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足市情 多措并举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镇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近年来,绥化市立足于作为全省农业大市和全国粮食主产区,农业人口众多,农民文明素养较低,人居环境较差的实际,把建设文明生态村镇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大力开展了文明生态村镇建设,摸索出了一条“建生态村镇、做文明村民、走富裕道路”的农村发展之路。我市先后荣获中国寒地黑土特色农业物产之乡、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绿色农业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夯实文明生态村镇建设之基
  从2010年开始,我市制定了《绥化市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总体规划》,组织各地严格按照《规划》要求,以文明生态村镇建设示范村镇为重点,集中开展了生态经济建设。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重点围绕风能开发、太阳能开发、秸秆深度利用,先后引进建设了一批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围绕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废家电等特种废物再利用,引进建设了一批生活垃圾资源化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围绕畜禽屠宰、林木产品下脚料和农业废料深加工,引进建设了一批农业生产综合循环产业链项目。近三年,全市引进循环经济项目已达128个。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确立了生态农业模式,推广了玉米大豆大垄栽培、三大作物标准化栽培、水稻智能催芽大棚毯式育秧、测土配方施肥、A级绿色食品生产、保护性耕作等先进适用技术20项。开展了千公里科技示范带建设,建成10个方面540个示范园区,园区生产全部实现了标准化。目前,全市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已达1600万亩,生产绿色食品总量483万吨。建成国家大型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个,有机食品基地3.44万亩,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全覆盖。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重点发展了旅游观光农业、绿色餐饮业、药材种植和禽畜养殖、加工等产业,推进农村产业化经营,形成了一镇多业、一村一品的生态产业格局。截至2014年底,全市引进乡镇村产业项目1120个,其中20个超亿元绿色食品产业项目已被列入省政府重点建设项目。
  二、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塑造文明生态村镇建设之形
  近年来,我们以“十城四带千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统领,年年组织开展春季和秋冬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活动,重点围绕路、沟、墙、林、桥、仓、垛、厕、圈、标“十位一体”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了“六改一建”(改路、改墙、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建垃圾填埋点)和“四围”(围村、围路、围园、围宅)、“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绿化、美化建设,总结推广了“统筹化推进、集约化治理、社区化管理、常态化保障”四种工作模式,其中,农村秸秆柴草处理“三个一块”(引进企业项目利用一块、秸秆粉碎还田一块、规范堆放自用一块)和生产生活垃圾处理“四个一点”(无害化垃圾埋一点、可做土肥的垃圾沤一点、可燃垃圾烧一点、其他固体垃圾运一点)的做法已经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我市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全市绿化村屯5023个,绿化道路4310公里;示范村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达23%,村镇主街道路硬化率已达92%,自来水入户率已达83%,农民住房砖瓦化率已达96%以上,其中40%的农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如今,道路硬化、通畅,村内干净整洁,绿化美化到位,居民生(下转12页)(上接8页)活富足,已成为文明生态村镇的重要标志。
  三、大力培育生态文化,筑牢文明生态村镇建设之基
  我们把培育新农民、发展镇村生态文化作为主线,在全市乡村持续不断地开展了“三类教育”、“四项活动”和“一项建设”,并做到了制度化、经常化、普及化。“三类教育”,即利用有线电视、广播喇叭、宣传挂图等方式,组织开展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利用村级六位一体活动室、农民夜校等阵地,组织开展了科学知识、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利用道德讲堂、宣传栏、文化墙、村规民约、牌匾楹联等方式,开展了绿色环保知识和文明健康生活宣传教育。“四项活动”,即以讲文明、树新风为目标,组织开展了以提倡勤俭持家、反对奢侈浪费,提倡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健康娱乐、反对酗酒赌博,提倡孝老爱亲、反对薄养厚葬,提倡村邻和睦、反对邻里纠纷为内容的“五提倡五反对”活动和以“十个起来”为牵动的“十星级文明户”、“新农村建设中心户”、“绿色社区”、“绿色学校”、“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倡导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建设美丽家乡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了文艺精品创作和“乡村周末大舞台”广场文艺演出、农民文艺汇演、书画展览等系列文化活动;以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十队进农村”志愿服务活动。“一项建设”,即深入组织开展了以乡村文化广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六位一体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为重点的文化阵地建设。
  四、大力加强机制建设,确保文明生态村镇建设之效
  文明生态村镇建设涉及面广、任务量大,要让工作取得实效,必须要靠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做保证。为此,我们着重强化了三项工作机制。一是强化了领导组织协调机制。成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文明生态村镇建设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各级领导小组成员工作汇报会、协调会、推进会,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统一协调解决了文明生态村镇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难题。二是强化了文明生态村镇连片创建机制。市文明委制定下发了《全市文明生态村镇连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各地按照交通便利、经济基础条件较好、镇村干部能力较强的条件,选定40个乡、340个村作为文明生态村镇建设示范点,进行了规范化创建。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强带弱,结对共建,连片发展的办法,整体推进文明生态村镇创建。目前,全市已建成文明生态乡镇60个、文明生态村470个,分别占全市乡镇、村总数的37.5%和35.2%。三是强化了督查考核机制。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都把文明生态村镇建设作为大事大项,列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目标,进行定期考核。市文明办牵头,与相关职能部门和主要媒体记者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地文明生态村镇建设坚持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市委、市政府每年还专门组织开展一次全市文明生态村镇建设联检联评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抽调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组成工作检查组,深入各地进行实地检查,现场打分,确保了工作的进度和成效。(编辑/刘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3809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