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视域下志愿服务的模式演变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大数据的发展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采用文献法来研究大数据下志愿服务模式的演变。通过研究大数据对三类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运行方式的改变,从个性中获得普遍性模式演变规律。发现在大数据下志愿服务活动的模式不仅仅局限于原有活动模式的更新,更是趋向交互发展和富有中国特色的改变,但也存在着立法较为缺失和大数据为充分利用等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志愿服务;模式演变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3.032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大约從21世纪零九年开始,“大数据”已然成为了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内的流行词汇。进入2012年,大数据(Big Data)一词被人们越来越多地引用、使用甚至重视,这也被积极地运用于各种政府机关、事业、企业和第三方组织中。大数据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渗透到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大数据这种社会趋势的引导下,志愿服务模式必然会紧随社会形势做出新的演变发展。这是大势所趋,也同时是志愿服务能够一直发展下去的要求和动力。
  1.2 大数据的定义
  大数据的英文表述称为Big Data,亦或称巨量数据、海量数据。是由数据量巨大、组成模型的结构复杂、种类丰富多样的数据构成的数据概念集合。维基百科的定义是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目的的资讯。本文认为,大数据是一个海量的数据集,这个数据集不仅容量大、种类丰富,且传统的数据处理软件无法对其进行精准有效的数据处理、挖掘等工作。
  对于大数据发展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大数据视域下志愿服务模式的演变。近几年,个人、组织以及社会不仅能取得显著效益,并能够通过革新自身的运作模式来促进社会高度信息化,这都得益于大数据的发展。与此同时,大数据的发展也提供给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以全新的拓展渠道与动力,并能使其模式的演变越来越趋向网络化、信息化,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效率更加高效化,以及服务更加切合实际、人机工程更加优化。因此本文认为,大数据和志愿服务行为的结合,是志愿服务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但是志愿服务与大数据的结合会使自身的运作模式产生怎样的变化,这就是我们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2 志愿服务模式及其在大数据下的演变分析
  2.1 大数据与中国社区志愿服务
  “朝阳群众”大家都不陌生,无论是曝光社会舆论关注的明星涉毒丑闻,还是小到路边地头蛇赌博的治安隐患,“朝阳群众”举报并被警方打击惩治的案件已不胜枚举。作为由人民群众自发形成的社、街区志愿组织,朝阳群众在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运行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政府方面也对这类志愿组织的发展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鼓励群众自发的加入“朝阳群众”的队伍。
  当然,伴随着大数据的普及发展,公安及安全相关部门也与时俱进的研发了一款名为“朝阳群众”的Application(APP),并随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使用时需要用个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注册。注册登录后,应用界面被划分为多个模块,如违宪案件、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公共安全管理等等。此外,该软件还设置了一个核心功能,命名为“热心举报”,点击后可就拐卖、嫌疑人、肇事、招领等多个方面通过保留视频、图像和文本进行公共安全志愿服务。更重要的是,该APP由警方全程参与监制个人隐私成为开发重点,极大地避免了因私报复等负面影响。这种外部影响也是传统检举举报中,大多数群众无法完全发挥作用的原因。
  由此可以发现,在大数据视域下,社、街区志愿方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亦是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在情报收集、处理方面的优势,运用网络自运营平台进行全民投票或建议问题的汇总,分类透视分析后可以清晰取得本社、街区内需求等级,发现优先级较高的志愿服务,并能按照需求来进行志愿服务,催化激发志愿服务向多样化演变;其次,借助网络化来建立起志愿服务网络,在人力、信息与分工方面,汇集并整合各方力量,实现志愿服务资源配置最优化、服务效用最大化。
  2.2 大数据与青年志愿服务
  网络志愿者的出现是大数据与青年志愿者结合的产物之一。由于网络中大数据的运用已经成为现阶段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因此青年志愿者服务也正在以全球范围内社会信息网络化发展为契机,不断推进其组织形式、服务能力的网络化发展。
  青年志愿者由于其年龄、经验和时间限制,传统的志愿服务方式存在着服务的机会成本相对比较昂贵、服务热情持久性和服务能力的不足、大部分的志愿活动只属于“代劳”服务等缺点。而网络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些青年人的不足而使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首先,不管是进行网络服务的还是通过网络来开展活动的志愿者,都是在其空余时间来完成工作的。由于网络志愿活动的时间、地点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志愿服务的机会成本。其次,网络青年志愿者都是以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基础来自行选择志愿服务项目的,相比较统一安排的志愿服务来说更有利于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因此志愿活动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就更加激励了青年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和信心。因此网络青年志愿者不仅有利于壮大青年志愿者的队伍,增强志愿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能利用网络来实现人力、物力的最优配置,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是紧随时代发展的产物。
  2.3 大数据与草根组织
  大数据视域下,草根组织慢慢焕发了新的生机。利用各种网络媒体来增加草根组织的曝光度,使得更多的社会公众和政府组织都能关注到以前“默默无闻”的组织活动,是草根组织利用大数据来发展自身的主要手段。由于草根组织在公共政策方面影响力微弱,因此借助媒体舆论来发挥“扩散”效应则是明智之举。在网上发出倡议或邀请专家座谈等,以舆论影响大众,获得公众乃至精英阶层的支持,进而影响政策的制定。   “草根组织学习网”的发展也使得草根组织进入网络化学习时代。“草根组织学习网”的发展源于“草根NGO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该项目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提高为基层人民服务的草根组织及其成员的志愿服务能力,该项目具有运用网络共享资源和门槛低的特点,因此只要是草根组织都可以加入,成为“草根组织学习网”的成员。“草根组织学习网”的出现,使得不同的组织都能有提高自身的平台,并且学习网中建设了学习模块,让大家在贡献自己的资源和经验之余,可以随意的下载任何组织提供的学习资源,真正实现数据共享,让组织都能绽放出自己的精彩。此外还提供一些个性化辅导和咨询,如财务管理方法,组织战略规划等,保证组织能够健康运行。“草根组织学习网”利用了大数据的优势,打破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成本低、发展快,很快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学习网络,促进了草根组织的更新发展。由此可见,大数据为草根组织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能够弘扬其长处,补足其短处,进而能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3 大数据视域下志愿服务的问题分析
  3.1 志愿服务立法问题
  我国的志愿服务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志愿活动和志愿者,因此在立法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随着志愿服务活动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的迅速发展,不论是活动的规模还是参与和关注的人数都在与日俱增,相关的法律保障或者许可也应该被高度重视起来。首先,在志愿活动的法律归属方面,我认为志愿服务可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去。由于两者都是以帮助社会中有困难的人员为主题,且志愿服务可以辐射到社会保障目前难以覆盖的区域,同时社会保障也可以为志愿服务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双赢局面下两者之间的结合必能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其次,在志愿服务的主客体关系方面,志愿者和接受服务者本身属于一种自愿平等的无偿劳动关系,不适用普通劳动法规,因此假如出现问题,可以按照民法的有关规定来处理。最后,志愿服务的法律地位方面,目前为止还尚未有统一的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律,因此在活动的开展和资金来源方面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尽快确定好法律界限才能保证志愿服务健康的发展。
  3.2 大数据仍未得到充分利用
  尽管已经进入网络化时代,大数据已经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志愿组织,甚至是企业都没有去充分的发掘出大数据的价值。要想高效率的利用好大数据,首先,要做的便是确定好一个明确的目标。拥有大量的数据不一定代表着一定能创造大量的价值,只有明确好不同的志愿服务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力、物力资源,有目的地对数据进行筛选配比,才能实现最优配置。其次,在海量的数据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部分单纯依靠人力则会耗费较大的时间精力,较大规模和有能力的志愿组织可以通过设置简单的搜索程序来降低人力成本,再通过互联网将搜索程序有偿或无偿分享,促进全社会公益组织的高效服务。最后,也要谨慎的对待数据并且避免隐私的泄露。一方面,由于志愿者的注册并没有太高的门槛,可以说大部分人只要愿意都可以成为志愿组织的一员,造成了志愿队伍的混乱性,志愿者虚假提报自身能力和受助者谎报需求的情况不可避免。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志愿者信用体系来考察志愿者的实际能力,同样的,在准备开展志愿服务之前也需要事先了解好受助者自身真实的情况,防止志愿者的人身财产受到损害,也能更好地匹配志愿服务。另一方面,面对如此海量的志愿者和受助者信息,一旦数据被不法分子盗取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轻则会导致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重则不法分子会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诈骗或者盗用信息进行违法犯罪。因此在看到大数据的有利面也应该加强对其不利面的监管,加强对数据的安保监管措施,避免出现隐私泄露的情况。
  4 结语
  在大数据逐渐占据和联系了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情况下,志愿服务的模式也必然会有所演变。但是志愿服务的立法问题和对大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个人隐私容易遭到侵犯等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在大数据视域下的志愿服务发展模式只有不断改进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并为志愿组织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带您了解大数据[DB/OL].http://www.thebigdata.cn/YeJieDongTai/8470.html,2014.
  [2]王元元.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7.
  [3]“朝阳群众”APP上线测试 举报者身份保密[N].北京青年报,2017-02-14.
  [4]韓辉.草根NGO的网络化学习时代[N].人民政协报,2007-12-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143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