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提倡培养创新人才为教育主旋律的今天,我们作为教师,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意味着我们要把课堂变成学生思维最活跃、学生的思考最能体现自我独特个性的课堂,激励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大胆质疑、大胆发现、大胆表达自己虽然带着稚气童真却充满想象、充满灵气的心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好学生阅读,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呢?通过实践的具体尝试,我认为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应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增强阅读的意识,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阅读;创新能力;数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63-01
  
   一、指导想象――促数学知识生活化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总是伴随着想象,有了创造的想象,才可能有创造的行动。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我引导学生对比、分数、除法进行比较分析,理解相互间的联系,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完成填空题:3÷( )=( ):( )=9:( ),促使学生产生联想,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比有什么样的性质?从而指导好学生阅读,使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积累比较丰富的表象,进而产生丰富的想象,形成比的基本性质概念。
  
  二、指导操作――促数学知识形象化
  
  历来的数学课注重动口动脑,但动手却不太重视。我认为,学生的思维往往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最容易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以让他们动手划划、做做、填填,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操作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寻找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问题。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先让学生摆小棒,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摆的,用自己的语言把摆小棒的过程说出来。这样,既让学生动了手又动了口,又促进了智力的发展。此外,结合数学教学指导好学生阅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探索、研究,总结出新的方法。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懈努力,重视指导好学生的阅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三、指导质疑――促数学知识问题化
  
  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能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学生比只能解答问题的学生更聪明。其聪明之处就在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包含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认真发现和捕捉好的疑点让学生质疑,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先设计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出“1,10,100”,然后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接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很新奇,这三个数分别是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怎么能用等号连接起来呢?学生陷入沉思,认真思考后,得出了多种答案:1元=10角=100分,1米=10分米=100厘米……此时,我又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学生一听,思维更活跃了,纷纷发表了不同意见:1元=1.0元=1.00元,1米=1.0米=1.00米……我接着说:“像‘1,1.0,1.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这个问题‘小数的性质’。”这样指导了学生的阅读,形成悬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
  
  四、指导讨论――促课堂教学合作化
  
   讨论可拓宽学生的参与面,是调动全体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有效手段,讨论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设亲切和谐、平等互助的课堂气氛,还可进一步完善健康的人格。据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阅读,同时设计能拓宽学生思路的问题,引导学生变换角度灵活思考,开展不同意见的争论。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更有力地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在唤起全体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同时,形成创新意识。
  
  五、指导评价――促课堂教学反馈化
  
  实践证明,教学中反馈信息愈畅通,愈及时,教学成效就越好。为了缩短信息反馈周期,提高教学效果,我指导学生阅读后创造多种形式评价,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记得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排列题:2、4、5、6、8、10,请问哪一个数与众不同?大部分学生都喊“5”,我肯定答案后,看见一名数学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半举着手,似乎想发表意见,于是我就让他发言。他问:“老师,我选10行不?”我问:“为什么?”他说:“2、4、5、6、8都是一位数,而10是两位数。”我一想:是呀,这就是一种创新,于是我肯定了他的答案,并表扬他勇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做法。接着,学生中就有人提出“2与众不同,因为另外几个数都大于3”、“4与众不同,因为前面的2加两次就可以得到4”……可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给予正确的评价,将会促进学生创新的热情。这样,学生在课堂上都主动参与了学习,不但开阔了他们的思路,还培养了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以上一些实践经验,它使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教师经常地、有针对性地指导好学生阅读,创造性地挖掘、研究和使用课堂中的创造性因素,创造性地教,就能够唤起学生创造性地学,教与学就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就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增强阅读的意识,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广阔天地。只要我们教师经常指导学生阅读,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数学情境,能使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想象和思维,促使智力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这是一种自主、自动的学习。同时,教师经常在情境中指导学生阅读,容易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震动。切身的体验,不仅可以让他们学到了知识,而且受到了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教师经常在情境中指导学生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在、愉快的情感交流活动。我们教师只有把知识、能力、智力、情感多方面的培养揉合在一起,才能在教学中得到和谐发展的整体效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46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