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养殖田水稻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持续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食品的质量与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就我国水稻种植产业而言,无公害且高品质的水稻的栽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本文充分参考水稻实际种植工作,详细分析了养殖田种植水稻的优势,并具体阐述了养殖田无公害、高质量水稻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养殖田;水稻;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
  水分、温湿度、空气以及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关键外界因素,这些环境因子对水稻的优质、无公害生产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过程中,农业生产与技术人员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的地理、水分、气候等自然条件,采用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保证养殖田水稻的高产、优质的种植。
  一、养殖田种植水稻的优势分析
  1.有效除草。田间杂草会与作物争夺养分,从而造成水稻生长不良的现象发生,因此及时去除田间杂草是保证水稻良好生长的必要措施之一。人工除草工作量,显著增加了生产成本,经济性不强。化学除草剂效果好,但是会产生一定的农药残留,极大影响了水稻的质量。而在养殖田中,食草性鱼类能够有效去除田间杂草,且这种生物除草的方式具有经常性与彻底性。
  2.提升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养殖田中鱼类的粪便是良好的有机肥,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肥力,为水稻生长提供氮肥、磷肥。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每50kg的食草性鱼类一年能制造约100kg的鱼粪,经过水与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后为水稻提供丰富氮肥与磷肥,相当于5.7kg的尿素与4.5kg的过磷酸钙。鱼粪的综合供养能力优于猪粪。此外,得益于蟹类与虾类生物在土壤中的活動,土壤板结的问题得以较好的解决,土壤空隙得到了提升,土壤结构也得到了改良。
  3.缓解病虫害。通过营造良好的小生态系统,增加物种的多样性,能够有效提升农田的生态稳定性,将极大程度缓解稻田中病虫害的发生。据相关研究表明,养殖田中的鱼类、虾类、蟹类以及两栖动物能够捕食五成以上的害虫成虫及大部分害虫幼虫。在一般的稻田中,杂草与病虫是病原菌良好的繁殖场所与传播途径。而在养殖田中,鱼类能够及时去除杂草与害虫,有效控制了病害的发生与传播。此外,鱼类及蟹类能够去除多余的枯枝落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害与虫害的发生。
  4.促进根系生长。普通水稻种植田的氧气集中分布于水的顶层,水的底层以及土壤中的氧气含量普遍偏低并不利于水稻根系的正常生长。鱼类、蟹类以及蟹类生物在稻田水与土壤中的运动使得水表层的空气与下部进行了良性的交换,大大增加了水以及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为水稻根系的良好生长提供了优质的条件。
  二、养殖田水稻无公害优质的关键栽培技术
  1.科学建园。为了保证优质、高产的水稻生产,农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应该科学地选择适宜的栽种区域。一方面,水稻栽种地要有良好的水分条件,包括充足的水分供应以及符合无公害栽培要求的水质,这是保证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另一方面,所选地域的土壤条件要适宜水稻的栽种,各类营养元素供应充足且均衡,土层深厚、排水良好。
  2.品种选择。鉴于养殖田良好的水质与土壤条件,栽种的水稻品种应该具有抗倒伏、耐肥吸肥能力强的特性。同时,栽植的水稻也应该选用较为紧凑的密植型水稻品种,以适应养殖田的栽种条件,为鱼类、虾类与蟹类提供足够的生长与活动空间。为了尽可能适应无公害栽培的条件,选用的水稻品种应该具有抗虫抗病性强的特性,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频率,保证水稻的优质生产。最后,养殖田栽种水稻也要考虑养殖业与种植业之间的平衡,实现水稻苗期与鱼塘灌水、水稻成熟期与鱼蟹收获期同步进行的目标,充分利用光照、温度、肥料以及土地资源。
  3.播种与壮苗。在养殖田水稻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过程中,栽植的实践经验显示,水稻宜适当提早播种,延长水稻生长与生育期,提高水稻的营养物质的积累。依据长期的种植经验,水稻全面播种的日期应该集中在四月份的上旬与中旬。在水稻播种之前应该做好土壤的消毒工作,深翻土壤并进行翻晒。此外,水稻播种时应该进行筛选去除发育不良与患有病虫害的种子,有条件的可以在播种前进行浸种与催芽。水稻幼苗可以先在透气性好、营养充分的育苗床上进行,待水稻幼苗长齐后移栽大田,育苗宜选用旱育的方式,幼苗株距尽可能大,以保证水稻幼苗的健康强壮,并在移栽后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
  4.保持合理的水位,控制水稻分蘖。稻田水位与泥浆的管理是养殖田优质水稻无公害栽培管理的重点之一,这一管理要注重养殖鱼蟹与种植水稻对水位需求之间的平衡。在水稻幼苗生长的前期,稻田水位的设置应该利于鱼虾蟹的生长,保持5至10厘米左右的水深。水稻结穗期,当结穗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水稻田应该提高水位以控制水稻的分蘖,水位提高的程度应该与水稻植株的生长状况相适应,最深水位不宜超过40厘米。
  5.因地制宜适用肥料。相较于一般水田与旱田,养殖田种植水稻的养料需求十分复杂,应该因地制宜选用肥料进行土壤的补充养分与土壤结构的改良。养殖田种植水稻的肥料施用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降低氮肥的施用,降幅应该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之间,施用的氮肥应该以长效的基肥为主,基肥的使用比例应该占到使用总肥量的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重施有机肥。有机肥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形成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缓解土壤板结与土壤渗水的问题。在养殖田的肥料施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之间的平衡施用。
  6.病虫害防治。稻田的水产养殖应该选用良好的水质的水,并进行水体的消毒,一般在七月到九月份之间进行水体的处理。这种处理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水田内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因此,水稻发育前期一般不需要特别的病虫害防治处理。在水稻生长的后期,应该禁止使用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为了保证高品质水稻的高效生产,在养殖田水稻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应用过程,应该积极采用物理防治、农业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三、结语
  进入新时代,人民生活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人民对食物的需求也不仅仅停留在“填饱肚子”的水平上。绿色、高品质的水稻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养殖田水稻的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保证我国国家食品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夏同勇.养殖田水稻无公害保优质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9(02):107-108.
  [2]唐义军,杨力,姚成勇.苏北沿海养殖田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种业,2003(04):18.
  [3]袁志章,范正辉,陈俊才,黄秀芳.养殖田水稻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初探[J].中国稻米,2001(04):36-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03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