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从农村小额信贷的基本理论入手,分别从重庆市农村小额信贷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介绍重庆市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分析重庆市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推进重庆市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 发展 问题
  一、小额贷款的含义
  小额信贷的含义在国际国内理论界里有不同的解释。第一,从选取的目标对象这一角度来阐述小额信贷的定义,认为小额信贷主要是针对贫困低收入群体(包括农民、个体经营者等)提供的一种信贷服务;第二,从金融工具这一角度来阐述小额信贷,认为小额信贷是以贫困农户为目标对象的扶持项目与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相结合的一种信贷活动。Rutheford(2003)认为小额信贷是几种服务的总称。这几种服务包括:贷款服务、存款服务、保险服务、养老金服务。我认为小额信贷是一种以城乡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规模的金融服务方式,旨在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提供获得自我就业、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发展。它既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又是一种扶贫的重要方式。
  二、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取得良好成绩,以“三权”为核心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取得突破,初步形成了多层次、较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总体上看,农村金融仍是各地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面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农村小额贷款的资金供给不足
  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方面进行了相当大的投资,但农村小额贷款资金供给仍无法满足需求。例如,2014年12月末,重庆市各项贷款余额为20631亿元,涉农贷款余额为3940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4%;涉农贷款余额在各项贷款余额中占比19.1%。同时,从重庆市农村小额信贷的需求现状来看,无论对哪一类的需求主体来说,重庆市农村小额信贷的供给都是远低于需求的。
  (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利率设置不合理
  与银行贷款相比,小额贷款具有成本高、额度小的特点,因此只有较高的存贷差才能弥补小额信贷机构的操作成本。由于我国利率管制相对严格以及其他因素,从上文对重庆市农村小额信贷供给现状的分析来看,重庆金融机构开展的农村小额信贷服务的存贷利差远低于8%-10%,较难覆盖开展工作产生的各项成本。这就为开展农村小额信贷服务的各种金融机构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三)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存在监管空白
  我国没有严格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部门和主体,使小额贷款的监管缺失,不能有效防止贷款风险的发生。按照规定,金融办监管小组负责小额贷款公司的审核、变更、终止工作,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审查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统计公司数据、报表。银监局负责指导协助金融办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进行现场检查,人民银行负责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资金流向的跟踪监测。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专业性,监管小组的监管时效性、可操作性、合理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银监局的协助指导工作也常常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实质的监管作用。
  三、推进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增加农村小额贷款资金的供给
  金融监管当局应该允许把吸收公众存款当做一项资金来源渠道。为了监管需要以及小额信贷机构的合法融资,对小额信贷机构放宽吸收存款的行为应当分步骤、有条件的进行。首先,应该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吸收农村闲散资金的力度,及时盘存旧货,避免资金浪费;其次,为了避免资金闲置,提高资金利用率,小额信贷机构应当在不同农村地区之间进行资金的互通有无,盈余地区尽快向短缺地区调剂融通资金;最后,积极与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合作,利用其闲散农村资金,防止资金外流。
  (二)制定合理的农村小额贷款利率
  农村小额信贷额度小、成本高,小额信贷机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市场化利率,既要覆盖其成本,同时还要有部分盈余,才能有能力抵御风险、扩大贷款规模。然而过高的贷款利率又会加重贷款户的负担,使农户不能及时足额还款,背负更多债务,变得更加贫穷,这样就违背了小额信贷支农宗旨。这就要求根据重庆市农村金融实际的发展状况,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地实行小额信贷市场化利率。
  (三)丰富与农村小额信贷相关的农村金融服务主体
  深入推进以“三权”为核心的各种抵押融资,坚持支持担保行业健康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公司+农户”、“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模式。另外,针对以往对重庆市农户的调查所反映出来的农产品销路受限、家禽家畜易生病死亡的问题,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可以与当地农业部门双管齐下,一方提供资金,一方提供市场信息及农业技术支持,以达到“授人以渔”而非仅仅“授人以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Winch, G. M. Models of manufactur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genesis of re-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3.
  [2]杨生莱.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07.
  [3]何广文,李莉莉.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09).
  [4]吴国宝,李兴平.小额信贷对中国扶贫与发展的贡献[J].金融与经济,2003,(11).
  [5]杨菁.村镇银行区域发展失衡:表象与诠释[J].生产力研究,2014,(2).
  [6]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4)[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1238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