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问题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汤煜明

  【摘要】当前,国有企业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这对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规划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国有企业需要从根本上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积极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重视人才培养,创建激励机制,提升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能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大市场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的企业在迈出国门的同时,受到了全球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和影响,这种形势从根本上对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规划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世纪,企业的管理不再以物资掌控为主要内容,而是将重心转移到了人力资源的管理上。人才将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必要条件,只有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完善各种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不足
  人力资源是确保国有企业改制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为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施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企业转型慢于业务发展速度。尽管国有企业正在向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迈进,但受原有管理环境和工作内容的影响,其管理机制的调整步伐很难与快速发展的业务相匹配。同时,按照国有企业原有的惯性,其固有的人员管理方式、工作模式还不能快速适应新环境,遇到问题仍然按原来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旧的方式方法很难适应新时期工作环境需要,使得企业机构内部出现部分不协调和互相抵制的现象。因此,及时调整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相应的组织机构,能够保证企业适应经济发展的变革和快速发展需求。尽管整体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企业明显地表现出规划能力和执行能力的不足,因此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潜在能力,使企业快速增长,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一个重要的不足是,忽视了人力资源的主要作用,在进行资产评估过程中,将人力资源排除在外,使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发展速度变慢。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导致企业员工素质的低下,很多企业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很多企业领导不能在外资企业林立、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更新思维,缺乏现代化经营观念和企业管理能力,部分企业技术人员信息不足,观念落后,不符合快速发展企业、应对周边环境的基本能力要求。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人才需求迫切。目前,很多国有企业“人满为患”,在位的人员难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增加了企业负担。而另一方面,人才缺乏导致企业的经营、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一些国有企业的经济不景气,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工作手段单一等,致使出现人才流失严重,难以补足的现象。企业快速增长的业务需要大量优秀人才的支撑。为满足企业快速成长的需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至关重要,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统筹运用的能力是解决企业转型过程中所遇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系统地对人力资源各种部署和活动进行计划和管理的模式,是组织战略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较,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更大程度上强调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的作用和职能。人力资源通常是企业发展和获得竞争能力的保障,而战略性人力资源则是强调在企业中处于关键部门或重要岗位,能够为企业创造非凡价值的人力资源,这些资源一般来讲具有不可替代性。人力资源在企业内部通过组织构建,能够系统地发挥重大作用,促进企业经营效率最大化。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从战略高度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人力资源看作是重要的财富和资源,实施科学的管理、规划和利用,使企业的组织能力、工作效率得到全面的提升。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人力资源的整合来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从战略高度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并依靠人的潜能来支撑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从组织的长远利益出发,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进而在新时期发挥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作用。
  新时期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转型的特点。国有企业转型除了具有一般性特征外,同时也具有自身的优势,以及传统国有企业的部分特征。由于国有企业一般都有比较强大的依托背景,所以在快速转变过程中,转型速度相对较快。但是,国有企业总会受旧有管理机制的影响,原有的组织机构为它的转型提供了机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快速发展,从而减弱了国有企业追求创新的动力。在新的环境下,国有企业的业务能力快速增长,但其管理机制却带有严重的传统色彩,这就使得国有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时陷入被动。此时,国有企业需要吸取教训,虚心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克服和矫正以往传统管理机制中的不足,使自身快速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企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隐患。在以往,企业内真正进行生产管理、市场管理的相关人员地位较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以后,根据战略和组织发展的需求,统筹规划,科学有效地布置和组织人员开展工作,可以在精简机构的同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人力潜能。从战略意义上,对快速成长的国企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防止国有企业重走老路,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机制。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实施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企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对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规划及部署,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和水平,可以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统筹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职能,能够综合提升企业的创新创造能力,保障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顺利实施。
  新时期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将对企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是未来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方向。国有企业需要根据外部市场和公司发展的要求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科学合理地选择最有效、最科学的转变模式。在模式转变过程中,要注意各项工作内容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统一。目前,国有企业正处在快速转型时期,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考虑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条件,企业应该积极调整结构,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实施。
  从根本上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在国有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是影响国有企业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这为国有企业转型指明了新的方向。因此,国有企业改革要从根本上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内部人力资源的发掘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宏观管理和经营的水平上,而不能限制在简单的物资、薪酬等具体内容的层面。正确引导国有企业积极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出人力资源的潜能,有助于巩固以往取得的成果,有效避免国有企业工作环境内外不均衡等问题的滋生。国有企业改革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价值观。
  重视人才培养,创建激励机制,提升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能力。人力资源是企业高效发展、改革创新的重要保证。国有企业的员工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提高组织实施的力度,在工作中创造多元价值,因此,制定科学的,不间断的人才培养和开发计划尤为重要。只有让员工掌握关键领域的专业知识、相关技能以及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促动工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和发展,进而在整体上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因此,企业应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同时,管理者还应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和理解,掌握每一个员工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便实施培训和提高管理效率。
  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掘其创造性,能够快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效益。在企业内部,员工往往渴望得到认可和赞同,因此,给予员工适当的奖励,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整体的工作效率。新时期,国有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注重员工的成就和精神激励,可以激发员工积极向上的热情,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实现企业目标与员工价值的双赢。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需要在国有企业各部门彼此协调合作的前提下才能全面开展。新时期,新的历史任务,要求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打破企业以往保守的边界,经常与外界开展合作与交流,打破科室间、部门间的界限,促进所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总之,团队的工作方式应该成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上下认同的工作方式。(作者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瑞营销分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21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