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智能终端的移动学习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它具有高效性、实时性和可回顾性等优势,为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本文通过主题选择、内容设计、消息推送、数据统计与分析四个环节,将课堂教学和平台微课教学相融合,该平台不仅可以满足高校课程移动学习的基本需求,而且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高校教学质量。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 移动学习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现状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微时代。微信是微时代的重要代表之一,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10亿,特别是在大学校园,大学生使用微信更是随处可见,至少77%的学生每天要使用微信1小时以上,频繁地使用微信可以使学生了解时事和促进交流,同样也占用大量学习的时间。调研中发现,学生使用微信进行聊天和看新闻的较多,而进行学习的相对较少,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课程专业知识的平台较少,未树立起微信学习意识,另一方面是部分平台的专业知识十分宽泛,涉及多众多领域,且知识结构深浅不一,并与高等教育课程内容相关度较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渐成为特定人群信息传递的新媒介,该平台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途径、新手段,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定向开发。本文通过设计主题内容,精选课程相关的图文、视频素材,建立微信移动学习公众平台,向授课学生群体发送推送消息,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全面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专业课微信公众平台建设
  微信公众平台构建主要包括:主题选择、内容设计、消息推送、数据统计四个环节,本文以《热成形技术基础》课程为例。
  2.1主题选择
  主题选择是移动学习效果的关键,选题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对课堂讲授内容的重点、难点等模块进行合理分割,确定教学目标所要达到的认知层次。
  在《热成形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小组共同研究教材结构和剖析教学目标,确定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例如,由于“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熔模铸造”等制造工艺过程无法在课堂上呈现,却又是铸造成形部分的重要讲解内容,因此,通过制作相应的生产工艺过程视频,配合相应的教学讲解内容,使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现场实际生产过程,也理解和掌握了相应的知识点。
  2.2内容設计
  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推送内容,将内容主要分为两类:“课内基础”和“课外拓展”。“课内基础”以讲授课内知识为主,具有明确的知识要点,具有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两大作用,例如:“熔模铸造”的工艺流程、特点及应用。“课外拓展”是某领域内前沿的一些技术、方法,与课程的基础知识相关性不大,但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增强对本领域的前沿技术了解和兴趣。例如:副车架内高压成形工艺。此外,根据课堂讲授内容进度,在平台的内容设计上增加2-3个思考题,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能力,并在下次上课进行随机的课堂提问。
  2.3消息推送
  信息推送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功能之一,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推送消息。本文每周推送消息2-3次,每次上课前一天进行消息推送,推送内容为第二天课堂讲授相关内容。
  2.4数据统计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查看每次推送信息的学习人数、转发人数、时间段、浏览次数、回复次数、菜单点击次数等信息,有助于及时了解学习进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特点,为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提升课内外教学效果与质量。
  3结语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可行的,不仅丰富了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同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用性,在后续教学实践中,应继续丰富课程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培养主动思考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学科学规划项目(GH170355)和东北电力大学教学研究课题项目(J201742)支持。
  作者简介:刘宇,1984.03,男,满族,吉林省吉林市,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多平台交叉融合教学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 侯彦杰,贺艳彬,张龄予.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6(10):92-94.
  [2] 周喜华.大学生“微信控”现象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6(03):105-109.
  [3] 刘济良,霍洁,周亚文等.论微信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J].教育研究,2018(01):44-49.
  [4] 周波,乌吉木吉,李粉等.微信与医学生学习的调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25):148-149.
  [5] 崔江宁.基于传播学视角下的高校微信教育平台建设[J].当代教育科学,2015(01):39-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70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