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更畅通更智能更便捷更人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段丽斌

   近年来,本市公路行业以安全有序为主导,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不断加大对公路管理养护的投入和力度,持续深入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19年底,本市公路总里程超过1.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845公里,公路桥梁1.1万多座,公路隧道2条,公路涵洞2400多道。
  提档升级 提标改造 提升品质
   坚持科学化信息化管理
   科学化决策。推广公路智能检测车、无人机巡查、智能视频检查、机器人缆索检测等技术,开展外观检测、在线监测、物联网应用等关键技术专项研究。扩展公路技术状况信息采集内容,提高技术状况评价分析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公路养护科学决策精细化水平。
   信息化管理。大力推进道路运输要素资源数字化。汇聚各类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建成全市路网一张GIS-T图,初步建立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建模、综合应用分析、跨业务协同联动、决策支持、信息服务的能力;完成道路桥梁设施数据库建设,优化基础信息管理机制。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推行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创新“互联网+交通”的信息发布。利用“随申办”和“上海交通”市级发布平台开展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提高公众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对接新闻媒体,完善微博和网站、手机APP等信息发布方式,实现交通信息发布功能。
   深化养护作业市场化改革
   本市不断深化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制定公路日常养护作业分类分级从业条件,形成养护市场有序竞争格局,并以安全管理为突破口试行道路养护安全诚信手册管理制度,组织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诚信受益、失信惩戒”的氛围。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本市以举办进博会为契机,学习东京、广州在道路管理上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聚焦设施“安全完好、功能完善、整洁和谐、服务高效”,推进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精细化。
   研究提升城市管理标准。重点围绕公路设施养护,编制出台了《公路设施养护管理标准》《市政道路建设及整治工程全要素技术规定》《上海市城市道路精细化管理导则》等规范标准。
   分类定标、普遍提标,持续提升路域面貌。总结固化进博会保障经验,研究推进排堵保畅常态化措施,在道路设施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推进精品示范路创建。在全行业范围内打造市属道路“示范路”、城市道路精品“示范路”、四好农村路“示范镇(路)”等三类示范路,实施提档升级、提标改造,提升道路设施运行品质。
   优化路网运行服务
   持续完善路网运行监测体系,优化公共服务。高速公路运行实时监测实现了全覆盖,普通国省道重要节点运行实时监测覆盖率达85%;结合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不断优化系统,科学规范操作,大幅提升了路网交通诱导水平。在整个高速公路网实现了全路网跨路段的统一诱导以及与中心城快速路的跨区域联动诱导。
   推进公众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政府和社会互动的信息采集、共享和应用机制;利用多种新媒体手段,建设多渠道、全方位的公路出行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公益服务和个性化定制服务相结合的公路出行信息服务体系,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众满意度;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乃至交通运输部的联动,最大限度发挥路网调度平台的作用。
  科学统筹 落实责任 加强监督
   随着形势的发展,本市公路管理实践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管理部门也在不断动脑筋想办法。
   减少掘路施工影响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各类工程建设、公路养护、管线埋设以及其他占、掘路施工需求与日俱增,确保公路设施安全受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统筹安排养护工程。通过综合平衡掘路施工计划,建立储备项目库制度,根据年度公路以及桥梁检测报告,提前安排开展项目前期方案设计,从安全、服务水平等多角度进行排序,确保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市对区以及公路经营企业通过项目批复以及计划统计等管理手段,全面掌握养护工程安排,并给予适当的行业指导。
   合理安排工期、保障实施质量。在路用材料和养护机械方面动脑筋,通过预制构件以及快速凝固材料等手段,缩短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的时间;加强现场交通疏导,加强与交警部门的沟通联系,通过定期例会沟通等机制,获得更多支持和帮助。
   加强社会监督。要求挖掘公路及公路用地应当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施工铭牌,标明许可情况、施工单位、施工时间、监督电话等内容,全面公示社会监督、投诉渠道。
   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责任
   本市个别地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经费不足,主体不明确,相关责任难落实。
   全面深化本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区政府作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的责任意识,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及管理机构、农村公路管理站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加强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落实乡(镇)人民政府管养职责。强化管理站人员和职责配置,落实核心工作人员编制;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
   进一步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落地。建立完善区、乡(镇)、村三级路长组织体系,以信息化手段辅助路长决策,确保责任到人,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各区出台相应的路长制、专管员制度文件,并加强对各乡(镇)路长制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智慧管理 互联互通 转变理念
   《上海市公路管理条例》修正后,本市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将以提升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总体目标,聚焦公众出行需求,推出一系列新举措。
   强化科技运用。大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5G、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新兴技术与公路运维和管控的深度融合。推动智慧高速公路试点建设,构建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方案并开展示范工程建设,以实现高速公路运行更安全畅通、交通管理更科学智能、公众出行更便捷舒适、交通服务更人性高效。提升行业智慧管理水平,进一步整合行业监管、决策平台和行业数据,提高管理效能和决策水平。
   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区域协调。在公路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执法、信息互通、应急管理等方面充分体现一体化发展理念。建立与周边省市在公路规划、建设、养护、运行和管理方面的沟通、协调机制。在公路专项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注重省际道路互联互通,统筹考虑道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的技术标准,避免形成断头路。
   转变传统养护理念,实现全方位、信息化养护。加强预防性养护和周期性养护,从“全要素全方位整治、规范化标准化养护、智能化信息化提升”三个方面着手,使道路养护步入良性循环。做强修复性养护,再造流程、优化程序,规范项目管理。同时开发利用好科技信息平台,形成闭环管理。提升养护快速化程度,综合应用5G技术、大数据、集成车载智能终端等信息化技术,对各类机械化养护作业进行全过程动态监管。
   加强沿线路域环境综合治理,改善路容路貌。建立由地方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合,全民参与的整治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治理;依托网格化巡查机制,推广路域环境非现场执法手段;结合沿线资源美化路域环境,促使公路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充分利用多种传播媒介,加大公路保护宣传力度。
   严格公路超限超载治理。不断完善监控网络,积极开展重点货源头执法人员巡查;推进跨省大件运输许可网上办理,并联审批;进一步完善全市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建设。
   推进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新改建、提档升级、示范创建、路长制落地等重点工作,不断加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推进农村公路安全隱患整治和危桥改造,细化农村公路养护考核办法,开展农村公路专项执法活动。
   完善制度、加强考核。本市公路部门将要求各高速公路项目公司不断完善服务区各项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内容覆盖环境卫生、安全生产、餐饮服务、应急保障等各方面,对于各类岗位职责和操作流程也将予以明确。
   持续推进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和不停车收费管理。进一步加大ETC发行力度,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优化调整ETC车道配置,改进系统的运行流程,强化收费站通行能力,降低收费差错率,为车主提供快捷便利的通行体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48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