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旧上海的露天职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秦文军

  
  旧上海的露天职业可说是这座城市的一大特色,它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其特点是态度热情,交货迅速,且收费低廉。这些职业大多以服务性项目为主,是上海市民――尤其是中、下层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缝穷婆是指替穷人做缝工的行当。她们胳膊上挎着一只竹篮及篮里的针线、尺剪,再就是干活时坐的小凳子了。她们的服务项目很多,如缝袜底、补衣洞等等,给工人、学徒、伙计及在上海求业的单身汉带来了很多方便。缝穷婆这个职业现在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不然。上海的街头小巷现在也有一些替人缝补衣服的,可以说,他们就是从“缝穷婆”演变过来的。不同的是,他们的摊位已由过去的流动变成了固定,用缝纫机代替了过去的手工,而摊位的主人也不仅仅限于女性,年轻的男性也不在于少数。
  随着上海橡胶事业的发展,旧上海的街头还出现过修理胶鞋的行当。他们身背小木箱,里面放着砂皮、锉刀、胶水及从旧胶鞋上剪下来的好料,在街上和弄堂里叫唤,以招揽主顾,这种行当也深受市民的欢迎。
  今天的废品回收站或旧货商店的前身,来自于过去一种叫作“换旧货”的生意。现在的收旧货者,主要是回收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有时也兼收旧报纸什么的。而当时的收旧货者则手持大竹篮,或挑着一副箩筐,穿街走巷,用叫唤声表明收购品种,小到废铜烂铁,大到红木家具。然后再转卖给店铺赢利。
  活跃在旧上海街头的流动点心摊贩,给生活在上海的市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他们供应的品种多种多样,有桂花赤豆汤、白糖莲心粥、五香茶叶蛋、面筋百叶汤、馄饨、面条、糖年糕、臭豆腐干等等。这些人川流不息地在街头和弄堂里叫卖,时间从清晨一直到深夜,实在是一种方便市民的好行当。
  旧上海的娱乐活动中,有一种叫“猢狲出把戏”的生意,主人大都以山东人为主,他们敲着热烈而急切的锣鼓,唱着韵味十足的山东曲调,在街头挑选一块空旷的场地,让驯服了的猴子在场地上做出各种引人发笑的动作。等一个节目结束后,就让猴子托着盘子向观众要钱。
  以空旷的场地做舞台的,还有一种被人们称作是“江湖卖艺”的生意,这些人也是以山东人为主:几个强壮的汉子,咬紧牙关用刀枪往自己的身上砍杀,口称:“刀枪不入,要钱不要命!”这实际上是一种气功表演。有时在表演后,他们还会掏出几包膏药叫卖,所以又有人称他们为“卖膏药”的。操这种营生的人,在场地上咬紧牙关,冒着生命的危险,换来的只是观众那少许的钱财。
  赏花,是上海人娱乐消闲的大宗,所以这方面的露天职业也特别发达。一到春秋两季,流动的卖花挑子就遍及全市。有些卖花人还根据顾客的要求,把鲜花攒成花球等可供佩戴的花饰,比之现在用根铅丝扎两朵白兰花要高明多了。
  旧上海还有很多修理钢笔的摊贩,这种摊贩在解放以后还存在,但现在基本上已绝迹了。当时修理钢笔的摊贩,要数素有“文化街”之称的福州路上最多了。修笔者在马路旁设一个摊位,一只用玻璃盖合着的木盒里,放满了修笔用的各种零件。这种摊位也兼买卖旧笔,把坏笔修理之后,廉价出售。
  活跃在旧上海街头的,还有一种卖梨膏糖的生意,他们招徕顾客的手法,是拉奏手风琴,并拌以动人的小调。手风琴一响,就有一些行人围在他的身旁,人越多,那调子就越动人,而唱词也完全迎合市民的口味,常常引得人们发笑。等演员和观众的情绪融为一体时,唱者就把箱子里各种各样的梨膏糖取出展销。而热衷于听这种“小热昏”的观众,当然免不了掏钱买下几块梨膏糖的。
  旧上海还有一种现在已逐渐消失的项目,一是以看连环画为主的“小书摊”,小书摊出租阅读,极受中小学生乃至家庭主妇的欢迎,算得上是一种大众化的图书馆;二是叫卖报纸,《卖报歌》里唱道:“大风大雨满街跑,一面跑,一面叫”,把报纸上的重要新闻喊出来,以招徕顾客,极富有吸引作用。
  开埠最早的上海,率先冲破了中国传统的商贸坊市体制,从而造成了众多露天职业,它们是上海市民社会生活的一个构成部分,也是旧上海风情景观的一大特色。上述所说,只是常见的几种,若要细细算来,又何止三百六十行。当然,有些行当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但大多行当对于一些“老上海”来说,只能说是旧事重提了。
  (责编 牛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21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