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田+棚”“田+圈”“田+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波

  “大而不富,大而不强”和“小钱不好挣,大钱挣不上”,这是二师二十二团近些年所面临的尴尬现状。为了实现富民强团的目标,二十二团建立健全了覆盖全体职工群众的增收保障体系,以“田+棚+园+圈+机+窖+劳+股”等模式丰富职工群众财产性收入……如今,生活在二师二十二团“幸福滩”的职工群众,正通过多元增收向幸福进发。
  “田+棚”:种出精彩人生
  “打好时间差,种田又种棚,两手抓两手都有收入。”6月27日,在二十二团四连,一提起这些致富增收的妙招,职工张锦洲就津津乐道。
  张锦洲既种大田又种大棚,是二十二团实施“田+棚”多元增收模式的一个缩影,也是团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样板。
  近年来,团场鼓励职工走“田+棚”种植模式,每个职工在种植30亩至35亩定额管理大田作物同时,有能力的还可以经营1座至2座温室大棚。张锦洲科学掌握了两头兼顾的窍门。他每年按照团场农作物4年倒茬一轮的规律,巧妙地抓住大棚种植“秋延后、春提前”的要诀,打好时间差,在大田里种植生长期短、省人工的小麦、甜菜,而在大棚的种植安排上,他就种植一些西兰花、韭黄等蔬菜。当大田里种植生长期较长、所需人工量大的西红柿、辣椒作物时,他就在大棚种植一些油麦菜等省工、省时的蔬菜。这样,大田大棚两不误。如今,张锦洲已经有了5个大棚,每年有10多万元收入,成为团场远近闻名“田+棚”模式的示范户。在他的带动下,全团大棚已发展到695座,成为职工增收致富路上的一道风景。
  “田+圈”:养出美好“钱”景
  “去年9月生产以来,我们已出栏育肥羊8000只,经营利润达120万元。”6月27日,二十二团畜牧养殖合作社董事长顾忠标正在向入股的合作社社员介绍合作社的发展前景。
  2012年,该团把大力发展畜牧业作为职工增收的途径之一,采取大户能人牵头、团场配股、职工入股成立养殖合作社的措施,整合团场养殖资源,推动职工养殖增收。
  “能人”顾忠标于2013年3月牵头成立了“幸福肥美”万只育肥羊繁育合作社。该合作社注册资金1400万元,其中团场出资200万元,职工出资120万元,养殖户、种植职工82人入社。该育肥羊场现存栏能繁母畜已达到3450只,预计年出栏2万只,销售收入2600万元。
  今年,该团还将设立专项牧业养殖发展基金用于加快职工多元增收,再“复制”2个至3个养殖合作社,力争年出栏5万只育肥羊、万头生猪。
  “田+园”:实现转型增收
  林业职工收入较低一直是二十二团发展中的难题。2012年,该团新建4000亩葡萄基地,今年通过组织一部分林业职工进行间作种植,让这部分职工增收在2.5万元左右。另一部分林业职工充分利用团现有退耕还林地,发展林下畜牧养殖业,预计1亩林地养鸡20只,可增收200元;养羊2只,可增收300元。此举有效地提高了林地的使用效率,增加了职工收入。
  与此同时,该团还通过“田+机(农机公司入股)”、“田+窖(酒窖入股)”、“田+劳(劳务输出)”等多元增收模式,实现“少数人种多数人田、多数人挣各行业钱”的目标,全团呈现出“百花齐放”谋增收,各显其能比增收的良好局面。
  【编辑点评】
  古人云: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职工群众生活富裕是强团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二十二团通过大力实施转方式、促增收“细胞工程”,健全统一的致富服务体系,重点做好“田+棚+园+圈+机+窖+劳+股”等致富载体宏观联动机制,为职工提供和打造多元增收致富的平台。通过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团场小城镇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等举措,为职工群众多元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
  一项项增收致富举措,让生活在“幸福滩”的职工群众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025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