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跨国公司 R&D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殷瑜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中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正确认识其影响的两面性有助于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在促进跨国公司R&D投资进一步推动中国技术水平提升的同时,能尽量减少消极影响。
  
  一、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特点
  1.R&D 机构规模偏小
  由于跨国公司在华的 R&D 机构建立时间较短,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规模偏小。据调查,少数规模较大的 R&D 机构有数百人,最多的达到 1500 人左右,但大多数机构则不足百人,少的仅有几个人。与跨国公司设在母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的机构相比,在华的 R&D 机构规模要小得多。
  2.R&D 投资行业分布集中
  据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2002 年的一份研究报告统计,跨国公司在华40 家较大规模的 R&D 机构中,信息产业就有 20 家之多,比例超过 50%。卢进勇 2001 年的一份统计也表明,在 27 家跨国公司 R&D 机构中,信息产业有 13 家,约占 48%。另外,生物医药及化工行业作为新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其 R&D 机构的数量增长迅速,而且与信息产业不同,它们的研究成果不易被仿制。
   3.R&D 投资的来源国家相对集中
  目前,在华进行 R&D 投资的跨国公司已经涉及到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荷兰、丹麦、韩国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最多,接近跨国公司在华 R&D 投资项目的一半,其次是欧洲、日本的公司,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等一些东亚国家或地区的跨国公司也在中国设立一定的研发机构。据学者寇文煜(2004)对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较大规模的 40 家 R&D 机构的统计中,美国有 18 家,占总数的 45%;欧盟 10 家,占总数的 25%;日本 8 家,占 20%;其他地区有 4 家,占总数的 10%(见图)。
  4.R&D 投资区域较为集中
  从地区分布上看,跨国公司在华的 R&D 活动高度集中于北京、上海等中国的科技发展的中心城市。原因是这些城市具备良好的 R&D 环境,如高校、科研机构集中,科技人才密集,基础设施完备,技术配套设施先进,交通和通讯便利;此外,它们都处在中国经济科技发展的前沿,因此是跨国公司在华设立 R&D 机构的首选区位。
  
   二、跨国公司 R&D在中国的表现形式
  
   跨国公司在海外从事R&D直接投资时,一般采取设立海外R&D分支机构和与东道国企业或研究机构合作的形式,在中国的R&D投资也不例外。由于中国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决定了跨国公司在华R&D直接投资所采取的战略,因此跨国公司往往根据其在华R&D直接投资战略选择合适的投资形式。
  1. 新建独资R&D机构
  这是跨国公司对华R&D直接投资最主要、最高级的形式,跨国公司之所以普遍采取新建独资R&D机构,主要出于以下四点考虑: 第一、并购方式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政府对跨国公司并购中方科研院所有严格的限制,即使并购成功,跨国公司所面临的也是整合可能失败的风险,因为中方科研院所在创新机制、R&D管理、文化氛围上与跨国公司有很大的差距。第二、合作不利于保护技术秘密。第三、保持总部对R&D机构的控制。第四、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2. 与中国的大学或科研机构合作
  跨国公司对华R&D直接投资的另一种形式是与中国的大学、科研院所合作。目前这类合作研发活动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双方就特定课题进行联合研究与开发,由跨国公司出研究经费,大学与研究机构负责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及知识产权都归跨国公司所有,实现优势互补,可以把这种形式认为是跨国公司将R&D工作外包给中国的大学与科研机构;二是建立中外合作(合资)R&D机构,主要为跨国公司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它是中外合作研究与开发中最深入、最全面的方式。
  3. 将中国纳入全球 R&D 体系
  一些跨国公司在华设立 R&D 中心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支持在华企业增强竞争实力,还要把中国的研究与开发纳入到其全球的 R&D 网络。由于通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各地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可以实现全球联网 24 小时不间断的研发目标。例如,美国宝洁公司按产品(专业)进行全球管理,实现全球范围 24 小时不间断地进行生产、管理和创新。其在中国的 R&D中心的工作不仅为中国市场,而是与宝洁公司全球18个R&D中心联网,进行全球研究开发。把中国的 R&D 机构与跨国公司全球 R&D 联网,不仅意味着 R&D 工作可以全球 24 小时连续进行,还意味着将中国的 R&D 成果推广到跨国公司全球网点。例如微软中国研发中心“维纳斯计划”的成果,正在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推广。
  4.增强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改善企业形象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 R&D 项目,设立 R&D 机构,有利于增强企业知名度,改善企业形象,加强与中国有关部门的合作。现在,中国政府、企业、民众往往把是否在华设立 R&D 中心作为判断跨国公司在华经营是否对中国有利的一个标准。今后,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 R&D 机构,不建立 R&D 机构将使跨国公司在华形象受到影响。
  
   三、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1.加速对华技术转移的步伐
  跨国公司R&D 投资最大最直接的效应是有利于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跨国公司在华R&D 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通过三个途径实现的, 见图1 所示。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进行 R&D 活动并申请中国专利,提高了中国的整体技术水平。首先,其科技开发和创新的成果将带动上下游产品的开发,为中国的供应商及用户提供相应的质量技术标准、生产技巧或工艺创新,同时为其他产业的创新提供溢出效应。其次,跨国公司 R&D 机构与中国科研机构、大学、企业 R&D部门进行合作,相互提示本领域的研究方向,交流研究心得和信息资料,在相互交流中双方都能从中受益。第三,外商在投资区域的研发投资活动将引起其它在华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采取防御性的跟进策略,促进相同或相关领域产业研发的竞争,扩大投资区域研发的规模和效率,产生竞争与集聚效应。
   2. 引进了先进的R&D管理经验
  跨国公司的R&D活动由于其项目选择的科学性和管理的规范性等原因,与市场能够实现紧密结合,投入产出效果非常好。我国的大学、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大多缺乏科学的R&D管理机制,因此导致R&D效率低下,不利于R&D能力的提高。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与中国的大学、科研院所及少数高科技企业合作R&D,为我国引进先进的R&D管理经验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在合作过程中,跨国公司R&D机构成熟的研发管理机制极大地促进了中方人员R&D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向中国高科技企业流动也有利于将跨国公司先进的R&D管理方法带入中国企业,推动我国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体制的建立。可见,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极大地改善了国内创新组织R&D管理水平低下的局面。
  3. 有助于提高我国R&D投资不足的现状
  我国政府R&D机构与企业R&D机构的比例为5: 3,发达国家为1: 7。世界上发达国家R&D的来源是政府财政拨款和企业自身投入,并且一般来说后者的投入要高于前者,美、日R&D经费平均60%以上来源于企业,1990年日本企业投入R&D经费占全日本R&D经费投入的71%,德国占到60%,美国也在60%以上,而我国长期以来,研发投入的70-80%都由政府提供。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迅速增长将大大增强企业R&D投资的比重,同时为政府部门的R&D投资重点投向基础研究领域,改善中国R&D投资结构产生积极效应。

  4.推动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
  第一,后向联系带来技术溢出。因为设立R&D机构的跨国公司多是高新技术企业,因此在R&D过程中,对国内配套产品供应商的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跨国公司R&D机构为配套产品的供应商提供相应的技术标准、技术指导和产品样品等,引导这些配套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第二,竞争与合作带来技术溢出。跨国公司在华建立R&D机构后,为了获取中国创新知识和研发资源,往往将中国的创新组织,如部分大学、科研机构以及部分高科技行业内的领先企业纳入跨国公司R&D网络,对中国创新组织通过合作方式学习跨国公司技术管理方法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起到了示范作用,提高了合作组织的R&D能力。
  第三,跨国公司通过在华R&D投资,提升了市场竞争的技术含量,增加了竞争压力,迫使中国的同行企业通过模仿创新不断提高R&D能力,甚至实现了部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例如,中国的移动通信行业从无到有并迅速发展为世界领先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跨国公司R&D的本土化。
  第四,R&D人员流动带来技术溢出。当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中的科技人员跳槽到中国高科技企业担任技术骨干或者自行创业,就会把在跨国公司R&D机构工作期间通过工作积累和从培训中获得的技术知识扩散到受雇的企业或自有的企业中,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可见,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于提高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整体R&D水平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间接推动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
  (5)提高我国科技人才的素质,产生人才流动效应
   跨国公司是立足于世界前沿开展研发工作,又提供优厚的待遇、优越的研究条件和富有挑战性的前沿课题,不但能抑制人才外流倾向,而且能大批吸纳留学生学成归国,对提高我国人才素质意义重大。其次,跨国公司非常注重员工的培训工作,把人员素质的提高视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我国研发人员众多,但普遍缺乏面向市场的能力。在跨国公司研发本地化的过程中,从事科学研究、开发、创造、管理的中国员工可以积累大量的经验,学到重要的知识技能,成为适应未来的知识工作者,这将是最宝贵的财富。再次,人才流动是跨国公司海外R&D 机构促进当地技术创新的最为重要的途径,跨国公司在华R&D 机构雇佣中国的科研人员必然会发生与中国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人员流动。这些人员将在跨国公司中学习到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带回本国的企业或者研究机构中,大大提高了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
  
  四、 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1.跨国公司的“技术锁定”策略会使我国产生对它的技术依赖
  随着跨国公司 R&D 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技术锁定”策略的运用。所谓“技术锁定”策略,就是由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控制核心技术,利用其在先进技术方面的垄断地位和内部化优势,在技术设计、生产工艺等环节的关键部分设置一些技术障碍,通过将非核心技术转让给东道国企业,增强东道国企业对其的依赖性,从而谋求最大利益。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巨大的国家,跨国公司一方面在中国设立 R&D 机构,另一方面在“技术锁定”方面大做文章,牢牢控制着核心技术,通过与当地企业的合作,使当地企业在追求技术国产化的过程中,陷入依赖跨国公司的技术陷阱。一旦某个产业在关键技术的发展上依赖于跨国公司,则政府和当地企业将失去对由技术所决定的产业发展的控制权,难以掌握产业发展的方向。
  2.面临科技人才的大量流失
   跨国公司的R&D机构的设立,有利于培养人才,吸引和留住人才,但是所造成的人才流失也是巨大的。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建立后,一般会从中国直接招聘R&D人员。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凭借其先进的管理,高水平的研究开发能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待遇,对国内优秀的科技人才有极大的吸引力。这导致了中国大学的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科研机构和企业的骨干科技人才流入跨国公司在华的R&D机构,从而使中国创新体系的R&D实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中国发展科技所需要的前沿技术的研究任务和企业技术创新任务失去了承担者,使国有科研机构和中国高科技企业在技术骨干流失的情况下倍感压力。
  3.中国的高科技企业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国高科技企业一般规模不大,由于R&D投资不足,忽视R&D人才的合理配置,长期以来R&D能力低下,一般仅从事新产品的开发工作,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把经营中心放在营销上,习惯靠价格战来扩大市场份额。在跨国公司R&D机构进入中国之前,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主要限于生产本地化,技术来源主要是国外母公司技术的改进,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还可以凭借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在同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当跨国公司在华建立R&D机构后,加大了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开展R&D投资的力度,不断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这使得中国的高科技企业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4.产业控制权的问题不容忽视
  随着跨国公司在生产与营销上成功地实现本土化战略之后,在不少行业己经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市场中处于领先者的地位。随着在华R&D机构的建立,跨国公司将面对中国市场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由于跨国公司R&D机构拥有一流的人才和管理,R&D效率高,迅速建立起技术优势。
  跨国公司凭借其技术优势构筑了较高的产业进入壁垒,以维持其市场领先地位,将市场结构由不完全竞争演变为垄断竞争,因此跨国公司产业控制行为的发生己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结构前提。为了获取巨额的垄断利润,跨国公司通过R&D机构进行不断的本土化技术创新,以有效地保持其技术优势,不断提高市场进入壁垒,巩固其垄断地位,实现对东道国产业的持续控制。可见,产业控制是由跨国公司垄断市场的天性和追求利润长期化的最终目标所决定的。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9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