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作为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的高等院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财务管理是经济管理相关专业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的必要手段,本文将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相关内容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评价体系;构建
  一、前言
  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水平高低对于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关系重大,社会对于财务管理型人才的要求是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依据的,需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掌握基本的实践能力、操作技能、专业知识,这就对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高职院校中对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成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评价体系来作为衡量标准,及时构建高等职业院校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是各大高职院校亟待解決的一项重点工作之一。
  二、构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依据
  (一)当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现状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院校,和普通的高等院校在培养目标上还有所区别,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在教育理念上并未及时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很多高职院校的管理相关专业仍注重课程的讲授,尤其是财务管理这类实践性比较强,对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程,还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基础,结合期末试卷形式的测评为教学模式,并未突出高职院校培养实践性人才的优势,高职院校应当转变思想,加强对于实践环节的狠抓落实,课堂从单纯的讲授模式转变成讲练结合、分组讨论、穿插实践课程等多种形式共同进行。
  在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上仍停留在成绩代表一切的传统方法上,既然高职院校是重视实践的特殊院校,更应当把实践和过程作为课程质量评价的最基本的标准,由此看来,在当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中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是院校和课程的双重要求。
  (二)社会对于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大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但是当前的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财务管理人才大多都是拥有专业知识,缺少实践能力的知识型人才,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和学校对于财务管理课程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规范,如何评价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成果应当不单单停留在课堂是否认真听讲、期末是否取得了很高的分数、毕业论文是否通过,而是应该在建立一个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中加入课外实践环节、上手操作能力、创新和灵活运用能力的多项考核指标,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整体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
  三、高职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要素
  (一)成立专门课程评价机构
  过去,高职院校要求老师和学生通过努力来提高学校的各科成绩,但是衡量课程质量指标单一,大多是通过成绩来简单得出结论,缺乏科学的依据。建立专门的经济管理课程评价体系不是通过几次会议倡议,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应当提高重视程度,组织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成立专门的课程评价体系,制定统一化的课程评价标准,实施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奖罚机制。必须在思想上提高重视程度,才能杜绝走过场、喊口号的现象出现,才能使经济管理课程评价体系构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明确评价体系适用主体
  任何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都分为两方面:教师和学生。当然,财务管理课程也不例外,完善的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中不应当是片面的,而是涵盖到教师的授课质量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双方面。首先,对于老师的授课质量的评价上,应当从传统的所授班级期末平均成绩、出勤率等指标转变成更加科学和完整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学生的互动、在课堂上是否能够采取多手段的教学方法、是否重视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养等除了成绩之外的方面做出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构建更加科学的对于财务管理课程教师教学水平的综合性评价系统。
  从有效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在学生中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一些,学校通过学生主体来获得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也是通过期末考试成绩的形式,造成了学生平时学习应付,到期末时“临时抱佛脚”,通常也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顺利通过考试,但并不能真正的评价该门课程的真实教学水平。所以,对于学生的评价应当把日常表现、实践能力、创新等对于财务管理教学中的过程评价纳入评价学生和课堂质量的体系,过去学生在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多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的专业知识,这一局面对于课程效果来讲十分不利,在新的课程评价体系构之后,学生从自身的思想上进行转变,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老师只是为我们提供帮助、铺平道路,充分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培养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积极参与各项课后的实践活动,多与同学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从知识、技能、态度方面提高自我。
  (三)健全质量评价指标
  过去对于财务管理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重点在课业成绩,健全的财务管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所包含的评价指标应当是一个完善的、科学的系统性评价,除了课业成绩,也应当重视过程,应当把学生的日常学习能力、课堂表现、能否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等多重指标作为反馈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标准。也需要把课程的培养重点由原本的传授固定的专业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学生是否对学习该课程充满兴趣,是否对知识和技能能够很好的吸收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些过程性因素都纳入到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中,形成系统性的评价体系以及配套的奖惩机制,从而保障在评价体系的统一化、规范化上有一个严格的标准。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在各大高校的各个专业逐渐普及,如何在财务管理课程评价体系中融入多媒体和网络平台因素,来健全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评价体系也是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重要方面之一。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引入了“云课堂”这一全新的课堂模式,在“云课堂”的教育平台上,除了课程讲授等灵魂内容,课程质量评价也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雏形,比如,通过大数据的计算,及时收集学生在观看课程过程中反复回放或者重点关注的知识点,列为重点难点,也有课程结束后的案例实例分析,还加入了问卷调查,借助这些多方位的信息采集功能,来对“云课堂”平台上的课程教学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估,对一些需要调整的课程内容或者环节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或删减,这些都是完善财务管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全新的途径,使学生在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积极性,增加了课堂趣味性。
  四、小结:
  财务管理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性的工作,对财务管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实践型的财务管理类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健全了课程评价体系,才能使学校、教师、学生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共同达到提高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目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厉凌云,范博.职业教育课程评价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4(9).
  [2]陈亚萍.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7).
  [3]王元.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4]傅钢善,佟海静.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8):24-26
  作者简介:
  周  浩(1984.4-),女,湖南省益阳市,讲师,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及高职教育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528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