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福建省邵武市眼病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国兴 郭 健 潘永明 冯春燕 胡鹭萍 陈家欣 杨惠英 吴松一

  【摘要】 目的 调查邵武市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及白内障、角膜病、青光眼、屈光不正和儿童盲等常见眼病在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分层-分级-整群随机抽样,随机抽取12个行政村(居委会),共调查15411人。其中城区3个单位,4411人,占样本总量的28.6%;山区5个单位,5142人,占样本总量的33.4%;近郊4个,5858人,占38.0%。结果在14118例受检者中,视力严重损害者共436例,624只眼。其中,白内障415只眼,占66.51%。其它依次为:角膜病(6.09%)、眼底病(5.93%)、青光眼(5.13%)、屈光不正和弱视(4.65%)、眼外伤(4.49%)和翼状胬肉(2.88%)。结论 本调查结果提示我省防盲治盲工作的重点应以治疗白内障为主,以及青光眼、眼底病等我省致盲率较高的眼病和儿童盲及低视力与屈光不正等。在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我省防盲治盲规划是消除可避免盲的关键。
  【关键词】 邵武市 盲和低视力 眼病 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进防盲治盲工作的战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福建省眼科研究所于2006年6月―8月在邵武市开展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 调查背景:
  
  1.邵武市概况:邵武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域为山区,中部为峡谷、盆地相间的丘陵地带,年平均气温17.7℃。邵武市总人口30万,其中城区人口12万。现辖12镇3乡4个街道,134个行政村,43个居委会。经济居全省中等水平。
  2.调查目的:调查福建省邵武市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及白内障、角膜病、沙眼、屈光不正和儿童盲等常见眼病在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我省防盲治盲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及实现“视觉第一,中国行动,2020人人享有看得见的权利”。为根治白内障、沙眼、眼底病、角膜病、儿童盲、低视力与屈光不正等可避免盲提供科学可靠依据,为建设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努力。
  
  二 调查工作的实施步骤
  
  1.抽样方法和样本量计算:这次调查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被抽中的抽样基本单位(basic sample unit,BSU)内常住的自然人,具体包括:①户口属本BSU,且长期居住本地;②户口不属本BSU,但居住在本地半年以上。
  本调查采用分层-分级-整群随机抽样,具体方法如下: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因素并结合行政区划把邵武市域划分为四层:城区、邵东区、邵南区和邵中区(详见表1)。以行政村或居民委员会作为BSU。根据先遣预调查显示,行政村平均人口1400人,居委会平均人口3500人。因此,将整个行政村作为一个BSU进行全面调查,对居委会则进行二级抽样,抽取单数门牌号居民组成一个BSU进行调查。
  
  2.调查的前期准备:
  ①调查工作的组织:在省政府和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眼科研究所派遣《福建省邵武市眼病流行病学调查》课题组长担任本次调查工作的总负责,领导调查工作的全面部署和实施。于2006年6月底派调查先谴队赴邵武市与调查点所属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和村医进行协调沟通,取得居委会和村委会干部的支持,由其对调查点居民进行前期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并获取调查所需的人口健康状况、经济、社会和交通情况等基本资料,为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现场调查工作于2006年7月-8月全面展开,由3个调查队同时进行。每个调查队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福建省眼科研究所专家为主,包括邵武市立医院、邵武市二医院(原铁路医院)眼科医师和各乡村社区医生。
  ②乡村医生培训:现场调查启动前先由本次调查工作的总负责人亲自带领有关专家,对受调查乡镇的乡村医生进行培训, 统一标准。培训教材以《卫生部“视觉第一 中国行动”乡村卫生人员培训教材》为蓝本,根据本次调查的目的和邵武市乡村医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邵武市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实施步骤与方案。
  3.现场调查阶段:组织调查队入户进行现场调查登记工作。调查队分为三组,分别在熟悉当地情况、责任心强的基层组织干部的陪同下,入户调查,积极动员被调查人如实填报眼病流行病学调查需求的一般资料,认真进行眼科检查、记录和评定。
  4.质量控制: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调查误差,保证调查结果真实可靠的反映总体情况,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检查和诊断标准,通过培训和在小范围人群中的预试验确保每个调查员都能严格、准确地按照标准执行。
  ①眼科检查标准:眼科检查以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疾病分册》为依据〔3〕。全部检查包括远视力检查均由眼科医师进行,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悬挂高度使1.0行视标与被检查眼在同一水平线上,检查距离5m。将受检者全部看对或只看错1个视力表字母符号的最小1行记录为视力结果。若视力<0.8,则需检查小孔视力。对于视力<0.8,小孔视力不能提高者,由眼科医生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与诊断,必要时散瞳检查眼底(如果手电筒侧照,鼻侧虹膜照亮范围小于1/2者则不进行散瞳检查),确定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
  ②诊断标准:盲和低视力的标准根据1973年WHO制定的盲标准,即较好眼的最好矫正视力不足0.05或视野<10°者为盲。视力在0.3与0.05之间者为低视力(详见表2)。白内障诊断参照赵氏标准〔4〕,即晶状体混浊,小孔视力<0.7,且除外白内障以外原因引起的视力下降;术后无晶状体和人工晶状体眼者均以白内障统计入组;无论受检者的双眼或单眼诊断为白内障均计为白内障患者。
  
  三 结果
  
  1.抽样结果:本次调查抽取12个行政村或居委会,共调查15411人。其中城区3个单位,4411人,占样本总量的28.6%;山区5个单位,5142人,占样本总量的33.4%;近郊4个,5858人,占38.0%。其地理分布见图1。
  
  实际抽取样本量15411例,抽样比例占总人口的5.14%;实际受检例数14118例,受检率91.6%。其中男性6914人,女性7204人,男女比例1:1.04。男、女平均年龄分别为35.6和37.1岁。年龄构成见图2。
  2.盲和低视力患病率:
  ①根据小孔视力按前述标准确定诊断,在14118例受检者中,双眼盲52例,患病率0.37%;双眼低视力84例,患病率0.59%;单眼盲117例,患病率0.83%;单眼低视力183例,患病率1.30%。其中,双眼盲患病率略低于文献报道的我国平均患病率(0.4%),而双眼低视力患病率与文献报道的我国平均患病率0.6%接近。
  ②不同年龄段盲和低视力患病率:由表3可见,0-19岁年龄段视力严重损害包括单、双眼盲和低视力共26例(0.82%);20-39岁年龄段视力严重损害包括单、双眼盲和低视力的例数共39例(0.70%);40-59岁单、双眼盲及低视力共41例(1.19%);60岁以上年龄段视力严重损害包括单、双眼盲和低视力共330例(17.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5582.11, p<0.005)。
  ③不同性别盲和低视力患病率:由表4可见,男性视力严重损害217例,患病率3.14%;女性视力严重损害219例,患病率3.04%。两者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11, p>0.05)。

  ④不同地区盲和低视力患病率:由表5可见,城区视力严重损害包括单、双眼盲和低视力共62例,患病率1.47%;农村视力严重损害包括单、双眼盲和低视力共374例,患病率3.78%。两者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98,
  
  3.盲和低视力的致病原因(表6/图3):
  在14118例受检者中,视力严重损害者共436例,624只眼。其中,白内障415只眼,占66.51%。其它依次为:角膜病(6.09%)、眼底病(5.93%)、青光眼(5.13%)、屈光不正和弱视(4.65%)、眼外伤(4.49%)和翼状胬肉(2.88%)。
  
  四 讨论
  
  1.开展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性
  开展眼病流行病学调查是防盲治盲的重要工作之一,它必将为我省防盲治盲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及实现“视觉第一,中国行动,视觉2020人人享有看得见的权利”,为根治白内障、角膜病、眼底病、青光眼、屈光不正和弱视、眼外伤、沙眼、儿童盲、低视力等导致的可避免盲的伟大目标提供科学可靠依据。然而,长期以来我省眼病流行病学调查尚属空白。随着我省工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日趋增多,我省的致盲眼病谱逐渐发生改变。因此调查当前我省眼病流行病学不但有助于了解我省致盲疾病谱的实际状况,而且有助于实施防盲治盲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战略目标提供防盲治盲对策,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努力。
  2.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的质量控制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调查误差和偏性,保证调查结果真实可靠地反映总体客观情况,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的质量控制标准。
  我们针对邵武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人口分布状况的不均衡采用分层-分级-整群随机抽样;在理论估算最少样本量为6802例的基础上,在实际抽样中,我们抽取样本量15411例,抽样比例达总人口的5.14%。在当前人口流动性大的情况下实际受检例数14118例,受检率达91.6%。我们在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调查点政府的协助,确保调查的顺利进行,严格控制漏检率。确定一致的检查和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主编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疾病分册》,按眼科规范进行临床操作,制定严格的检查和诊断标准,通过培训和在小范围人群中的预试验确保每个调查员都能严格、准确地按照标准执行。
  3.盲及低视力的患病率与病因分析
  本次调查邵武市盲患病率为0.37%,略低于文献文献报道的我国平均患病率(0.4%);低视力患病率为0.59%,与文献报道的我国平均患病率0.6%接近。其中,经济较差的山区农村较高,而经济较发达、医疗条件较好的城区则较低。说明盲及低视力的患病率与地区经济状况有密切关系,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相对滞后,群众眼保健意识差,有病不能及时医治或放弃治疗有关。另一主要的因素是基层眼科服务水平较低、防盲人才缺乏、防盲服务体系不完善和防盲治盲宣传不够有关。在本次调查中,盲及低视力的患病率与性别无显著差异。盲及低视力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尤以60岁以上者明显,视力损害的患病率达17.1%,明显高于3.09%的总体水平。这与老年人白内障、青光眼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有关,其中部分年长患者因为年轻时经济和医疗条件较差未能及时就医,造成盲及低视力患者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趋势。
  本调查结果显示,在14118例受检者中,视力严重损害者共436例,624只眼。其中,白内障415只眼,占66.51%。其它依次为:角膜病(6.09%)、眼底病(5.93%)、青光眼(5.13%)、屈光不正和弱视(4.65%)、眼外伤(4.49%)和翼状胬肉(2.88%)。白内障415例居首位,占全部致盲眼病的66.50%,高于全国平均致盲率(41.06%)。其次为角膜病(6.09%),而沙眼致盲已极为少见,故列入其他项目中。根据全国1998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角膜病和沙眼占致盲眼病的26.25%。说明随着国家对沙眼致盲的高度重视以及沙眼及其相关卫生知识的普及,沙眼已不是主要致盲眼病。应注意的是,翼状胬肉造成的盲和低视力达2.88%,其原因可能与长期户外劳动致使结膜暴露于日光、风尘、烟雾中,使结膜组织异常增殖有关。
  4. 防盲治盲对策
  WHO在20世纪末向各国政府提出“视觉2020"行动,其目标是在2020年前在世界范围内消除可避免盲,WHO认为75%的盲是可以避免的,80%的盲发生在贫穷及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倍受国际关注。WHO将眼病进行分类,制定了优先的发展战略。盲分为两大类,可避免盲及不可避免盲(如常见的老年性黄斑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可避免盲又分为可治愈盲(如常见的白内障、沙眼)和可预防盲(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觉2020”行动分4期,每期5年,一期以可治愈盲为目标,即白内障、沙眼的防盲。目前我省的防盲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及社区白内障手术量低,分析原因除了费用高难负担外,主要原因是农村及社区没有建立初级眼保健体系,难以进行有效的白内障筛查、宣教及转诊。2005年国际权威杂志Lancet以“网络为基础的眼保健与视觉2020”为题,阐述了眼科网络、信息化建设可降低医疗成本,是解决农村、边远地区防盲的技术关键。
  加拿大国家对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也证实,降低这些疾病的并发症及死亡率,不是依靠昂贵的药物及设备的投入,而是依靠社区的初级健康保健(健康教育、高危人群筛查及其早期预防干预)。我们对邵武市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农村及社区缺乏初级医疗保健系统,该市白内障占全部致盲眼病的66.50%,高于北京抽样调查的占全部致盲眼病的致盲率(41.06%)。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可避免盲包括:白内障、沙眼、河盲(盘尾丝虫病)、儿童盲、屈光不正与低视力。目前我国约有视力残疾患者近1300万。500万盲人,占全世界盲人总数的18%。致盲原因前4位分别为:白内障(41.06%)、角膜病(15.38%)、沙眼(10.87%)和青光眼(8.80%)〔1〕。其中超过80%的盲人是可以避免的。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原因,我国每年新增盲人45万-120万〔5〕,这意味着几乎每分钟就会出现一例新的盲人。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还将逐年升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防盲及防聋规划主任Thylefors的估计,如果任由这个速度发展而不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到2020年预计盲人数将增加4倍,达到2000万人,盲会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
  2006年始“视觉2020”行动进入第二期,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可预防盲(即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这类眼病虽然不能治愈,但只要早期发现可以控制病情进展。亚洲地区几个流调均发现人群中约90%的青光眼尚未发现,而有症状到医院主动就诊的青光眼患者多数为晚期者;80%的糖尿病患者不曾做过眼底检查,因此可预防盲防治的关键在于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社区筛查。面向社区的远程眼科及其社区筛查模式的建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国外已建立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社区筛查模式及规范,但对青光眼的社区筛查是否可行还在争论。在发达国家眼科开展远程眼科最广泛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照相最广泛的不是眼科,而是糖尿病专科及社区全科医生,由他们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数码眼底照像,其数字影像传输给眼科医生会诊或进一步检查。由此可见我国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模式尚需改变。通过数码眼底照像、专家远程会诊,进行视网膜微血管改变对全身健康的评估,实现了从疾病治疗到健康预防的转变;从大医院集中诊治到专科高技术辐射进入社区的转换;从局部眼病诊治向全身健康状况评估的转变,将是防盲治盲信息数字化高科技引领未来的新挑战。
  
  五 结论
  
  本调查研究结果提示:邵武市白内障致盲率0.25%,按此推算全省因白内障致盲的人数达73800人。按目前的发展速度,预计2020年我省白内障盲人数将达15万人,白内障盲的积存量将比目前增加近1倍。因此,我省防盲治盲工作的重点应以治疗白内障为主,以及青光眼、眼底病等我省致盲率较高的眼病和儿童盲及低视力与屈光不正等世界卫生组织所列举的可避免盲。白内障盲的防治任重道远,我国沙眼防治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实现“视觉2020人人享有看得见的权利”伟大目标的基础,只有在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我省防盲治盲规划是消除可避免盲的关键。根据国家卫生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实施方案的安排,积极响应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的号召,积极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及其他可避免盲的及早发现与干预和治疗,广泛开展乡村卫生人员培训、疾病普查和减免可避免盲的治疗费用等工作,为我省防盲治盲事业作出不懈努力。防盲治盲任重道远,要实现"视觉2020"的战略目标,不仅需要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努力,还要新闻媒体积极广泛宣传眼保健和防盲治盲知识,提高公众防盲治盲意识和爱眼护眼的自我保健能力。呼唤全社会共同参与到防盲治盲的事业中来,使眼疾患者早日重见光明,享有看见的权利并获得幸福生活,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努力。
  
  参考文献
  〔1〕《全国防盲治盲工作规划(2006-2010年)》[M],卫生部医政司,2006年3月第一版。
  〔2〕李凤鸣主编,《中华眼科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P801-802.
  〔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疾病分册》[M],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4〕赵家良,睢瑞芳,贾丽君等。北京市顺义区白内障患病和手术状况的调查[J],。中华眼科杂志,2001,37:3-8.
  〔5〕徐国兴主编,《眼科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P200-2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50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