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作文感动阅卷老师的审题立意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思月

  作文的审题立意犹如建房的设计,是写作文的重中之重。所以,审题立意对一篇文章十分重要。小学作文怎样审题立意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推敲题眼
  题眼是习作的灵魂,它是隐藏在习作题目之中的关键词语。在感动阅卷老师的习作中,往往是那些紧抓题眼,紧扣中心的精美之作。这些作品或围绕题眼正面叙述,或从侧面介绍,很好地体现出习作的中心。那如何来确定题眼呢?在实际的写作中,我们应当从题目入手来进行。首先应该分析题目的结构,得出题目中起限制性的词语。如:①对事物或活动性质的说明;②对动作的说明等。其次在半命题习作中,所填写的词语,往往也限制着习作材料的选择和内容表达的对象等等。如《我喜爱的 》中,“喜爱”是“我”对所填对象的动作,是本题目的题眼所在。所填写的词语决定了习作中所要叙述的对象,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换的。因此,围绕所填写的词语,组织材料,表现我的“喜爱”之情,就可以很好地表现题眼,写成一篇感动阅卷老师的习作。
  二、联系材料
  材料,是我们习作的基础。运用材料得当,能使得我们的习作光彩夺目,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材料的运用,我们一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要善于选择材料,敢于取舍。材料是多个方面的,林林总总,数量繁多。我们应根据习作的中心,选择出最适合表现中心的材料进行写作。不符合的,要坚决去掉,哪怕材料的内容再好也不行。二是要巧联系,多拓展。材料的内容反映的是多方面的内容,有着多方面的含义。在习作时,对某一材料中的一点可以作多方面的联系,引用其它材料中的片段或章节。也可以对某一点进行大胆地研究,挖掘出深层次的内涵;三是善加杂合,形成整体。根据需要,抽取各个材料中的有利因素,合成理想中的人或事,表达心中的理想。哭,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三、借题发挥
  一篇习作,打动阅卷老师的,除了流畅的叙述之外,其中包含的中心思想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心思想的表达离不开具体的表达形式,借题发挥,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借题发挥,指的是在紧密联系材料、完整叙述的基础上,从材料中引申出特别的含义,提升习作的中心。在习作时,为了能顺利地发挥,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要选准关联点。选择材料中最能体现习作中心的部分,进行引申发挥;二是引申合理,自由表达。习作中的引申应自然合理,有拔高而不做作;三是发挥真情实感。习作的发挥,以真情实感为最佳,杜绝口号式的发挥。这样,阅卷老师在阅读习作时,除了可以感受文字的优美之外,还可以感知文字背后的含义,自然会高看一眼了。例:
  这七天来,我的每一根神经都被辛酸和感动充斥着,我感动于中华民族在灾难前的临危不惧,顽强不屈,感动于中国大家庭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更感动于人类的大爱无私、风雨同舟……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认真活好每一天,才是对遇难同胞最大的告慰和缅怀。风雨过后一定是艳阳天,愿灾区的朋友们化悲痛为力量,早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珍惜每一天》
  面对灾难,我们毫无惧色,挺身抗击。面对死者,我们思绪万千,洒泪相送。由此生发的感想,打动了许多人。
  四、追本溯源
  一篇习作,打动阅卷老师的,除了文字之外,还有组织文字的形式。在审题时,我们需要对此有一个通盘的考虑。追本溯源,就是我们习作时所能采取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日常习作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组织习作。一是倒叙式。倒叙是先交代事情中的精彩部分或重要的部分,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事情的经过。这种方式能增强叙述的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二是插叙式。在正常叙述事情的过程中,插入一段语言,交代与习作内容相关的原因,使读者获得丰富的知识,对所叙述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适当组织文字的方式,相信你的习作一定可以打动阅卷老师的心,获得高分。 例:
  近了!近了!是那个背影吗?是的,就是那个背影。他将那助力车推进了家,倒在床上就进入了甜甜的梦乡。那个背影是谁的?爸爸,那是爸爸的背影!
  ――《背影》
  以特定的场景出现,使得读者产生悬念:这样的背影意味着什么?又从何而来?这样的开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虚实相生
  阅卷中,阅卷老师常常会被习作中所透露出来的奇思妙想所感动。这奇思妙想通常来源于小作者的想象。看图习作,我们除去看到那一幅幅静止的画面外,还必须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能力,想象画面背后的内容,使得画面上的人物活动起来,事情也变得完整起来。那么,如何能将画面写活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准备。一是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图画中的人物不会是单独的。我们在观察时就要注意各个人物行动举止之间有没有关联?他们的内心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二是注意事件的前后联系。在图画的观察中,我们对看到的事件就要想一想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又会怎样?然后发挥合理的想象,将这段空白补充完整。三是注意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在特定的环境中,人物会有怎样的想法?会做出怎样的举动?这样,通过观察和想象,将实与虚结合起来,习作何愁不得高分?例:
  大卡车带来的那阵狂风过后,我缓缓地睁开了眼睛:那只家燕已经倒在了血泊中,圆溜溜的脑袋无力地耷拉在寒冷而潮湿的柏油马路上,只有那瘦瘦的、小小的翅膀不停地颤抖着,仿佛还有最后一口气。然而,燕儿的翅膀扇动的频率越来越慢,幅度越来越小,最终它停止了一切挣扎,一动也不动地躺在地上!
  ――《燕间真情》
  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小作者想象了小燕子临死前的动作。想象合理,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推敲题眼”、“ 联系材料”、“ 借题发挥”、“ 追本溯源”、“ 虚实相生”等是我总结出的几条审题立意技巧,希望同学们在写作中认真研习,不断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80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