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湿加松引种栽培技术及其开发应用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小华

  摘 要:湿加松是由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交后培育的新品种,具有生长快、采脂量高、适应力强的特点。以尤溪县湿加松引种栽培研究为对象,开展无性扦插繁殖育苗及其速生丰产引种栽培技术研究,为加速森林资源培育、开发速生丰产短周期用材林的新型树种、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增加林农经济收入、实现林业永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湿加松;引种栽培;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91.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104-02
  湿加松是利用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的性状互补选出更优于湿地松、加勒比松亲本优良性状的杂交种。我国自1991年以来吸取了国内外松树杂交育种的成功经验,利用本国资源开展了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交育种研究,配制种间杂交组合累计300多个,并开展了广泛的遗传测定。同时,我国通过多种途径从澳大利亚引入了少量的杂种F1代种子和较大批量的F2杂种种子,在我国南方省区试种[1-2]。国产或引进的杂种材料测定结果均表明,湿加松杂种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不但表现出较大的生长量,而且也显示出一定的抗寒能力。湿加松为常绿大乔木,干形圆满通直。针叶2~3针/束,幼枝粉绿色。湿加松速生、丰产、优质、用途广、抗病虫害能力强,树干通直,商品材积比亲本加勒比松增加30%以上,是造纸、制板、采脂等工业用材的重要材种,在我国中亚热带中部以南低山、沿海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笔者现就尤溪县如何引种栽培湿加松进行初步探讨,为加速森林资源培育,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开发速生丰产短周期用材林的新型树种,增加林农经济收入,实现林业永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种苗繁育
  1.1 建立采穗圃及种苗繁育基地 采穗圃和种苗繁育基地选择在距尤溪县城10km,电力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水热条件优越的西城镇后洋村的农地,地处东经117°48′~118°36′,北纬25°48′~26°24′,年均气温为18.9℃,≥10℃的积温为4 482.7~5 974.6℃,年日照时数为1 764.6h,无霜期为299~332d,年降水量在1 400~1 800mm,常年相对湿度为83%左右,林地土壤为黄红壤。采穗圃地和种苗繁育基地采用机械深翻50cm,打碎表层土壤,畦宽为1m。采穗圃选用福清苗圃的优良无性系湿加松品种,以株行距为20cm×30cm进行圃地定植,适时除草施肥,第2年离地面50cm高度进行截干定株,促其萌芽,待穗条木质化或半木质化后,采穗进行无性繁育。采穗圃规模1hm2,种苗繁育基地为6hm2,年出圃量为50万株以上。
  1.2 无性繁殖育苗
  1.2.1 配制营养袋 采用直径6.0cm、高9.0cm普通营养苗专用薄膜袋,基质为过筛后的黄心土、火烧土、细沙,均匀混合后装营养袋,置于2个面积为1 800m2的温室大棚中。为便于管理,在大棚中做宽2.0m的苗床,按顺序将营养袋排放在苗床上,苗床四边培黄泥土加固。
  1.2.2 穗条采集、处理和扦插 在采穗圃中选择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粗壮的穗条,采下30~50条扎成一捆,立于流动水中冲洗24h后剪切成10~12cm长的插条,切口要平整。插条利用北京林科院生产的ABT生根粉(稀释浓度为1 000倍液)浸泡4h后蘸泥扦插,扦插时间为阴天或傍晚。穗条扦插时,采用小木棍引洞,插入深度为穗长的1/3~1/2,插后一次性浇透水。扦插后,大棚第一层采用高1.5m的拱形薄膜控温遮阳棚,第二层采用大棚遮阳网,适时喷水,随时掌控大棚和拱形薄膜遮盖空间内的温度和湿度,采用高温高湿技术,促进穗条萌发根系,提高扦插成活率。待穗条萌发根须后,将营养袋苗移到种苗繁育基地全光照圃地进行全光照培育,待苗木木质化后即可出圃栽植。
  2 速生丰产栽培[3]
  2.1 造林地选择 速生丰产栽培试验基地选择在尤溪县坂面镇蒋坑村,栽培面积79hm2。属低山地貌,海拔高度为150~232m,坡度26°,坡长为短坡,坡位为东北下部,土壤为红壤,腐殖质层厚9cm,土层厚80cm,立地质量等级为Ⅱ、Ⅲ级,年均气温为18.9℃,≥10℃年积温为4 482.7~5 974.6℃,年日照时数为1 764.6h,无霜期为299~332d,年降水量在
  1 400~1 800mm,常年相对湿度为83%左右。
  2.2 栽培技术 造林前30d完成劈草、炼山、整地,挖明穴50cm×40cm×30cm,回表土,底施复合肥,施肥量为150~250g/穴。造林密度为3 000株/hm2,栽植点为正方形配置。选择立春前造林,采用湿加松营养袋苗造林,造林前一天营养袋要浇透水,造林时要压实踏紧。造林后前3a每年全面锄草抚育一次,结合锄草抚育每年施复合肥(或氮肥)一次,施肥量为50~100g/株。
  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湿加松速生丰产栽培基地的不同位置各设置10m×10m的标准地和马尾松对照样地,在造林后前3a对湿加松和马尾松的生长情况分别进行每木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树高、胸径(或地径)和冠幅等,调查结果见表1。
  调查结果表明,从高生长和径生长来看,湿加松都明显优于马尾松。一年生湿加松平均高生长与马尾松比为2.33∶1,二年生湿加松高生长与马尾松比为2.14∶1,三年生湿加松高生长与马尾松比为1.75∶1;从径生长来看,一年生平均径生长湿加松与马尾松比为3.0∶1,二年生湿加松径生长与马尾松比为2.0∶1,三年生湿加松径生长与马尾松比为2.0∶1,而冠幅方面湿加松却比马尾松小些。
  从调查结果可见,与马尾松相比,湿加松具有明显的高生长和径生长优势,在湿加松适生区可作为速生丰产用材林和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大力推广引种。湿加松冠幅比较紧凑,可充分利用地上空间采取混交造林,提高林地利用率,促进湿加松生长,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但如何选择合适的混交树种和比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 效益分析
  3.1 科技效益 推广营造改良代湿加松新树种,进行速生丰产栽培,通过总结得出能使湿加松最大限度地达到速生丰产高效的培育技术经验。这将会推动林业技术发展,为尤溪县开发短周期速生丰产新树种、缩短林木生长周期、提高林地使用效益、调整树种结构开辟一条技术途径。
  3.2 经济效益 湿加松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可缩短培育周期,增加林木生长量,使现有用材林主伐出材量提高,增加效益,对尤溪县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蓄积总量、壮大林区经济、增加林农收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湿加松具有较高的产脂量,通过采脂利用可提高林木的附加值,增加林农收益。据测算,每一轮伐期湿加松可创纯利160 710元/hm2。
  3.2.1 盈利收益 每一轮伐期木材和采脂纯收入计182 250元/hm2。湿加松以13a为一个轮伐期,主伐时以出材量180m3/hm2计算,木材按现行市场价850元/m3,扣除采伐成本、税费等150元/m3,木材纯收700元/m3,主伐时可收入126 000元/hm2;可采脂5a,年可采脂3 750kg/hm2,按5.0元/kg计算,采脂可收入93 750元,扣除5a采脂工资375 00元,主伐时采脂可纯收入56 250元/hm2。
  3.2.2 培育成本 一轮伐期培育成本计21 540元/hm2。炼山清杂挖穴、回表土计3 000元;容器苗3 000株/hm2,加10%的损耗,计3 300株,每株按0.8元,计2 640元;栽植补植1 800元;除草抚育2 400元/a,3a计7 200元;追复合肥900元/hm2,3a计2 700元;施肥工资计900元/hm2;森林管护及其它,每年150元/hm2,10a计1 500元:投资利息按年180元/hm2,10a计1 800元。
  3.3 社会效益 开发湿加松速生丰产栽培技术可缩短林木轮伐期,提高林地利用率。木材作为紧缺物资,供求关系紧张,通过湿加松速生丰产的开发利用,可加快森林资源培育,调和人们对生态环境与对木材的需求两者之间的社会矛盾,促进生态平衡和社会和谐。
  4 开发对策
  4.1 加强引导,统筹规划 新树种的引种栽培需要一个推广应用过程。为此,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要把引种速生丰产湿加松纳入全盘发展规划,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来抓,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推广引种机制。统筹规划,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根据生物多样性原则,合理规划一定比例的林地面积,营造湿加松,实行规模经营,这样既可以达到调整树种结构的目的,又可以逐步实现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3]。
  4.2 适地适树,合理经营 根据湿加松喜光、不耐阴,适于酸性红壤、沙壤土等生物学特性,选择地形开阔的低丘陵缓坡地,以及土层深厚、湿润疏松、排水良好的林地,进行湿加松速生丰产高效培育,科学经营,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使该树种培育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达到最高的水平。
  4.3 建立湿加松发展基地
  4.3.1 建立速生丰产林林场基地 充分利用国家及省、市、县对发展人工用材林相关优惠政策,吸引一些经济实力较雄厚的私营业主投资,大面积承包营造用材林,建立民营个私林场(公司)。通过个私林场利用森林转让及林权交易市场等资源流转手段,合理合法地取得造林地,实行适度集约规模经营。
  4.3.2 建立大型企业原料林基地 充分利用县内外造纸、造板、松脂加工等林业大型企业的雄厚资金,采用“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造纸、造板、松脂加工等原料基地,实现湿加松引种向科学化、产业化生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能庆.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组合引种试验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2):34-38.
  [2]蓝贺胜,李树忠,吴炜,等. F2代湿加松和火炬松引种试验林早期生长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08,22(5):61-62.
  [3]郑勇奇. 加勒比松杂交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探讨[J].林业科学研究,2003,16(1):110-116.
  (责编:徐世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5138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