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汉詈言对比下的文化异同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冉笑月

  摘要:詈言被认为是语言中的负面成分,是粗俗、不雅的,常规的语言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出现。但是也是研究语言的重要部分。汉语和英语的詈言由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种族观念、社会习俗等原因,在使用和功能上有所不同,这也正是不同国家文化心理不同的表现。本文就从英汉詈言对比的角度入手,浅析语言差异下的文化心理因素。
  关键词:詈言 宗教信仰 种族歧视
  一、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詈言
  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十分低下,认知能力相当有限。语言其实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力量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然而当时的人类并没有认识到这个事实,而是把语言想象得十分神圣,把语言和文字看成是某个天神创造的,进而对语言就渐渐的形成了一种迷信,认为语言文字时具有神力的,正因为如此人们愿意把它当作攻击别人的工具。因此早期的人类相信用富有神力或魔力的语言可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或对说话对象施以诅咒。这便是詈言的起源。
  文化和语言是息息相关的,基督教为基础的世界观作为英语国家的文化核心对詈语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中世纪时期的基督教在西方国家时有着相当大的权威性的,基督教文化不仅为人们提供祈福等活动的素材,同时也为其提供了辱骂的方便和力度。不仅如此,到了后来科学不断进步以及宗教改革运动风起云涌,英语国家的人们逐渐从对基督文化绝对信仰中衍生出了对基督教神圣词汇的失敬语用行为,人们开始使用这些词汇来表达愤懑。因为这些对神灵不敬的词汇会给听者带来不小的冲击力,并且利用整个民族所信仰的神灵来诅咒一个人时相当有力度的。而现在随着科学思想的普及和詈言使用频率的增长,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詈言的侮辱性含义在逐渐削弱,其感叹意义却在逐渐增强。
  到现在为止,我们中国都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其实并不如此,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都在中国有广大的影响力,历史悠久,同时中外闻名的儒家思想不仅是整个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且至今都对我们的思想行为有着深深的影响。而且,中国人的信仰还体现在对各方神灵的虔诚上,詈语上就表现在汉语的詈言就很少出现对神灵不敬的词汇。中国的民族文化和神灵体系很有关联,汉语中基本不会用神灵来咒骂别人,几乎对于像土地公这样的小神仙都给以高度的尊敬和崇拜。
  早期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认知能力十分有限,根本无法科学解释风、雨、雷、电、旱、涝、地震、火山爆发、森林大火等自然现象或自然灾害,于是便出现了一种神话地解释这些客观存在的行为,我们称之为迷信。人们迷信的认为人在去世过后要么升天成为神仙,要么下地狱成为恶鬼。升天为仙自然比入地为鬼的归宿好。因此,骂人“鬼”就是诅咒人死后进入地狱,与鬼有关的词语都是詈言,如“饿死鬼投胎”、“吊死鬼”、“恶鬼”、“穷鬼”、“鬼混”等。汉语詈言中还常常出现“天打雷劈”、“五雷轰顶”等词汇,正是整个华夏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和迷信的体现。
  二、与种族歧视有关的詈言
  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不断地交流来往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对其他民族的肤色、风俗习惯、语言等的歧视、好奇、嘲弄的行为反应。这种心理在语言中的反映就是民族歧视语。较早进入文明社会的民族中就有华夏民族,作为发展比较快也比较先进的民族,华夏民族一向就对周遭民族有特定的称呼。现代汉语中还有南蛮北侉之说,对日本和韩国又有东倭和棒子的称法。因为中国曾被外来殖民者呵侵略者深深伤害过,所以到如今我国人民仍然沿用着“日本鬼子”、“洋鬼子”等表达中国人情绪的词语。与此同时,最早进入工业国家的要属英国,英国曾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因此英国人具有强烈的民族优越感,骨子里就带有傲慢;美国则是世界上移民最多的国家,崇尚自由、个性、人权,认为是自由的天堂。这样的成长史使得他们具有强烈的帝国主义的倾向,这样的民族情绪的直接产物就是英语种族谩骂语,也就是英语詈语的不断形成与扩大。例如:Dutch widow 指妓女, Greek指不择手段进行卑鄙交易的外国人、骗子、打牌作弊的人,Greek trust表示不讲信用, 美国赌城拉斯维加的职业赌徒都被称为Nick the Greek, Frenchman常被作为易变无常、犹豫不决的代名词, 把法国人称Froggy (法国佬); 把华人称作Chink (黄鬼), Chinaman (中国佬) , 称美籍华人为Yellow Peril (黄祸), 把德国人称作Hun (德国佬)等。
  詈言作为一种比较敏感的语言,根源于社会和文化,蕴含着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深刻的文化意义。本文比较了不同类别的英汉詈言,也分析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因素。英汉詈言整体上来说特别突出的一个特点是:英语在进行骂詈言行为时,詈言的内容多事直接指向对象的,或者说对其个体的侮辱更能达到施詈言者的目的;而汉语中按詈言程度等级来说的话,对其长辈亲友的侮辱加上性詈言时最狠毒的,这是对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贬低,叱责其对社会伦理的违背。这是因为比较而言,英语国家是强调个体和个体思维的,中国则是一个强调社会性和整体思维的国家。
  参考文献:
  [1]段佳音.析动物类詈语的文化心理成因[J].语文学刊,2010(3).
  [2]陈丛耘、陈翠颖. 论汉语骂詈语的性别差异[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3]郭沈清.汉语詈语及其文化底蕴[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2(4).
  [4]胡泽刚. 漫谈民族侮慢语汇[J] . 现代外语, 1991(4) .
  [5]刘雅茹.英汉詈词小议[J].辽宁师专学报,2005(1).
  [6]秦秀白.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历时文化透视[ J].现代外语, 1996: (2).
  [7]邱庆山.汉语詈语致詈方式的文化心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4(7).
  [8]王宗云、王文姣.中西方狗文化对比[J].学术探讨,2007(12).
  [9]周海云.中西骂詈语对比初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4121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