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内外乡村发展模式总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党中央与政府对乡村地区的关注力度不断加大,部分地区形成了带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但是在当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乡村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其中,国内省份如山东、内蒙古、山西、湖南;国外如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发展模式的总结归纳,能为我国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特色模式的建立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乡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1;F313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村建设步伐非常缓慢。如今,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乡村发展问题。“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被相继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党中央与政府对乡村地区的关注力度不断加大,社会资源对乡村的不断倾斜,全国乡村地区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国内外的政策差异性、发展基础和发展资源的差异性,各地区形成了各自独有的带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国内外的农村发展模式的研究探讨与总结对于我国的许多落后农村地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1 研究现状
  如今国内农村不同的发展模式层出不穷,不管是社区主导型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内生性发展模式,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模式,联合经营、科技兴村、打好“生态”牌的前卫模式,还是发展乡村工业的华西模式等等。这些优秀的发展模式既然带来了不小的成就,就必然都有其科学性和各自独特的优势所在。但却很少有文章对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研究,而我们认为这一点对农村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下文将做详细描述。
  2 国内农村发展模式
  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因地制宜,采用“洋家乐”的乡村度假旅游的发展模式,改造农房,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以我国传统乡村元素为基础,就近取材,变废为宝。其经营方式采用的是一种外商投资经营、居民积极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可实现投资方与村民之间的互利共赢,可以提高村民的积极性。该模式又倡导“无景点”的健康休闲度假,坚持健康环保原则,既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
  浙江省乡村绿道发展模式的创建在农村旅游发展模式同样很有借鉴性,该模式为处于不同地形地貌的乡村提供了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如:主要适合在丘陵,平原地区实施的游憩休闲型绿道,沿着乡村的河道道路或山脊线等分布的生态改善型绿道,在城乡之间连接景区的通道或具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走廊文化旅游型绿道等一系列的绿道发展模式。
  在当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乡村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但不妨碍这些案例同样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广西参与式农村发展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模式在极大程度上给予了村民们自主行动的权利,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感,扶贫开发项目坚持以参与式扶贫项目管理,项目的各个部分的负责人都是有村民公开选举,最大程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最后由政府组织验收。该模式实用性强,但是仍需进一步加强该模式下的监督体系。
  传统的农村发展模式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新一代的农村发展模式也在日益壮大,关于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采用了农村股份合作制,将一部分的土地留作农户个人宅基地和自留地外,其他土地的经营权以入股的方式归村合作社集中管理。然后由村集体合作社租用土地,统一规划用地。政府则加以指引,建立一个集体性政府控制的企业,用于生产经营,妥善经营至扩大产业,开拓市场,并且基于互联网,建立一个产业用户交流平台。这种模式极具创新思维,利用网络将市场较之传统模式扩大了许多。
  山东省沿海,是中国耕地率最高的农业大省,农业增加值位列全国各省第一。但是山東省的农村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
  山东省的乡村发展模式主要为三种:村企合一模式,村企分开模式和纯粹农业村模式。其中,西王村的村企合一模式,结果最为理想,最富有创造性。西王村拥有著名的西王企业集团,西王村拥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了村企一体化,即:为实现村庄土地的集约化,达到一定的农业生产规模、现代化,将西王村的发展纳入西王集团的统一规划中。西王集团就是以西王村为基础构成的,集团公司则对村民的日常生活等都进行了统筹规划,满足了村民们的基本日常物质需求。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总体海拔离,全区主要属于高原地貌,内蒙古裔牧业全国闻名,但总体经济不发达且发展不均衡,仍有部分农牧区的基本人居生态环境状况差,存在着较为突出的脏乱差问题,综合整治难度大。
  切合实际情况,内蒙占自治区在面对乡村发展问题时,以村容村貌的改善为主要任务,着力解决农村垃圾问题和污水问题。首先为加强粪污与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而进行的厕所革命,根据各地已有的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改厕模式。第二:,在污水治理方面,优先选择人口集中的村庄,尽量采用低成本、高效率的处理技术,并根据不同村落的具体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处理黑奥水体。最后,在改善村容村貌方面,则是常『见的村庄道路建设:硬化道路,基本解决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一
  山西省内部地势高低起伏,且有河谷蜿蜒其中,成片的平整土地少,地形复杂。多样的地域特点和气候使山西省各地区的先天性农业资源差异明显,同时也造成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的多样化。
  山西省为筹措新农村建设,努力发挥地缘、资源优势,实现了七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工业企业带动型、旅游产业带动型、现代农业带动型、休闲农业带动型、特色产业带动型、劳务经济带动型、特色产业带动型。
  湖南省着力实施“百城千镇万村”的新农村建设工程任务,截至2018年已经完成了千余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但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协调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湖南省,以传统农耕或以务工等为主要经济支柱的村庄是湖南乡村振兴的重点村落,对于这一类的乡村主要采用集聚提升型发展模式,即: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注重生态环境,支持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办发展以促进产业升级。   3 国外乡村发展模式
  3.1 日本模式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除北海道,九州等四个面积较大的岛屿外,其余都是一些小岛屿。耕地面积是制约日本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日本气候条件优越,终年温和湿润,具备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且日本农业技术领先世界,农作物的成活率高。总体来说,日本农业具有耕地总面积小,单位产量高的特点。
  日本的农村振兴战略包括三个核心要点。第一,打造品牌农业。日本十分强调农产品的地域特色,争取把农产品作为一个地区的地理标志,并且将地方特色融人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第二,活用地域资源。日本重视对农舍等农业基础设施的活用,为了培养日本的青少年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正确认识,积极推广农家的体验项目,并且鼓励青少年全方位参与农业生产生活。第三,重视技术革新。日本对于全球科技的发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不仅积极参与到全球科技的交流,自身也在结合国内农业条件,加速农业技术的开发与转化,在农业生产与流通体系,保护知识产权,农业生产安全作业等方面取得了不错成绩。
  3.2 韩国江原道模式
  江原道位于韩国的东北部,临近日本海,是韩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受朝鲜半岛的地形地势影响,全年四季分明。
  在韩国农业建设初期阶段,江原道受限于自然地理以及农业基础薄弱等因素,农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韩国的其他市、道。为了有效扭转农业发展的颓势,1998年起,江原道地区实施地方政府主导的新农渔村建设运动。要求各村以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自由竞争为目标,坚持自主创新。每年选出一定数目的优秀农村作为项目村,提供资金支援优秀农村的自主创新项目。江原道的农业发展突飞猛进,农民的人均收入位列韩国各市、道的前列。其中增收显著的项目包括:共用民宿,共用销售卖场,农村体验村庄等。韩国江原道的新农村建设具有以新技术投入为导向,政府资金支持,村民自主创新建设的特点。
  3.3 美国的农村发展
  美国在最早期是一个农业大国,城镇化率低,但美国政府十分支持农业的发展。在政策以及环境的支持下,美国的农业得以长期的持续性的发展。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美国大力推行机械化农业化生产,将先进的农业机器投入到生产活动之中来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减轻负担.政府同时还从国外引进优良的作物品种,借鉴生产经验,拨款项修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因此,美国的乡村在工业时代就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乡村有着较为完善的经济结構支撑,并且发展了商品化的农业。而如今更是朝着高科技化与精细方向化发展。
  笔者收集了以上各国的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状况汇集在表1中,以便读者能更直观的了解到各国不同的农村发展模式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
  4 结语
  农村地区的改革与发展是现阶段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如何结合已存的成功的或失败的案例中的要点,少走弯路,加快步伐,走出自己的路,正是农村发展模式研究的意义所在。
  本文在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部分乡村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归纳,指出各发展模式的地域特征、形成原因与兴起条件。为我国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模式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洁莲.社区主导型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实践——南宁市世界银行贷款小区改善项目公众参与模式评析[J].东南亚纵横,2009(10): 107-110.
  [2]许高峰,宗君.论民营经济主导的内生性新渔农村发展模式——以浙江舟山为例[J].发展研究,2010(06): 87-89.
  [3]魏超,戈大专,龙花楼,等.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模式——以武汉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8,38(10): 211-217.
  [4]孙佳.上海市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5]熊元斌,王婷.美丽乡村视角下度假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德清 “洋家乐”为例[J].荆楚学刊,2016,17(05): 34-39.
  [6]徐文辉.浙江省乡村绿道发展模式创建[J]城市规划,2010,34(06): 60-63.
  [7]张展智,左停,徐贤坤,广西参与式农村发展模式研究——以辇田尾村开展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01): 86-89.
  [8]王东山,符茂.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探究——基于广东省佛山市陈村“花卉之都”的实证调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05): 196-198+171.
  [9]张晓琼,聂家华,牛磊,中国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基于山东省部分农村的实证考察[J].泰山学院学报,2011,33(05): 9-14.
  [10]黄景莲.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加快建设美丽宜居村庄[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8-07-23(002)
  [11]赵敏,李爱萍.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117-120.
  [12]吴雄周,湖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13]贾磊,刘增金,张莉侠,等.日本农村振兴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39(03): 359-368.
  [14]沈权平,金钟燮,韩国江原道农村发展模式对中国延边州的借鉴意义[J].东疆学刊,2016,33(02): 94-100.
  [作者简介]蒋雯琼(2000-),女,湖南永州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本科在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41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