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保定市精准扶贫“内卷化”困境与破解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当前,精准扶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需要高端对接“供给侧”结构改革,以“供给侧”改革的理念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针对保定市精准扶贫中出现的“内卷化”问题,进行实地调查与剖析,并提出相应的破解对策。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扶贫内卷化;破解
   课题信息: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保定市精准扶贫‘内卷化’困境与破解研究”(课题编号:2017138)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月17日
   供给侧改革作为我国宏观经济未来的关键战略和主攻目标,在解决国民经济多方面和深层次的问题时,国家多次强调使供给体系更加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改革多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在逐步减少,然而,在精准扶贫中依旧面对着许多的问题。就保定市而言,存在扶贫对象规模太大、相对贫困问题突出、返贫现象严重等问题,精准扶贫陷入“内卷化”困境,即扶贫工作开始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发展,停滞不前,表现为刚性结构,无法实现从“救济式”到“开放式”,最终到可持续发展的完美转变。要改变这个现状,就要走构建主攻农村和乡城一体化的结合治理道路,最终去内卷化。同时,加强扶贫供给侧改革,从扶贫投入侧入手,通过优化扶贫投入结构、增强有效供给来提高扶贫质量。
   一、保定市精准贫困现状
   (一)贫困地区收入现状。保定市9个贫困县的GDP除了涞源县均普遍较低,涞源县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人均GDP接近保定市26,787.57元的平均水平;在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方面,贫困地区的收入来源单一,大多数凭靠国家的补助,所以比保定市的平均人员工资低,以曲阳县最为显着;就人均财政收入而言,仅涞源县拥有保定市人均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保定市人均财政收入为3,167.19元,而唐县人均财政收入的仅为781.41元,不足保定市的1/4。
   (二)返贫现象严重。保定市农村反贫困的战斗中出现了一种现象,已经脱离贫困的地区会又重新陷入贫困的状态,这是精准扶贫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造成扶贫成果难以持续。保定市连年没有解决温饱的地区大部分是山区,环境较差,交通不便,再加上自然灾害,即使一时越过温饱线的贫困人口,没有外界优越环境的支撑,在反贫的过程中也会逐渐返贫。在多次反贫和返贫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对脱贫致富的信念越来越弱,一次次从具备生存能力到失去,因此又制约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呈现“内卷化”特征。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保定市扶贫已初见成效,但由于保定市存在贫困对象数量庞大、贫困程度较深、基础设施发展薄弱、生活水平低等特点,政府需要扶持的对象非常多,需要提供的资金数额多,资金的投入精准度不高,集中性投入的带动作用不强,直接造成了贫困县农村治理呈现内卷化特征。内部不断复杂化和精细化,没有一点点的进步,即量的积累;也没有突破式的变化,即质的发展。如果要想加强治理内卷化现状,就要使更多的普通民户参与到农村管理中来,避免个别人员出于自身利益剥夺扶贫资源,影响参与式扶贫政策的实行,进而减缓由于内卷化造成收入水平差异较大的难题。
   二、保定市精准扶贫“内卷化”的表现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40年,我国的扶贫政策成效显著,把更多的贫困地区引上了致富之路,不但提高了GDP(国民生产总值),而且更加切实地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纵然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扶贫道路仍然漫长、曲折,贫困地区的脱贫发展依然面临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例如扶贫对象规模大、贫困人群收入差距扩大等,想要做到精准扶贫更是难上加难,这些难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使精准扶贫陷入了内卷化的境地,国家政府不断增加对地方扶贫的力度、财政上不断增加拨款,贫困农村的扶贫的整个内部系统整体的走向是复杂化和精细化,可是很难在短时间内从“救济式”向着“开发式”进行转化,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脱贫目的,反倒是陷入到了难有实质性的进展的刚性结构里。就保定市而言,精准扶贫出现如下内卷化特征:
   (一)扶贫治理体系架空悬浮。为了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国家大力推进新一轮的扶贫攻坚,在政府的领导下、市场的促进下、社会的协同下,精确扶贫是扶贫开发的关键创新机制。保定市的扶贫治理体系以贫困县和贫困村为主要攻克点,并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而帮扶资源和扶贫需求并未达到预期的匹配效果;其次,治理体系中扶贫开发的评价标准尚未及时更新,治理扶贫开发的主客体的现代化能力不足,扶贫开发治理方式的效率不高。同时,保定市的治理体系只是国家贫困治理体系的一个小缩影,保定市的治理体系也正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即从临时的项目制到制度性治理的转变,整体的扶贫体系是架空悬浮的,内部资源整合不足,人力动员积极性低。因此,为了提升反贫困工作绩效,我们仍需在反贫困治理体系方面加强创新改进。
   (二)贫困农村内部分化严重。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社会结构转型加剧,这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利好机会,但是对于保定市的精准扶贫无疑是一种阻碍。贫困地区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尤其体现在文化教育素质和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而在最底层的群体还被温饱无法解决所困扰。而出现分化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发展起点是不同的,尽管他们都是贫困群体,但是在社会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等方面依旧存在差异。内部分化的加大更是造成保定市贫困地区内卷化的重要因素,贫困群体的经济收入低、生活压力大、社会地位不高,分化的加大会使内部矛盾加大,甚至影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我国政府要大力倡导先富带动后富,秉承效率和公平并重的原则,缩小贫富差距。
   (三)贫困地区生态承载压力巨大。保定市贫困地区具有连片的特点,由于贫困地区缺乏科技人才,贫困群体教育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环境保护意识差,加之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撑,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和支持力度不够。当地居民为了増加收入来源,不惜牺牲当地的环境,所以生态环境与贫困程度相互制约,互为因果。比如,涞源县通过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挖山掘石,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加快脱贫致富。但是,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往往忽视,发展眼光局限于当前经济收入的增加,一旦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收入来源会被局限,而当地群体的生存环境也将被永远破坏,得不偿失。因此,为了促進绿色脱贫,要加速贫困地区生态扶贫战略的顶层设计,让生态扶贫的总体运行机制更加完善。    (四)扶贫效果难以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内卷化的另一具体表现形式是扶贫效果难以可持续发展。短时间内,借助国家财政的资金支持,政府的扶贫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保定市精准扶贫的效果显而易见,但是却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将效果维系下去。扶贫攻坚的瞄准点是要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道路,促进农业产业化,使农民增收。但是由于保定市贫困地区当地的基础设备建设标准不高,优势产业没有形成主导地位,尚未站稳脚跟,同时贫困地区大多都处在环境恶劣的地区,交通不便,使得脱贫的难度与可持续性大幅增加。
   (五)扶贫投资边际效应递减。随着扶贫力度的加大,扶贫效果的显现,后期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政府支持与扶持,使保定市更多的贫困地区脱贫,那么扶贫的投资边际效应就会递减,即如果政府持续不断地用一种方式扶贫,这种要素投入的过多,到达一种程度后,所产生的效果将逐步下降。由于现在的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连片,扶贫难度不断加大。贫困人口在医疗、教育和其他方面均需帮助,扶贫涉及面广,越到后面对需要帮助的贫困个体投入的成本会越高,这是扶贫问题中造成内卷化的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在对贫困地区进行扶持决策时,应因地制宜,制定关于教育、健康、职业技能等各個方面的详细举措,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规模效应。
   三、破解对策
   (一)从扶贫投入侧入手,优化扶贫投入。为实现2020年保定市农村贫困人口实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保定市在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亟须加强扶贫供给侧改革,重视完善个体性保障体系的治理机制和公共性保障体系的资源配置模式,以“供给侧”改革理念引领精准扶贫优化供给结构,从扶贫投入侧入手,通过优化扶贫投入结构、增强有效供给来提高扶贫质量,进而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一步提高扶贫的针对性、实效性,着力解决好扶贫供需不平衡、不匹配甚至错位等问题,不断提升精准扶贫供给水平和质量。
   (二)构建区域瞄准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扶贫瞄准机制。更好地利用保定市区域目标机制,对县级、乡级、村级等贫困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目标定位,从而不断降低目标成本。为了提高精准扶贫的精准度,必须选择以农民为目标,减少扶贫资金的流失,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将扶贫资源分配给真正需要的贫困人群。然而,相对较高的管理成本是农民最大的劣势,因为它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跟踪和检测利益群体。因此,寻找目标精准度与管理成本的最佳结合点是保定市扶贫精准化目标机制建设的关键。
   (三)构建外部支持与内源发展相结合的扶贫干预体系。总的来看,国家对于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更多的是一种外部的干预机制,这种机制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引起贫困农户对于国家扶贫开发所产生依赖,从而造成久扶不脱贫的恶性循环。内生性和当地贫苦户的参与性是内生发展的核心,在精准扶贫推进过程中,应鼓励人们根据自身的文化特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值得一提的是,外部干预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通过内源发展实现内部与外部的有机结合。同时,强调外源因素通过内源因素一起发挥作用,使内外因素融合成为一种辩证的有机整体。
  主要参考文献:
  [1]魏加威,王建忠,王斌,等.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精准扶贫资金投入机制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7(3).
  [2]申晴.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内蒙古农村牧区“互联网 +精准扶贫”模式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2).
  [3]赵枚辉,王青松.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研究[J].经贸实践,201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6994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