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企合作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校企合作是目前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加快校企合作,对促进学校教学、 科研水平全面提升,带动招生、 就业良性循环,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校企合作的实践中还有诸多问题,为此,有必要对校企合作的模式,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从校企合作的原则,校企合作的模式,存在问题与对策对校企合作实践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校企合作 教育模式 合作模式 实践
  0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改革不断出现新情况、 遇到新问题、 产生新矛盾,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企业需求复合型专业人才,学校教育要适应企业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必须加以改革,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对校企合作大胆探索与实践。
  1校企合作的一般性原则
  校企合作的一般性原则有:
  服务企业的原则。为企业服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合作是否成败的主要理念,因此学校就要主动深入企业进行考察,这样才能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情况,才能够针对需求进行培训。
  校企互利的原则。在合作学校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企业提升企业文化和择优选拔优秀技能人才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根据学生能力有权淘汰不合格学生,企业作为学校就业基地,有条件的话在学校设立企业奖学金,在学校建立生产线,既满足学生上学实习,又为企业进行生产,创造价值。
  互动的原则。 定期安排教师、 学生到企业培训;企业安排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进行指导;企业与学校加强科研合作,开发研究课题进行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等。
  2合作模式
  2.1 订单式培养模式
  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特殊需求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这样能够提前预防毕业生因为操作技术不稳定而无法胜任工作。因此就需要制定共同的课程开发、 共同培养和教学管理,一般分为培养成本班和冠名班。订单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是缩短订单周期、 模糊订单数量、深度参与订单培养。
  2.2 教学工厂模式
  学校自办生产、服务企业或者企业把与学校对口的车间搬进学校,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 该模式不但方便学生,同时,学校在教育上具有更多支配权。目前校办工厂多采用此模式。
  2.3 半工半读模式
  即校与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学生交替(每一学期或一学年,也有几天轮换一次)在企业工作与学校学习。这种形式有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也有利于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4 实习基地模式
  企业安排学生到车间进行顶岗实习期间,除了要有专门负责的指导师傅外,还应该设立独立的实训实习车间,这样是为了方便教师针对学生实习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这样能够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操作中具有更强的主导作用,方便实际、 实用、 实效的原则进行组织教学,这样生产的技术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企业也能够接受此种模式。
  上述4种主要模式,就是按时间和空间进行划分的,两者更多的是有序结合。若能够合理安排培训因素,就会增加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正确处理合作中各利益与责任关系
  校企合作的主体涉及企业(行业) 、学生和学校三方,适合非完全行政、非完全市场的一种治理,要兼顾多元办学主体的利益,必须遵循利益相关者权益平衡的原则达到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3.1.1 校企合作中的主体观念与利益差别。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方式上基于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行为倾向;区别源于不同的目标和对生产、 服务过程的不同的理解。两者的目标和学习方式偏好需要兼顾与协调。
  3.1.2 学生与企业的中间人――学校的立场。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每个人的教育观念价值也不同,但是应该建立在劳资平等、 社会和谐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上还应该尊重企业的实践真知,理性把握课程教学,在实习中要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但是在实训环节就要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了。这样既能加强教学管理,又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又能避免学生沦为廉价劳动力。
  3.2 合作中的社会化服务机制
  校企合作中不能孤注一掷,只与一家企业合作,把“鸡蛋全放到一个篮子里”,因此就需要低成本高效益的进行契约合作,而合作应该经过公证协议书,才能保障合作有效进行。
  3.3 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教育难度越来愈大。此外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骄娇二气严重。 而企业从事劳动生产,强度大,企业更需要爱岗敬业,工作踏实,吃苦耐劳的技能型人才。这对学校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应改革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4 学校不应忽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
  在我国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背景下,对技能型人才需求迫切。因此让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工作,就要从学生的基础特点出发,还要从目前学校的办学条件出发,把岗位技能型人才作为首要培养目标进行培训。
  校企合作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对企业和高校双方都有益的重大举措。根据新形式下校企合作的核心问题,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校企之间深度合作, 积极探索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内容与新模式,采取措施避免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向着培养“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的未来优秀人才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兰小云.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效度刍议[J].现代教育管理,2012(6).
  [2]李振威.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教学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J].中国科技博览,2009(24).
  [3]郭新宝.促进校企合作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4]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育,2012(04).
  [5]商碧辉.建立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南交大学,2012.
  [6]赵彦普.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7901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