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PDCA循环的企业安全文化培训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以PDCA循环理论为基础,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方面探讨企业的安全文化培训,提出从观念、行为、制度、物态环境建设多个方面入手,规范和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塑造安全生产的观念。安全文化培训过程中发现的不易解决的问题,放在下一个PDCA循环进行解决。将PDCA循环应用于企业安全文化培训,可将企业的安全管理科学化,有助于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安全文化;PDCA循环;制度;行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1.088
  1 引言
  當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从宏观角度来看,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重生产轻安全,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性,尚未形成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从个体角度来看,由于受到文化程度、传统观念、伦理道德及思维方法的约束,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以不同的行为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对于同样的目标,不同的人可能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在特定情况下,个别的行为方式可能会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大量事实表明,安全事故的共性是由员工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主要的因素。
  人的行为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人为失误虽然是产生事故的直接原因,但人的行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通过培训、教育等手段,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文化素养,改变员工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进而影响员工的行为,这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针对企业的安全文化培训进行PDCA循环分析,有助于理清外在表现与安全文化的联系,以便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2 PDCA循环分析
  2.1 P(计划)阶段
  1986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提出了“安全文化”,并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为了提高培训的效果,首先要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制定有效的培训策略。安全文化培训的对象是成年人,成年人学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成人因利益而学,只学他们认为需要学的东西,这是成年人学习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安全文化培训的关键是如何让学员对培训的内容感兴趣、听进去,还要用得上。进行安全文化培训时,首先要激发学员兴趣和动力,注重与现实联系密切的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让他们觉得安全文化培训的确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其次要从安全与健康、安全与人生、安全与家庭、安全与社会稳定、安全与企业发展等多个角度,向员工介绍安全文化培训的意义,从情感上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让员工深刻认识到保障作业安全对自己、对家人、对企业、对社会的意义。
  2.2 D(执行)阶段
  观念是个体认识的表现,也是员工行为的准则。员工在参与生产经营活动时,需要有正确的安全观念做指导,制度、物态环境是在观念的指导下约束与规范员工行为的条件。企业安全文化培训的对象主要是生产一线的岗位操作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工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培训要将教学内容和培训对象结合起来,突出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2.2.1 观念
  安全与生产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在生产过程中,安全能够为企业的生产活动保驾护航,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反过来,企业生产实现效益后会投入更多,促进安全工作的开展。现实生活中,企业往往注重经济效益,生产的重要性要高于安全的重要性,这是一种消极的安全生产观念。在培训过程中,普及安全文化知识,剖析一些典型的事故案例,达到警示作业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和“安全就是效益”的原则,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要在思想上形成安全高于一切的认识。在正确的安全观念指导下,企业要积极利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手段,通过各种合理的对策和努力,将事后的整改处理改为预先的分析排查,从源头上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例如企业定期对车间的生产设备、电缆线路进行安全检查,就是一种积极预防观念的具体体现。
  2.2.2 行为
  (1)个体行为。
  企业生产过程中员工的岗位职责不尽相同,即便是相同的工作岗位,由于员工个体先天遗传的差别和后天所处的社会环境、经历及文化程度的差别,员工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会导致个体行为的差异,所以安全文化培训时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努力减小和消除这种差异,讲述误操作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以及必要情况下采取的防范措施,提高员工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能力,并把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列入日常安全管理和生产运行中,从基层纠正员工个体的不安全行为。
  (2)群体行为。
  研究表明,人们在群体活动中对事物的知觉、判断及工作速度具有趋于同一标准的趋势,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大多数人意见产生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因此,可以利用群体压力现象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为了引导正确的群体安全行为,安全文化培训时可以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最小的群体单位——班组入手,尽可能地利用发生在班组内部的事故来教育员工,使大家从中吸取教训,定期对班组进行安全业务考核,辅以相应的奖励政策,提高班组的业务素质,规范班组的群体安全行为。
  (3)领导行为。
  领导是企业生产的核心组织,领导对安全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对于这部分文化素质较高的员工培训,可以增加一些阅读材料,强调员工的自制能力,要求领导以身作则,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放弃特权思想,通过自身行为的示范作用,带动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
  2.2.3 制度
  安全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安全制度既包括企业内部的安全培训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激励制度等,也包括由政府管理部门或其它监管机构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标准等。安全文化培训过程中,要强调安全制度的权威性,它是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的有力保障;同时还要强调安全制度的统一性、强制性,不能因人而异。   2.2.4 物态环境
  根据轨迹交叉理论,事故的发生除了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外,还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减少事故的发生,还要提高设备的安全技术水平,安全文化培训时,为了让企业员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有针对性地营造情景式教学的氛围,让企业员工能结合自身岗位职责特点,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提高安全意识。例如,生产设备要求具有纠错装置和自动应急系统,员工佩戴劳动防护用品,车间大廳悬挂印有安全标语的横幅或海报,及其它一系列安全警示标志,改善员工的作业环境;购置微波炉、电暖气、乒乓球桌等生活休闲设备,满足员工的生理需求,舒缓员工的工作压力,影响员工的行为,进一步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交叉,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2.3 C(检查)阶段
  检查是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检查形式包括定期检查、专业检查、班组检查等,通过设定特殊科目的现场检查、笔试、口试等方式,检查企业员工的行为是否规范,安全生产制度是否健全,安全观念是否存在于工作意识中,设备设施性能是否符合技术规范,重点场所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从业人员是否具有安全资质,劳动保护措施是否到位等等。通过检查,研究安全文化培训的事项是否有落实不到位或遗漏的情况,安全培训是否达到目标要求,检查获得的结果将作为修订安全文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手段的主要依据。
  2.4 A(处理)阶段
  在检查完成后,对整个安全文化培训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和总结,对安全文化培训内容落实不到位或遗漏的情况进行整改,对检查发现的不安全因素记录在案,要求当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要限期整改,对一般事故如有瞒报、虚报、漏报或故意延迟不报的,除责成补报外,还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解决不了的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这既是PDCA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安全文化建设水平持续改进和提高的基础。
  总之,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灵魂,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安全文化培训要考虑到企业安全生产的各个部门和环节,调动一切力量积极参与。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安全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安全文化培训的内容,同时还要注意培训方式和受培训人员的自身条件。努力通过多种途径的信息传递,加深受培训人员对所学知识全面的了解,做到培训对象、培训内容与培训效果的协调统一,切实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保障机制。
  3 结语
  PDCA循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实施过程,对于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培训是一种有效、持久的工作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观念是核心,通过改变企业的物态环境、制度,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影响和塑造安全生产观念。
  参考文献
  [1]史有刚,罗云,刘卫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读本[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9-29.
  [2]傅贵,李宣东.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为科学预防策略[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5(1):80-83.
  [3]陈大伟,傅贵.基于行为科学的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方案[J] .煤炭工程,2007,(3):89-91.
  [4]徐德蜀.安全文化、安全科技与科学安全生产观[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3):71-82.
  [5]李欣.把握成人教育的特点是职工培训收到实效的关键[J].职业时空,2012,(4):116-117.
  [6]刘影,施式亮,何利文.基于行为科学的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8):62-67.
  [7]曹贤龙.企业物态安全文化建设[J].现代职业安全,2015,(7):48-48.
  [8]吴学强.基于PDCA循环的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港工技术,2010,47(4):33-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6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