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林生 唐力

  摘 要:安徽太平湖湿地生态类型是华东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深水性高山峡谷型人工湖泊的典型代表,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农业面和生活污染以及旅游开发生态承载加重,太平湖湿地生态功能面临退化,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受到威胁。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试点建设立足于湿地保护与恢复,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和社区共建,太平湖水质各项指标逐年提升,主体水质一直保持国家二类标准,湿地生态系统稳定,鸟类及各类水生动物数量显著增加,湿地保护与恢复成绩斐然。
  关键词:太平湖;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059-03
  1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1.1 基本情况 太平湖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国家重要湿地之一。作为大型人工库塘型湿地,其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是华东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深水性高山峡谷型人工湖泊的典型代表,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都具有突出表现,兼具涵养水源、调蓄洪峰、调节气候、改善水质以及生态旅游、发电、养殖和灌溉等多种生态功能。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2007年11月开始试点建设,2008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4年底通过国家林业局试点验收,正式成为安徽省首家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公园规划面积9 850hm2,其中太平湖水域面积8 860hm2,区划为湿地生态保育区、湿地科普教育区、大湖亲水运动休闲区、九曲湾历史与民俗文化体验区、主题生态群岛观光休闲区五大功能区。
  1.2 湿地资源及其特点 太平湖位于长江一级干流青弋江上游,属高山峡谷型人工湖泊。湖面东西长80km;南北最宽处约6km,最窄处仅10余m;水深平均约40m,最深处70m;正常蓄水量24.9亿m3。
  太平湖湿地公园主要景观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滩涂湿地、湖泊湿地等,其中河口的滩涂、浅水区等达990hm2。尽管与沿江、沿淮的浅水型湖泊湿地相比,太平湖湿地在水生或湿生性生物多样性方面略为逊色,但其深水性及优良水质和周围茂密森林植被构成的多类型生境条件,可为某些深水带底栖动物及水陆交错带生活的生物提供所需的生境。
  1.3 湿地生物多样性 太平湖湿地以湖泊湿地为主体,同时包含有自然河流、入湖河口等多种湿地类型,另有分布于湖体中的岛屿等陆地,整个湿地公园形成山围水体、水含岛屿的空间景观格局,为不同需要的陆生生物、湿生生物及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环境。
  太平湖现有浮游植物31属,维管束植物180科627属1 210种(含变种),其中湿生及水生植物30余种。在太平湖湿地维管束植物中,蕨类植物18科23属36种;种子植物100科304属510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8属10种,被子植物95科296属500种。
  湿生植物在滩涂区域形成旱柳群落、狗牙根群落、蓼子草群落、假稻群落、双穗雀稗群落。水生植物在沿岸浅水区域形成挺水的香蒲斑块、芦苇斑块,在局部区域沉水植物形成苦草群落、菹草群落等沉水植物群落。相对于沿江自然湖泊湿地而言,太平湖湿地公园沼生及水生植物群落较为单调,且群落面积有限,空间分布不均。
  适宜的气候、优良的水陆环境为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太平湖湿地共有脊椎动物82科193属279种,其中:兽类49种,鸟类147种,两栖爬行类40种,鱼类43种。常见浮游动物23属。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32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8种。太平湖湿地有鸟类186种,其中水鸟74种,占总种类的39.78%,属于中日保护协定的80种,中澳协定的22种。每年为近4万只水鸟提供繁殖或越冬地。鸟类资源中包括国家级保护鸟类15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3种),省级保护鸟类36种(省Ⅰ级保护鸟类10种,省Ⅱ级保护鸟类26种)。
  2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
  2.1 湿地公园管理架构
  2.1.1 议事协调机构 议事机构为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湿地公园保护、建设与管理工作。主任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区政府相关部门和沿湖主要乡镇政府组成。根据《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依法行使下列职权:负责研究提出湿地公园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并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落实;组织编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和修编工作;统筹协调湿地公园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
  区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湿地公园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其他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湿地公园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2.1.2 常设办事机构 常设办事机构为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具体负责湿地公园的各项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湿地公园的各项管理制度;对湿地资源实施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湿地公园的科学研究工作;进行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组织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支持配合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和部门,参与湿地公园保护地带和周边景观控制区的保护、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
  湿地公园管理处内设办公室、保护科、经营科、建设科四个职能科室。根据工作需要在沿湖各乡镇设立6个湿地监测站和16个巡护点。
  2.2 湿地保护与恢复 人类的活动不可避免的对太平湖湿地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太平湖湿地生态的主要因素:(1)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固体垃圾和污水;(2)水土流失;(3)不合理利用(如大规模水产养殖、滩涂放牧、滩涂围垦等);(4)旅游开发带来的游客干扰。这些因素一方面导致水质下降,另一方面干扰野生动植物的生境或栖息地。
  为实现太平湖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太平湖湿地的可持续利用,实施了一系列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主要有:网箱退湖与鱼类资源保护工程、入湖污染源控制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太平湖湖面污染治理工程、生态保护工程等工程项目,累计总投资近20亿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76817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