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俊峰

   各地党委、政府在如何加强、优化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要建立体现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必须从指标设置、过程管理、群众评价参与、优化考核方法、简化考核流程这五个方面入手,破解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难题。
  
  2009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审议并通过《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如何积极探索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形成具有特色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评新办法呢?
  目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存在的难题
  各地党委、政府在如何加强、优化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效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考核内容、考核标准的设置不合理;内容过于笼统,不便于实际考核操作;考核手段的单一、陈旧,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成果;民主测评和考核过程简单化,外部评价不充分;考核结果评价、管理、激励和监督功能得不到很好体现,有平均主义倾向等。
  目前,在建立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中存在最突出的有五大难题:一是如何完善考核内容,科学设置指标;二是如何改进考核方式,实现全程管理;三是如何扩大考核民主,引入群众评价;四是如何及时掌控情况,实现考评的公平公正;五是如何优化手段,使操作简便易行。
  这些难题的存在,对于各地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五措并举建立体现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全面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标体系,破解指标设置不科学的难题。绩效指标设置包括重点工作(项目建设)、民生工作等。并且结合各地实际将目标细分为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党的建设、文化建设、社会稳定、重点工作(包括上级规划的重点工作和自身规划的重点工作)、创新工作等方面。指标体系不仅强调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而且突出规划将长期战略与现实任务相结合,抓重点与抓基础相结合。既确保职能落实,又体现民生需求,既符合上级及条线要求,又反映群众诉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
  一是体现考核指标一致性。将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与单位的考核相关联,领导干部个人的考核目标就由整个班子的绩效指标分解而来,体现了个人绩效服从于团队绩效、团队绩效服从于单位绩效,单位绩效服从于全局绩效的原则,有利于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大局观和全局观。
  二是体现考核指标的创新性。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鼓励创造自选动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除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外,还鼓励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自己的工作目标,从机制上促进工作创新。
  三是体现考核指标的针对性。根据具体工作设置考核指标,实现做什么就考什么,避免工作与考核两层皮现象,充分调动被考核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目标值或具体达成标准的制定上,贯彻目标管理的思想,通过上级制定框架、自我承诺细化、上级审核批准等程序确保指标制定的规范、科学与切合实际,更具针对性。
  四是体现考核指标的差异性。机关部门根据领导班子所承担的工作责任类型不同,设计不同的指标体系,实行分类考评。对处于不同管理基础的部门领导班子,设置差异化的绩效目标,鼓励争先进位。在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设置上既与班子业绩目标相关联,又根据干部职能不同有所差异。
  五是体现考核指标的明确性。指标设置不仅包含考核内容,更强调了达成标准,完成时限以及行动计划,建立领导干部的结构化思维过程,领导干部不仅明确自己要干什么,而且知道要干到什么程度才好,保证了目标的细化落实。
  打造阳光工作平台,破解过程考核实施的难题。绩效考评从目标计划、全面监控、过程考核、结果分析等环节入手,形成科学的工作流程和正确的工作角色,强化了过程管理,全面改善政府管理和提高执行力。
  一是明晰责任。将年初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到各地各部门,每一项工作都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各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都围绕自身确定的工作做好计划、小结、自评,只有工作明责后,才能更好的落实责任,追究责任,进而加强过程管理。
  二是过程管理。将绩效目标考评同日常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做到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实行月计划与纪实、季度总结与讲评、半年和年度考核,实现了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的过程管理,保证工作处处留痕,将工作落实贯彻到平时。
  三是绩效监控。通过建立全面的内、外部监控措施,所有的参与者都可根据权限随时查看各类信息,变事后考核分析为事中考核监督。营造互相比学赶超的氛围,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激发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上级领导和组织部门可以全方位监控所管理部门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工作进展情况,上级领导可以轻松驾驭全局,工作疏而不漏。
  全面引入社会公众评价,破解群众评价参与少的难题。一是明确政府工作紧扣群众需求。在设定党政工作目标任务时,通过领导在线、投诉建议和基层党组织对老百姓的工作问询和政策介绍等形式,倾听民声,突出民意,找准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进而转化为考核指标中的一部分。
  二是积极建立群众参与监督机制。构建网上网下相结合、内部外部结合,支持“两代表一委员”、百姓、企业、服务对象、调查小组等全方位的测评体系,引入“背靠背”评价模块、百姓监督系统和个性分析报表等做法。通过展示政府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基本情况、工作目标,展示职能工作、重点工作进展、实事项目落实情况,让百姓了解政府工作,形成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让群众看、由群众评的良性循环。
  优化考核方法,破解考核结果不准确的难题。根据考核对象不同设置不同的考核方法,通过评事来评人、评班子工作,通过“跟目标比、跟过去比、跟同类部门比”,比照班子和个人的具体实绩和进步作评价,避免出现传统评议中,干的多错的多、历史基础差、贴近民生的部门评价低等现象。通过“看着工作业绩评价”,来消除仅凭印象打分带来的“近因效应”和“晕轮效应”。通过强制分布等技术,消除考核评价中的“趋中效应”。另外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性:
  一是构建基于360度评价的民主测评体系。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方式,对机关部门、领导及干部从不同角度进行测评。制定出层次不同的具体、科学、可操作的测评标准,主要分为上级领导对领导班子,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测评标准,本单位对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测评标准,本单位正职对其他副职领导干部的测评标准。测评标准主要从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敬业精神、履行职责成效和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设计,按照“谁了解谁”的原则,从其上下级领导、服务对象和职能相关部门进行测评了解,确保测评信息更加准确真实。同时采用背靠背测评,保证每个参与评价和测评的人员独立表达意见和问题。
  二是规范考核主体职责。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理解考评办法内容、能熟练落实实施细则的考核队伍,是做好考核工作的关键。所以必须明确考核主体的职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考核主体的职能主要有:深入考核对象单位指导各单位的职能管理工作;制定考核细则,定期检查各单位职能、共性工作履行情况,引导、协助各考核对象更好的开展工作;在系统内按时登录评分,做到科学、客观、公正;发掘总结工作经验并推广等等。
  三是构建数据采集和查访核验体系。明确数据采集职能部门的职责,制定察访核验的基本方法与流程,从而全面收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项实绩数据和考评信息,绩效管理部门要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查访核验,把工作做到平时、做到实处,避免了一些“机关病”,克服了“虚报数字”、“临时突击”、“冒名顶替”等问题,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从实际和细节中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从而提高考核结果的权威性。
  运用信息化手段,破解考核太繁杂的难题。以往的考评成本较高,透明度较低,人为因素多,运用信息化手段后,简化操作程序,规范考核流程,从考评指标的下达,计划、总结的填报,考评主体部门的打分,全部网上运行,实现考评工作的网络化和考评管理的信息化。同时,信息化系统根据需要,采取优差比例强制分布,避免了平均主义和趋中效应,杜绝在考核中“老好人”现象的发生。整个系统操作简便,只要平时把工作计划、工作小结、完成情况等录入系统,数据等会自动生成,就可实现统计、分析的快速运算,并可以提高问卷调查、群众测评、推荐科级后备干部等工作的工作效率。(作者为复旦大学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2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