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理账户视角的薪酬发放制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与我国消费现状相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消费倾向较大。其中美国消费占GDP的比重已超过70%,这与他们实行多元化的薪酬发放频率密切相关。即变中长期的“月薪制”为主题的薪酬发放频率为“时薪”、“日薪”、“周薪”、“半月薪”等短期支付方式,化大钱为小钱,按照萨勒(1980)提出了的心理账户理论中的非替代效应,这样小额支付有助于刺激消费。西方多元化的薪酬发放制度给予现阶段中国走出消费低迷困境以一定的启发,中国是否也可以通过鼓励企业大规模实行相似的多元化薪酬发放频率提振消费?
  关键词:心理账户;薪酬制度;周薪制;刺激消费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6-0262-02
  近年来,国内政府不断推出拉动内需的相关政策,而与此相对《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62。3%下降到2011年的49。1%。邹至庄(2013)认为,如果消费率下滑与基本行为方式有关,而刺激消费政策很难改变消费者的基本行为方式,这一政策将难以奏效。而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政府亦不宜过度干预市场,否则将会破坏市场自身的生理机能,如消费潜能被过度透支、企业肆无忌惮地扩充产能等。此外,国外已有研究显示,薪酬发放频率对个人边际消费倾向具有较大影响。如今,90后作为未来消费的主力军已进入职场,这一群体有较强接受新事物、新理念能力,这一特征为我国结合薪酬制度改革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心理账户的相关理论研究
  心理账户最早是由RichardThaler在1980年提出,是用来解释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为何会受“历史成本”影响而做出非理性行为的一个概念。随后Thaler在《mentalaccountingmatters》中(1999)认为,“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的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它揭示了人们在进行决策时的心理认知过程。在此之后心理账户的概念被运用到不同研究领域,如消费者行为领域的行为生命周期理论(HershShefrin&Thaler,1988),金融投资领域的行为资产组合理论(MeirStatman&HershShefrin,2000)等。研究表明人们对结果的感知与评价过程与其说是追求理性的效用最大化,不如说是追求情感的满意度最大化。
  在此基础上,我国的李爱梅、凌文辁、方俐洛和肖胜(2007)从收入、存储和支出三方面对国人心理账户的结构进行研究,阐明国民的收入账户包括工作的常规收入账户、非常规的额外收入账户和经营收入账户;存储账户包括安全型保障账户和风险型存储账户;支出账户包括必须开支账户、家庭建设与个人发展开支账户、情感维系开支账户和享乐休闲开支账户。
  二、薪酬支付方式的心理账户
  综上所述,尽管众多学者从财富来源方面对心理账户结构进行了部分研究,但这些研究都太过侧重于财富的来源,却忽略了不同财富的来源具有常规性与重要性。而在不同收入来源中,薪酬收入是个人财富最稳定和主要的来源之一,但国内外的研究都简单地将它归类到同一个心理账户上,忽略了薪酬支付体系的多样性。事实上,不同企业的薪酬支付体系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向员工支付薪酬的方式各有不同,如件工制、时薪制、周薪制、月薪制等支付方式。这些一段时间内薪酬收入虽然具有绝对的可加性,但在员工内心可能会根据心理上的重要性形成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心理账户。不同个体对这些账户具有独立的估价法则,且这些法则具有不可替代性。
  因此,有必要对薪酬支付方式的心理账户进行独立研究。另外,在大多数国内外心理账户的研究中,学者更关注对结果的认知与心理估价过程,却对薪酬支付方式心理帐户的计量机制研究不足。事实上,探讨个体对薪酬支付方式的心理计量对优化个体消费决策效率意义重大。
  三、理论分析
  (一)非替代性效应下薪酬发放期限形成的心理账户对消费者的心理造成影响
  先看看Thaler(1999)举的实例:一对夫妻外出垂钓,钓到了好几条大马哈鱼,但是这些鱼在运输途中丢失了,为此运输公司赔给他们300美元。于是这对夫妻拿着钱去了大饭店吃了一顿花了225美元。但是他们以前却从没在这种饭店花过这么多钱。而如果换一种情况,这对夫妻一年的工资增加额300美元,他们就不会到饭店大吃一顿。从金钱的绝对值上看,不管是运输公司的赔款还是年工资总额的增加量,这对夫妻获得的都是300美元,为什么他们的消费行为差异如此大呢?上述案例在现实中很常见,但却与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替代性原则相背离。按替代性原则,款项不会被贴上其他标签,是以它具有替代性。但在心理账户的理论中,金钱会被不同消费者归于不同的账户类别,同时不同类别的心理账户之间不能互相替代。因此在上述案例中,这对夫妇是把这300美元分别划入“意外横财账户”和“工作所得账户”。在“工作所得账户”中这对夫妻所得的300美元是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不能随便花,而“意外横财账户”中的钱类似于彩票中奖可以挥霍,所以导致他们的消费行为出现差异。由此可见在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时,人们把不同来源的钱分得很清楚,飞来横财和工作收入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我们经常见到,人会把工作收入存起来不舍得花,而人会把一笔飞来横财,很快花掉。
  同理,改变薪酬发放频率所造成的客观效果是,员工会把不同发放频率的工资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因为薪酬发放期限越长会对员工造成“这些前都是我辛辛苦苦赚回来,不能随便乱花”的心理暗示;而薪酬发放期限越短则会对员工造成货币幻觉,让员工觉得手头上的钱多了,就像中了彩票一样;这样造成的实行月薪制时,员工会把工资归入“工作所得账户”,然而实行周薪制时,员工会把工资归入“意外横财账户”,造成的客观效果是不同的薪酬发放期限会导致员工不同的消费行为。
  (二)行为生命周期理论下薪酬发放期限形成的心理账户对消费者的心理造成影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7757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