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萍

  摘要:音乐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从传统到目前改革中的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程设置来看,高职院校声乐课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高职院校 声乐教学 音乐
  目前我国的艺术类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时间较短,许多专业的定位以及培养目标还不十分准确,譬如音乐表演专业中的声乐方向,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在继续参照或者沿用本科音乐院校的教学大纲,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职业教育重点突出“应用型、技能型”特点的现象。如部分教师“自开工厂”,相互之间缺乏交流,生产出来的“产品”市场上推销不出;声乐教学依然采用“一对一”形式,既不利于节省教学成本又可能导致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对比,容易形成“自我膨胀”;课堂教学比例过重,学生在艺术实践方面能力薄弱,缺乏舞台演唱经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毕业生综合能力弱等。针对以上若干现象,笔者经过实践研究提出以下二个方面改革措施。
  一、高职院校声乐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1.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要强调“综合”。一是能力的综合。要完成综合性学习,学生起码要具备资料的搜集能力、资料的分析判断整合能力、与同学间的协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不仅要有基本的识谱与歌唱能力,而且要有处理和表现歌曲的情感能力,还要具有了解与歌曲有关的社会与文化知识的能力。在这个基本要求之上,还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想结合,培养学生全面的学习能力。二是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不仅局限于音乐学科内,而是拓展到与音乐学科相关的姊妹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文化,走向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2.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所要学习的音乐素材作为讨论和研究的主题,在开放的情景中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创设情景、注重实践,营造声乐学习的氛围。在平时的声乐教学中,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寻找歌唱的感觉和歌唱的感情,使学生能对歌曲的情感作到真正的把握和投入,犹如自己是歌曲中的主人公一样,这种创设情景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想象,提高学生的歌唱情感能力。二是培养创造、注重发展,展开声乐文化学习的研究。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让大学生学习声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是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他们在掌握声乐知识的同时,在声乐文化方面能进行学习和研究。
  3.合作性学习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合作性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合作性学习就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交流思想、情感,通过平等、民主、合作的方式进行教与学。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声乐时容易出现的怯场、紧张等心里现象。
  4.分层教学
  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声乐的能力参差不齐,所以运用分层教学 方法教授技能技巧知识非常合适。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强调(l)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2)分层次;(3)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老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中心,科学安排艺术实践教学活动
  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达到毕业即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真正符合“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高职声乐学生也不例外,通过三年在校声乐教学和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时既要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又要具备在社会各类文艺活动中登台演唱的能力,真正达到社会就业市场对高职音乐毕业生的多方面需求。那么仅靠课堂上教师的精彩讲解、学生的被动练习,显然达不到以上要求,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科学地安排艺术实践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实施教学目标。
  1.实行教学实践“一体化”
  高职声乐课除了在琴房里进行教学外,还应该把部分教学内容直接移至舞台或讲台,将理论课与艺术实践教学合二为一,实施“一体化”教学,使二者相互补充、密切配合,最后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外,可尽量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歌唱的创造性,让学生针对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实践场地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即使出现错误也没关系,只有不断地出错,才能使指导教师有机会现场“纠错”,最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增加艺术实践活动的量
  高职院校的学制只有三年,对声乐专业的学生而言课堂理论教学固然重要,但不能因此减少艺术实践的比例,相反要摒弃“坐而论道”,逐渐加大艺术实践的量才更能切合实际。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对此已有共识,正积极修正教学大纲,增加艺术实践的课时比例,“依据人才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要求,每个专业明确若干个核心技能,整体教学过程围绕核心技能展开,强化为核心技能服务。”改善或拓宽用于艺术实践的场地,积极与校外实践基地洽谈、磋商,从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渠道、签约率以及用人单位的评价而言,证明增加艺术实践的比例已卓显成效。
  3.采用项目制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把艺术实践项目分成几块训练单元,如按演唱类型可分为:独唱、重唱、齐唱、合唱等;按演唱体裁可分:民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咏叹调、歌剧等;按唱法可分:美声、民族、通俗、原声态等。总之,要有目的、有要求、有方案、有步骤、有考核标准、有实践结果。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增强艺术实践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水平。
  4.增加艺术实践的多样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在实训项目中尽量在原有形式上拓宽思路,增加新的形式,同时要改变传统模式中教师一味教、学生一味练的单一方式,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并让学生自己提出节目的策划、排练、演唱等训练方案,让学生学会如何指导别的同学,即使不成熟也无妨。
  总之,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的习惯,使学生积极思索创造,学会自演或互练互评。以就业为导向在实训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灵活性、独创性,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注入式教学,以社会市场的需要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对高职声乐教学改革,树立学生信心,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与社会真正接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78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