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贵阳市辖区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贵阳市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研究贵阳市辖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于贵阳市自身、整个贵州省乃至西南地区都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目前,经济相关竞争力的研究对象多为复数市级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市辖县、县级市,而以市辖区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文献则较为少见,故以贵阳市辖区的经济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通过将贵阳市6个辖区的总计24类经济指标纳入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中,并将其分为总量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和速度效率竞争力三个部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各项竞争力进行对比和分析,最后为贵阳市辖区的经济发展和规划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贵阳市辖区;经济竞争力;主成分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0-0142-04
  引言
  贵阳市,贵州省省会,是贵州省的政治、文化、经济、科教、交通中心,同时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
  贵阳市是我国西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下辖六区三县一市。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地理和经济地位,贵阳市的经济发展对贵州省乃至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截至2017年,贵州省GDP增速已经连续七年保持在全国前三。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的省会,其经济发展速度也在国内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GDP增长率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依旧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通过分析比较贵阳市辖区的经济竞争力研究其经济发展状况,不仅可以为贵阳市区际产业布局、发展方向提供可靠的视角和依据,而且对于整个贵州省乃至西南地区都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文献综述
  国内学术界对经济竞争评价分析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李秀萍、韩剑萍考虑到县域经济对自然资源和区位特点的依赖性,根据地势地形、自然资源禀赋、常住居民构成等因素将四川省各县分为平原县、盆周山县、丘陵县和民族县四大类型,并通过收集数据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这四大类型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排序和评价分析,并分别针对四个类型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罗哲等通过翔实的资料构建了三个级别共41个指标的全面评价体系,从宏观经济竞争力、金融资本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和政府作用竞争力等六个方面的竞争力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做出了综合性的评价分析。
  蔺兆荣以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和天门等9个城市组成的“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科技、社会、环境和对外辐射能力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竞争力进评价。
  李伟、杨国才对包括了“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的“中四角”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最后,为“中四角”城市群的經济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提出了政策建议。
  目前已有文献的研究对象多为复数市级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市辖县、县级市的经济相关竞争力,而以市辖区级行政区的经济竞争力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则较为少见。因此,本文以贵阳市辖区的经济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综合已有文献,本文根据《2017年贵阳市统计年鉴》等中的截面数据,将贵阳市辖下6个区的经济竞争力分为总量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和速度效率竞争力三个部分,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别对四类竞争力进行排序、对比和分析。
  二、贵阳市辖区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方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
  竞争力需要以国家、区域、城市等为载体,当载体是国家时,就是国家竞争力;当载体是市辖区县时,就是区域或县域竞争力。经济竞争力不只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还包含社会、民生、资源及环境等很多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实质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分析评价。
  本文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在兼顾全面代表与重点突出的前提下,根据可行、可比、层次分明的原则,结合贵阳市经济发展状况和已有研究成果,用总计24项经济指标来反映贵阳市6个辖区的经济竞争力,并进一步将其分为总量竞争力、结构竞争力、速度效率竞争力三大类,构建出指标体系用以评价贵阳市6个辖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具体(如表1所示)。
  (二)数据分析方法和步骤
  用来评价经济竞争力的方法主要有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熵权TOPSIS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PCA)等。
  综合已有文献,主成分分析方法是较为常用且适合的分析经济竞争力的数据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构建指标(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并用求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方法,在保证尽可能少地损失原始数据的有效信息的情况下,实现降维和提取指标体系的主要成分,可以有效地避免经济计量分析中常遇到的指标多重共线性问题,是经济竞争力评价中常用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综上,本文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贵阳市6个辖区的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析,步骤如下:
  1.对数据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指标的量纲对分析结果的客观性造成的影响。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2.根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求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写出其相关系数矩阵C,令R-?姿E=0,并求解其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3.根据上面求得的特征向量,按照方差累积贡献率大于等于80%的原则,确定主成分的数量。对于总量竞争力,选择确定前3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95.179%;对于结构竞争力,只需选择1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8.161%;对于速度效率竞争力,选择确定前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4.417%;对于经济竞争力,选择确定前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91.931%。   4.根据计算得出的评分系数向量分别乘以对应的主成分,再以各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重,分别计算贵阳市各辖区四种竞争力的得分。评分系数(如表2所示)。
  三、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步骤得出贵阳市南明区、云岩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和观山湖区的各项竞争力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南明区无论是总量竞争力还是结构竞争力都较为突出,经济竞争力更是排名第一,但是速度效率竞争力略显低下,排名第四。
  云岩区的经济结构最为成熟,相对的经济增长速度最慢,总量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都较为出色。
  花溪区总量竞争力在贵阳市辖区中名列第一(由于经开区并入了花溪区,其第二产业增加值也算入花溪区中,致使花溪区2016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19亿元,远超贵阳市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值124亿元,使得花溪区的总量竞争力得分很高),但是结构竞争力和速度效率竞争力都位于末尾。
  乌当区的总量竞争力和结构竞争力都排名末尾,总体经济竞争力在贵阳市辖区中排名第六,同时有着最高的速度效率竞争力和经济增长速度。
  白云区和观山湖区较为类似,其总量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都较为靠后,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在贵阳市辖区中处于中上水平。
  四、结论及对策
  综上,结合对贵阳市各辖区的四类竞争力的分析结果可知,南明区和云岩区的经济结构较为成熟,经济总量较为庞大,相对而言,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对于这两个辖区而言,由于其常住人口较多,土地面积则相对较小(南明区面积为209.28平方公里,云岩区面积为91.65平方公里,贵阳市6个辖区的平均面积为420.91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大,产业结构成熟,人力资本较高,基础设施和政策管理相对完善,一方面应该将占地面积大、地均产出小、非技术密集型的不适合在当地发展的产业逐渐向周边辖区或者其他城市转移,另一方面应该发挥其作为中心城区和轨道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继续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进一步强化现代服务业的领先优势,提高为周边区域发展提供交通、通信、金融和平台等方面服务的能力。
  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和观山湖区经济结构有待改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应当强化区域联系,加强与先进地区及周边地区的优勢互补,并推进区域内外交流,降低区域间竞争力度,优先发展各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协同发展。尤其是花溪区和乌当区,应当充分利用可使用土地面积大、土地租金相对较低的优势,积极承接来自南明区和云岩区等的转移产业。
  贵阳市各辖区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交通服务网络。打造高效、快速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辖区之间和贵阳市外的联系,扩大市场范围,建立、巩固贵阳市经济圈。
  参考文献:
  [1]  李秀萍,韩剑萍.四川省四大类型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比较 [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1).
  [2]  罗哲,李树基,曲玮.甘肃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J].新农村建设,2006,(7).
  [3]  蔺兆荣.武汉城市圈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J].价值工程,2018,(13).
  [4]  李伟,杨国才.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城市竞争力综合比较与时间演化分析——以“中四角”城市群为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0):77-86.
  [5]  王成新,李新华,王格芳,等.城市群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5).
  [6]  刘进军,柳民,曲玮.甘肃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7]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27.
  [8]  何晓群.现代统计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9]  于诗琪,许诗辰.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8,(25):7-9.
  [10]  陈峰.城市竞争力研究——以江苏沿江八市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626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