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建设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着力建设动力电池协同攻关、动力电池测试验证、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行业共性工作组织四大平台,致力于解决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之间的所谓的“死亡之谷”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 提升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创新能力。
  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是我国建立的第一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设立时间为2016年6月30日,按照“创新机制、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努力实现动力电池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为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打造形成高水平、多层次、有特色的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创造有益经验”的要求,开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实践。
  设立创新中心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动力电池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60万辆,预计2020年保有量将达500万辆,产能将达到200万辆,对动力电池需求超过100GWh,2030年需求将超过300GWh。
  为加快提升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创新能力,政府部门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产业发展。早在2010年8月,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16家中央企业发起成立了“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2012年国务院发布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为落实规划确定了目标任务,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行业骨干企业,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牵头于2014年9月组建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联研究院),建成了我国集聚动力电池研发单位、生产企业和应用单位的协同创新平台。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是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五大工程之一。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目标是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开展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为进一步加强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依托国联研究院设立了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成立大会指出,要以创新中心为依托,致力于打造形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的创新平台。
  创新体制建设
  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按照“公司+联盟”的模式组建,以国联研究院为核心,外延构建了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创新联盟)。
  国联研究院股东单位14家,汇集了科研机构、整车企业、电池企业和产业基金等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资源。股东单位是引领我国动力电池发展的大型骨干企业,2018年股东单位新能源汽车销量50.32万辆,占全国销量41.22%;动力电池配套装车量25.53GWh,占全国装车量44.85%。国联研究院依据公司法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制定了公司章程,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执委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管理和运行。
  创新联盟与创新中心同步组建,成员单位超过170家,联盟成员单位覆盖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技术链各领域,包含了除股东单位以外的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检测机构,涵盖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8个。工业和信息化部设立了指导委员会,联盟设立了理事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电池材料、动力电池、测试验证、工程装备、回收利用、燃料电池等六个分会和技术标准专委会。
  按照“公司+联盟”的模式,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建成了“小核心,大动作,广开放”的创新生态体系。
  创新能力建设
  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致力于解决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之间的所谓的“死亡之谷”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着力建设四大平台——动力电池协同攻关平台、动力电池测试验证平台、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平台、行业共性工作组织平台。
  动力电池协同攻关平台通过协同创新,突破动力电池行业共性关键问题。国联研究院围绕产业关键技术建设核心研发团队,在加拿大设立固态电池分支机构和西安大略大学固态电池实验室,利用创新中心成员单位的资源建设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的协同创新团队。
  动力电池测试验证平台建设关键材料、动力电池、电池系统和可靠性、安全性、计算仿真6个实验室,开展材料分析和动力电池功能测试、耐久性、环境适应性、安全性试验,提供法规性检测、设计验证和研究分析服务,促进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动力电池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平台建设关键材料、动力电池、电池模块、电池系统中试试验线,开展工程熟化和产品设计的研究,对工艺规范、质量体系、人员培训和用户培育等要素进行集成,形成成套技术。建立了“技术+资本”的技术输出模式,支撑建设量产示范工厂。
  动力电池行业共性工作组织平台依托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开展产业研究、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
  创新运行机制
  按照市场化机制建设的要求,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探索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营管理机制和知识产权共享机制。
  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围绕动力电池产业重大需求,组织成员单位制定了中国汽车动力发展路线图,明确发展目标和关键技术问题,提出重大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自主研发、委托研发和合作研发三种模式,协同创新。研发资金主要来源于股東投入、公司投入和政府经费支持,政府通过财政、政策支持并引导创新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创新中心建成了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
  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还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营管理机制,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自主保障,保障中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基于现代公司管理体制,建立资源保障市场化体制,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获取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资源,另一方面,建立了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制,采取技术孵化、技术服务和新产品开发等方式实现技术应用和转移转化。
  在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建设方面。建立了人才、设备、信息共享机制,成员单位共享共同研发成果,知识产权根据项目来源具体规定,国家资助项目和自立项目知识产权归中心所有,成员单位优先使用,委托项目在研发合同中规定。
  建设实践的启示
  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近3年的建设实践,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创造了一些经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启示:一是按照公司+联盟的机制,创新中心将分散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凝聚在一起;二是创新中心建设协同攻关、测试验证,孵化转化和行业组织的创新能力,可以弥补我国制造业创新链条的断裂环节,将有助于解决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之间的“死亡之谷”的问题。三是创新中心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营管理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61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