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战略选择PPF)模式能够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同时带动人才、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聚集通过对PPp模式应用于农村文化产业进行剖析,希望对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PPP模式;农村文化产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文化是农耕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突破口。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下简称PPP模式),不仅可以解决资金缺口,更能引导更多的要素资源流人乡村,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PPP模式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应用,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极具重要意义。
  1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文化供给相对不足
  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已较为成熟时,乡村还尚未形成相关产业链.文化产业存在巨大消费缺口,文化产业内容也存在不平衡现象: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分布有大量的遗址遗迹等历史文化资源和民俗、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资源,社会对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旺盛。但是,目前的农村服务供给质量不高,不能有效满足和引导当今的市场需求。
  1.2 文化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很多乡村几乎没有文化没施,有的也只是一些比较简单的设备,如戏台、广播、文化活动中心等一些设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兴业态不断涌现,这对文化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现状无法满足这些新兴业态。
  1.3 缺少有效的管理和组织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几乎空白 .有待加快步伐,艺术人才大量缺乏,资金投入有所增加,但还是很有限,农民基本文化权益无法得到根本保障,.许多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得不到有效挖掘和利用,导致許多农村的文化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或停滞不前。
  1.4 农民的文化消费较少
  居民收入水平是文化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农民是农村的主人,农村文化产业逐渐增多,但是农村作为消费者所消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依然较低。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民收入较低。所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是支撑,是基础,而文化产业则是未来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PPP模式应用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
  2.1 PPP模式中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分析
  任何能够影响PPP项目目标实现的群体或者个体都是其利益相关者,其中最核心的四个利益相关者尤为重要,必须考虑到这四个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
  2.1.1公共部门。公共部门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二者诉求不尽相同。在我国,中央政府是PPP政策的制定者和总的监管者,其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关心的是如何提高公共福利水平。地方政府是具体项目的组织者和监管者,关注的是如何引入社会资本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从而推动地方经济。
  2.1.2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具有逐利性,关注的是资本的回报率。当所投入资本的预期回报率小于资本成本,则丧失投资的积极性。还有部分企业希望通过承担PPP项目建立合作关系,以此来改善企业形象。政府必须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才能鼓励社会资本投资。
  2.1.3农民。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会惠及当地农民,但也会对其造成生产和生活上的影响,比如建设需占用耕地,开发会破坏原有的生活环境和状态等。因此PPP实施时更要时刻关注农民利益,使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最大限度的惠及当地农民。
  2. 1.4消费者。消费者是最终购买者。对于农村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说,消费者一是关注效用,二是关注价格,PPP模式应用必须设计合理的收费机制,开发符合和吸引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2.2 PPP模式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机制构建
  2.2.1基于全局统筹的农村文化资源综合开发机制。农村文化产业是以农村文化资源为基础,将地域性的特色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现代产业形式。PPP项目对投资规模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适用于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其次,社会资本要求回报,最后,市场化程度高、定价机制灵活的项目适宜采用PPP模式。按照PPP模式的使用标准,结合农村文化产业的具体分类,建立基于全局统筹的农村文化资源综合开发机制。
  2.2.2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的运营管理机制。PPP项目的实施主要包括项目筛选、合作伙伴确定、建立项目公司、筹集资金、项目建设、项目运行等过程,具体如下:
  ①合理的项目运作机制;②科学的收益回报机制;③基于农民利益最大化的保障机制;④基于品牌价值最大化的产品开发机制。
  2.3完善PPP模式应用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2.3.1转变政府观念,找准政府角色。地方政府对于PPP模式参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认知是实施的关键。地方政府要转变思想,克服对传统供给模式的依赖,积极创新。另外,政府还应找准角色定位,把握好与社会资本方的合作关系,健全明确的权力和责任体系,以权力和责任为依托找准政府的角色定位。政府在规范自身行为、正确履行职能的同时,还应为社会资本方提供良好的服务,以促进项目顺利进行。
  2.3.2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形成合理的监管体系。完善的政策法规才能确保PPP模式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运用。首先,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制定出一整套专门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法律体系,规范PPP模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程序和步骤,明确政府与社会资本方的责任权限和关系,确保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建立有针对性的法律监管体系,严格规范并监督政府与社会资本方合作的全过程,营造公平有序透明的PPP项目合作环境。
  2.3.3建立收益分配、风险承担的弹性操作体制。PPP项目的收益与风险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多、评估难度大,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弹性协商体制,给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诸多收益与风险预留出恰当的协商空间,保持项目“共享共担”的弹性与可操作性。
  2.3.4放松市场准人管制,寻找高质量合作伙伴。随着PPP模式在我国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逐渐成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为了让符合条件的各类社会主体主动参与到PPP项目中来,相关部门应当合理放松市场准人管制,适当调整审批标准,在政策和待遇上,尽量做到相同优待、公平竞争。着力寻求各个领域的高质量合作伙伴,加强协调与配合,使得各个机构充分发挥优势,各尽其力,争取实现强强联手下的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王双阳.浅谈PPP模式及该模式下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风险[J].低碳世界,2019(9):314-315.
  [2]王明吉,孙星.PPP模式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路径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 17):76-81.
  [3]徐世平,陈绍山,农村文化产业典型模式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8 (4):75-76.
  [4]解丽君,韩忠治,刘曼,河北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 (6):138-139.
  [作者简介]吕建梅(1982-).女,山东德州人,讲师,会计师,审计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38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