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雪梅

  摘要:为了把理想的课程变成现实的课程,教师角色的转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走进新课程并不象想象的那么困难,一旦成为新型的教师,就再也不想走回头路了,这就是新课程的魅力。
  Abstract:To turn the ideal curriculum the reality the curriculum, teacher role transformation very important function. Actually, enters the new curriculum to imagine not likely that difficultly, once becomes the new teacher, again did not want to take the road back, this was the new curriculum charm.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转换 教学方式
  Key words:New curriculum Teacher role transformation teaching way
  作者简介:朱雪梅,女,1987年6月毕业于云南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获得哲学学士学位;2007年6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获得高校教师法学硕士学位。现在洛阳理工学院社科系工作,职称: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65-01
  
  自1949年建国以来,这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前几次课程改革不同:它是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的彻底变革,是对原有课程哲学观和课程价值观的重大调整,它的一些新理念对一线教师的思想观点和教学实践提出巨大的挑战。这样的改革对基础教育之后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那么,如何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教师呢?这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课程意识,转变课程观念;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理想,也才配得上“教师”两个字。
  为了把新课程由理想变为现实,每位教师都必须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上做出调整,转变自身角色,应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课程改革大潮中需要的新型的教师。
  
  一、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义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总是高高在上,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每节课教什么、怎么教,都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在师生关系上也习惯于控制和管理,缺少对话、沟通与彼此的尊重,对学生的主体性关注不够。而新课程却把教师从坐了几千年的“中心”宝座上拉了下来,让我们必须站在学生中间,面对全体学生,认真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学习上的指导,又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合作精神;既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又要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
  
  二、教师――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向课程开发者、研究者的科研型教师: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仅仅是课程的消极接受者。在教师的心目中,课程就是“课”或“学科”,教师的职责,就是把别人制定好的既定的、静态的学习材料(教科书)推行下去。课程意识淡薄,缺少必要的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但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新的视角,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从此使教师从课程开发活动的外围逐渐走向参与,变消极的课程实施者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
  
  三、教师――由单一学科型转向综合型教师:
  
  由于我们多年来的学校教育都是分科进行的,所以我们的老师就被分为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物理老师、化学老师等等,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是互不联系的条条块块:物理世界、化学世界、数学世界…… 然而,学生在现实中却看不到这样的世界,相反看到的却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这就很难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并应用到实际中去。教师由于长期从事某一学科知识的教学,导致自己知识面狭窄,思维方式单一,把自己禁锢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然而新课程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综合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学科知识的应用,促进生活、体验与学科的统一,也促进师生的合作。
  
  四、教师――由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向现代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上课只需要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就可以了。而在现代的教学活动中,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上涉及的知识不是仅局限于一本书内,要表达的内容也不是仅教师一张嘴就能表达完的,既要借助学生的嘴,也要借助多媒体这张“嘴”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世纪,社会需要的人才是信息化的人才,而信息化人才的产生却依赖于信息化的教育。正因为这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成为信息化的人,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初次接触新课程,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但经过仔细地品味,却发现它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要革新,先革心”,只要你有了新课程的理念,只要你更加关注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我们的现实生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就不难达到这些要求;我们都是一线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勤于反思,就能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只要我们从内心接受新课程,只要我们努力,就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同行们,努力吧,只要过了这道“砍儿”,你会发现教师职业的魅力无穷。
  
  参考文献:
  [1] 杨林.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反思的途径[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7
  [2]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黄莆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21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