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北籍返乡大学生就业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中指出:要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因地制宜实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等计划,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青春建功行动。在此背景下,为研究河北籍已返乡就业创业大学生实际情况,探索其返乡就业创业的影响因素,以促进更多河北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本文调研组对河北籍已返乡就业创业大学生进行调查,并据此给出具体建议,以促进河北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
   关键词:河北籍;返乡大学生;就业创业
   基金项目: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中部地区促进家庭农场形成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41821301122441005);河北省教育厅201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河北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ZD201516);河北省生猪创新团队产业经济岗位(项目编号:HBCT2018110301);通讯作者:路剑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2月28日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历史任务,调整农村高素质人才结构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要一步。目前,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党已将基层作为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人才的重要平台。积极鼓励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不仅缓解国家就业严峻形势,减缓一、二线城市就业压力,使农村发展动力与形式多样化,还能积极发挥农村青年在就业创业中的生力军作用,有助于调整农村人才结构,为农村发展提供先进、高素质生产力支持,顺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方向,储备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资源,進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本文基于对河北籍已返乡就业创业大学生所做实地调研得到的939份有效数据,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进行返乡就业创业活动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主观因素
   1、个人特征。个人特征,是指以个体为研究对象的特征,如性别、年龄、学历等。本文重点探索性别和户籍这两个方面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影响。首先,通过已有数据分析发现,在返乡就业创业意愿上,男女之间存在差别,男性返乡就业创业的意愿要强于女性。一方面是由于客观存在的性别差异,女性大学生相对于男性大学生心理更加倾向于正常途径寻找工作;另一方面社会附加给女性的责任以及各种社会偏见的存在也制约着女性做出自己的选择。其次,通过数据分析,本文发现户籍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也存在影响。在调查的已返乡大学生中,农村籍大学生占了3/4。可见,农村籍大学生相对于城市籍大学生来说,更愿意“反哺”农村。无论是长期生长在农村的乡土情怀,还是自身的家庭归属感,都使得农村籍大学生更愿意返乡就业创业。
   2、承压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已返乡大学生目前压力为一般水平占比为53.6%,36.4%大学生感到目前创业压力“很大”,目前“压力不大”和“根本没有压力”大学生所占比分别为9.2%和0.8%,说明绝大多数返乡工作毕业生有压力,并且有超过半数认为工作压力比较大。“心理准备不足,没有毅力”和“舆论压力,不被人理解”等是在已返乡就业创业大学生工作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因此,针对已返乡工作大学生长期留在农村发展问题,其承压能力程度高低是影响其意愿的主观因素,是影响当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重要主观因素之一。
   (二)客观因素
   1、社会因素。数据分析显示社会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第一大客观因素。具体社会因素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社会偏见的影响。社会偏见压力主要指家庭、亲戚、朋友、同学以及他们对农村就业的偏见。对于农村籍大学生来讲,考大学就是跳出“农门”,有着“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乡下一栋房”等传统观念,这些传统概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许多大学生及其父母的思考。对于城市籍大学生来讲,他们毕业后就来到农村工作,同样也面临着社会偏见压力,面子上过不去,还要承受新读书无用论舆论压力,带来更沉重的心理负担,破坏自身心理和谐。
   (2)农村外部环境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规模小,甚至缺失,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单一,资源稀少,能提供就业机会很少,使得许多有返乡就业意愿的大学生不得不望而却步,选择留在城市奋斗。再加上农村就业机制缺乏灵活性,地方领导人不愿意委托权力,使得有抱负、有激情、有想法农村大学生返乡时无法作为,产生巨大落差感,以至于消极对待或者逃避,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因此返乡那部分群体有时也不得不选择重新择业。
   2、政策因素。由数据分析可知,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难点,选择政策因素的占42.55%,可知政策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有着较大影响。政策因素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政策制定方面的影响。当前,我国的政策制定未注重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影响,女性大学生往往被排挤在创业创新边缘。而目前已出台的政策也未能在思维上破除对女性不能创业的刻板印象,缺乏加大对女性返乡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女性大学生通过返乡就业创业实现自我价值的相关优惠政策。同时,在针对农村户籍的大学生也并没有制定出专门性的优惠政策。目前,政府的政策具有普惠性,但没有关注返乡大学生的个体特征,进而间接影响着某些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意愿。
   (2)政策执行方面的影响。在调查的939名已返乡就业创业大学生中,享受过政府支持政策的有57.7%,还有42.3%没有享受过政府支持政策。可见政府的部分政策可能只是以文件的形式下发而没有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再加上可能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存在态度恶劣、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现象,而使得返乡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并没有全部享受到优惠政策,从而严重打击了他们在农村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3、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因素之一。就本次调研而言,被调查者选择“家庭因素”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占比高达40.85%。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影响,主要有家庭观念和家庭支持这两个方面。
   (1)家庭观念的影响。目前,不论是农村籍家庭还是城市籍家庭均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农村籍家庭各方面实力较差,对子女期待程度较高。农村籍家庭普遍认为对高校毕业生而言,城市发展空间大,生活质量高,对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存在着偏见。少数城市家庭同样对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发展不理解。当前城市家庭大多均为独生子女,城市籍子女日常生活水平较高,受困难挫折忍耐力较差,而且在农村就业需远离家人,农村环境无法立即适应,而在城市中城市家庭人脉范围广,为子女选择合适就业岗位相对容易,由此,城市籍家庭的这种观念也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起到了阻碍作用。
   (2)家庭支持的影响。家庭中家人在心理、思想、行动等方面越理解、越认同、越支持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则大学生返乡意愿越强烈。而当前普遍高校毕业生家庭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这一趋势认识不全面,对目前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不理解,对政府制定相关便利政策不了解,因此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这一举动持反对态度。家人不理解与不支持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返乡就业创业。
   4、其他因素。通过调研和问卷的数据分析,得知其他因素中的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这两个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在问及“是否因生活条件而想过要放弃农村工作”时,65.3%的返乡大学生承认“曾经有过”,18%的返乡大学生选择“从没想过”,并且还有16.7%的返乡大学生表示“现在依然有”。由此可知,大部分返乡大学生对农村生活条件不满意并且因此要放弃农村的工作。此外,在走访时调研组了解到也存在大部分被调查者因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对未来继续在农村发展失去了信心,而想要放弃目前的工作。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生活条件比较差,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存在道路坑坑洼洼、交通十分不便利、水电供应不足、通信设施落后、生活污染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落后的生活条件,使大学生失去了留在农村继续发展的信心。
   三、对策建议
   (一)有针对性地制定优惠政策,加强落实力度。首先,在制定优惠政策时要注重已返乡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在鼓励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同时重点鼓励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农村籍大学生家在农村,家庭牵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其具有熟悉农村社会环境的优势,返乡就业创业的几率更大,重点鼓励可更见成效;其次,关注已返乡大学生的生活现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较落后地区要尽快做到通电、通气、通水、通路,配套硬件設施要跟上发展脚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尽快落地,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这些高层的战略规划只有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改善现状。农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已返乡大学生更愿意留在农村,在延长返乡大学生在农村发展预期的同时,也会吸引更多大学生加入到返乡创业的大潮中来。
   (二)完善返乡大学生工作福利制度体系。完善返乡大学生工作工资福利制度体系,提高已返乡大学生在农村的经济效益,改善其未来工作预期,使其在农村长期发展,同时吸引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具体包括:(1)以返乡工作成效为基础,提高已返乡大学生薪资水平。根据其在农村工作成效划分不同等级,将其设为评定薪资水平基础,并制定已返乡就业创业大学生最低工资标准;(2)完善当前返乡就业创业大学生社保体系,给予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返乡大学生一定的社保补贴以及与到公有制单位就业大学生同等社保待遇;(3)针对返乡创业大学生,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定期免费开展创业知识技术服务指导。
   (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发挥优秀已返乡就业创业大学生模范带动作用,宣扬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成功案例,让大众认识到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好处,带动更多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引导社会舆论,树立正确看待返乡就业创业的价值观。全社会应转变对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态度和看法,打破旧思维、旧观念,赞扬支持他们的这一奉献精神和敢于吃苦的态度,让他们获得精神上的陪伴与支持。
   (四)增强大学生对农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大学生要增强为农村服务的意识。大学生在农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有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和精神,乐于为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还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留在农村的自豪感。目前,农村地区发展正需要更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自身要转变以往的观念,认识到在农村工作是发挥才能、服务家乡的好时机,增强自己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返乡就业的自豪感。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存旭,李吉祥,张念博,曾小强.白银市大学生返乡创业调查[J].甘肃金融,2009(8).
  [2]苏海泉.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状分析及社会支持构建——以辽宁省101个县区862名创业者调研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7(6).
  [3]邵艺瑾,马如意,卫丹,刘聪雨.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调查分析——基于天津市10所高校调研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7(6).
  [4]刘志侃,唐萍萍.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陕西省10所高校调查分析[J].调研世界,2014(7).
  [5]黄大星.农村籍在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创新科技,201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7854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