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聆听来自无声世界的“声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从事特教工作5年来,在与聋生的交往过程中,我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对他们也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
  
  (一)聋生具有独特的世界观及心理特征
  
  由于听力的欠缺,也由于环境的影响和受教育程度的欠缺等,部分聋生会表现出幼稚、思维简单等特点。这部分孩子大多内心有自卑的一面,但隐藏得很深,如果不是强烈的刺激,一般不会表现出来。他们内心孤独,认为自己与别人交流不方便,不愿过多麻烦别人,对周围发生的事也觉得无所谓;有些聋生从幼儿时期起,由于家长过分疼爱,逐渐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思维,表现得比较自私;少数聋生幼儿时期引导较差,在某些环境中表现得极端自我,把老师分成几类,认为只有顺从他们意愿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才是真正关心爱护他们的;个别聋生接受负面影响及负向教育较多,极端自私,在心理及行为上处处设防,与别人不相容。聋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学校必须认真对待与把握,及时处理。要教会聋生自我调节情绪,引导聋生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使其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聋生的心理辅导甚为重要
  
  现代生活节奏快,沉重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使现代人的情绪多变,心理负担加重,心理容易失衡。周围人的这些表现,使聋人也深受“感染”。比如,聋生在求学、择友,以及毕业后择业中,都会出现不少困扰,如不及时加以疏导,处理不当,就容易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因为,聋生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同类归属感,加上听说缺陷给他们与主流社会之间的沟通带来极大的障碍,难辨是非,更容易落入非法犯罪分子的手中,被胁迫利诱,参与偷窃、抢劫等违法犯罪团伙的活动,给社会、家庭带来伤害。
  另一方面,应关注聋生的网络迷航现象。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学习方面常常“以目代耳”,加上生理上的特点,往往难以与周边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特别是内心比较孤独的部分聋生,最渴望能与同龄伙伴进行交流,当这种愿望一旦在网络上得到满足,便沉溺其中,乐不思蜀。加强聋生上网的正确指导,提高聋生对网上信息的辨别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迷航现象发生。因此,学校、学生家长应加强聋人的心理辅导,正确引导,防患于未然。
  (三)发挥手语的育人功能
  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手语的育人功能,用一双会“说话”的手,传授知识,传授感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优美的姿态和娴熟的手语,向学生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最终回归主流社会。
  “手语”为聋生了解世界、接受信息架起了沟通的桥梁。通过灵活的双手所比画的固定图式,传情达意,相互沟通。正是这双会“说话”的手,把聋人群体与世界紧紧相连。
  老师不仅要会用手语生动、准确地传递信息,还应是一个善于洞悉聋生内心世界的贴心人,积极帮助聋生融入社会。
  学校是一个集体,我们要努力利用学校这个集体从正面去影响聋生,引导聋生适应学校的人际关系,学会通过别人的态度了解自己,并以此为依据调节自己的行为,逐渐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在生理及心理上强调普遍及特殊相结合,认识聋生生理、心理的形成,调节其心理进程,使其投入情感,激发自我;抓住其心理特征,因材施教,使聋生走出自我,融入社会。
  让我们用心聆听来自无声世界的“声音”,了解我们的学生真正需要的什么,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帮助他们成长。我们坚信:聋生在无声的世界里,在爱的环境中,同样会开出灿烂的花朵,为祖国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光一份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799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