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百姓是“天”,百姓是“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家祥

  孟子认为,“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意思是说:天子能够向天推荐人,却不能强迫天把天下给他;诸侯能够向天子推荐人,却不能强迫天子把诸侯之位给人;大夫能够向诸侯推荐人,却不能强迫诸侯把大夫之位给人。那么天子之位、诸侯之位、大夫之位应该由谁给呢?孟子认为,应当由“天”说了算,天喜欢谁就给谁,天意不可违。天虽然不说话,但天会“以行与事示之”,会告诉你应当用谁。
  孟老夫子岂不是宣扬唯心论么?正好相反,孟轲非常唯物。他指的“天”就是百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的眼睛就是天的眼睛,百姓的耳朵就是天的耳朵――百姓说谁行谁就行,说谁不行谁就不行。孟子还举例,舜帮助尧治理天下,功勋卓著,品行俱佳。尧死后,舜为了使尧的儿子能够继承天下,自己逃避到南河的南边去。可天下诸侯来朝见天子,却不到尧的儿子那里,而到舜那里去;打官司的,也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却到舜那里;歌颂的人,也不歌颂尧的儿子,却歌颂舜。这样,舜才回到京都,坐了朝廷。舜的天子之位便是“天”授予的,这个“天”无疑就是百姓。
  看来,在“用人由谁说了算”这个重大问题上,孟子的远见和目光直到今天也没有过时。孟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那时是封建专制,重大事情都是家长制、一言堂,“天子”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老百姓是“草民”,没有权力选择“父母官”。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孟子主张“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实在难能可贵!以笔者的理解,按照孟子的主张,可以这样来看待个人与天下、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国家非一人之国家。天子的权力是“天”赋予的,天子对天下只有管理权,没有所有权;天子用人只有推荐权,没有决定权。天子也好,诸侯、大夫也罢,选人用人都不能个人说了算,应由广大百姓说了算。
  遗憾的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孟子的光辉思想仍只是一个美好愿望。不难看到,一些地方和单位,选人用人还是少数人说了算,“民视”、“民听”根本不放在眼里。谁该用谁不该用,“天”都不晓得。这种事情多了,一些小人便想方设法去贿赂,用钱买官,导致能者下、庸者上,造成天怒人怨――人民不满意。
   然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却实践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官员的任命都由老百姓这个“天”说了算。老百姓不投票,官员给上头送多少礼也不管用。官员任职期间不为百姓办事,或是利用百姓赋予的权力乱办事,百姓就可以把官员免掉。换言之,“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官员要是得罪了老百姓,那就天地不容。所以,官员必须实实在在地对老百姓负责,而不是只对上负责。
  如同“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鲁迅语)一样,“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的好思想,被外国人用来作选举制度,中国却拿来作华丽外衣,需要展示形象时穿一下,展示完后就扔掉了――孟老夫子若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作者系军旅作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71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