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小学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五注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安全工作是每个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易兴奋、安全意识淡薄、自护能力弱等特点,因此对安全事故缺乏预见性,防范能力低。针对科学实验室安全隐患多的特点,如何确保实验室安全、师生人身安全呢?本文阐述小学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五个注意事项。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室安全五注意 环境安全 仪器使用安全 实验操作安全 危险药品安全 关注特殊学生
  实验室本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地方,但近年来,高校相继发生的实验室爆炸、火灾,以及药品丢失等事故,暴露出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疏漏问题,也为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2019年5月22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安全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保障。各地各校要强化落实,通过强化法人主体责任、建立分级管理责任体系,健全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营造人人要安全的良好校园安全氛围。
  科学教师的职责就是“保护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和探究的欲望”,然而,如果没有安全为前提,一切都等于零。6—12岁的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不同年级的学生能力差异大,在实验室里的表现也各有不同。小学科学实验室虽然在开展实验、药品储存、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没有高校实验室数量多,但是因为进入实验室的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对危险的预见性、自我保护能力弱等特点,致使小学实验室同样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需要引起师生足够的重视。笔者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结合多年实验室管理及科学课教学的经验,总结出小学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五点注意事项。
  列宁说过:“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如果不把这些小事儿处理好,必会出现安全方面的大问题!如何做到既保障学生安全,又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句话落到实处呢?那就得把控好学生“动”的限度,让学生懂得实验的时候既要尽可能“多动”,又不能“乱动”,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矛盾,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实践,总结出实验室安全管理“五注意”。
  一、注意实验室环境安全
  实验室环境安全是保障师生开展实验的前提。教师首先应充分利用环境无声的育人功能,在科学实验室四壁、实验台、电源等地应张贴安全管理规定、安全责任分工、警示标识等。其次,为了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环境和各项安全规范,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学习安全知识,人人皆知。
  为了避免将“教育”变成“教训”,笔者试着把实验室里需要注意的安全方面的问题编成儿歌,相应地贴在门上、墙上、实验台上,与学生一起朗读、背诵,安排小组长监督提醒。每节课快下课时都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安全情况做总结,让小组讨论,组长汇总,达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醒,及时制止,及时整改的目的。
  实验室外不要乱,电风扇的扇叶转,大地人体都导电,
  我在后,你在前,小朋友们莫贪玩,小手不能摸电线,
  不抢座,不争先。扇叶快得像刀片,湿手不能碰开关,
  排好队伍都安全。伸手进去多危險!不在电源附近玩。
  实验室里真是好,瓷砖地面易打滑,小凳子,三条腿,
  带电东西可不少,地上有水更可怕,不稳当,没靠背,
  灯管投影和电脑,小心走路看仔细,坐在上面多留意,
  用电安全要记牢。做个平安小娃娃。不能翘着二郎腿……
  一段时间下来,笔者惊喜地发现,上课前同学们能自觉地在实验室门外按小组排好队,按顺序进出实验室,不再出现争抢座位相互拥挤的情况,都能端正稳当地坐着,再没出现争抢实验仪器的情况。
  二、注意实验仪器的使用安全
  实验室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神奇地方,然而,实验室里众多的仪器设备、器皿用具,又预示着这是一个充满安全隐患的地方。比如两个学生因为都想用水温计先测热水的温度发生争执,争抢过程中把温度计掰断了险些扎伤手。因此,实验室教师应提高危险预见性,关注实验仪器的使用安全。
  1.提前几分钟到实验室亲自发放实验材料,实验前不让学生触碰,实验中反复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学生明确后,再开展实验。实验中加强巡视提醒,并嘱咐小组长协助检查监督。
  2.强调学生带上棉线手套做有关玻璃仪器的实验,使用前仔细检查仪器是否有破损,轻拿轻放,特别注意加热场合中的烧杯,烧瓶等,加热时提醒学生必须小心操作,缓慢加热,防止破裂。试验后,及时清洗、收拾好仪器和实验台。
  3.进行安全事故演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正确处置实验中突发事故。比如假设玻璃器皿损坏,学生划伤了手,教师请一位同学扮演受伤者,然后准备了碘伏、创可贴和消毒纱布等,指导其他同学在紧急情况下展开救助行动。学生在经历过实践操作后,在遇到类似情况就不会因措手不及而慌乱。
  三、注意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
  1.实验前强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高年级学生使用酒精灯的实验是小学科学实验中危险系数最高的,如果操作不规范,或临时出现特殊情况,很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笔者曾经给学生讲过一个案例:在实验中,一位学生要借用实验桌对面同学的钢笔,无意中碰倒了正在燃烧的酒精灯,酒精溅到本组同学的脸上并燃烧起来,导致其面部皮肤烧伤脱落,造成了中度毁容的后果。因此,每次实验前,教师都应格外强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2.实验中教师反复强调酒精灯操作注意事项:用外焰加热;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连盖两次,不能用嘴吹灭。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
  3.教师多次演示后,请个别学生到台前演示,确保学生能规范操作了,再全班分组开展实验活动。
  4.做好防护。例《岩石的风化》实验,用镊子夹起岩石放在酒精灯火焰上面烧,为了安全起见,教师应提醒学生带上厚实的棉线手套,并抓住镊子的最末端,这样既能灵活操作又防止被烫伤。   5.实验过程中用小妙招:为降低实验中因长时间使用酒精灯产生危险,教师可以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例如:
  (1)为了提高《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效果,可准备含淀粉高的东北土豆,土豆泥摊得薄一些。实验前在不锈钢盘内侧和底部涂上一层植物油,避免了土豆饼烧糊而冒烟的情况,减小安全隐患。教师提示加热时间需要十分钟左右,让学生耐心等待,中间切忌翻动。
  (2)《蒸发》、《凝结》等加热类实验,学生需要把冷水加热很长时间才能沸腾,如果换成50-60摄氏度的水就大大縮短了实验时间,降低了安全隐患概率。
  6.细节决定成败。实验室精细化管理反映出科学教师的专业性和责任心。比如每次实验前在实验台上放置一块吸水性强的小毛巾,便于学生发现水迹及时擦掉;酒精灯里酒精的量不超过2/3,以防倾洒出来;实验室配备创可贴、烫伤药膏和消毒纱布,以防意外伤害后束手无措。
  四、注意危化品的安全管理
  为了加强对有毒有害物品的安全管理,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学校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学校制定了《科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其中小学科学实验室里的危险化学品有盐酸、高锰酸钾等。危化品的管理包括入库登记、贴安全标签、注明使用方法、分类存放、双人管理(双人保管、双人双锁、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账本等)、使用消耗登记等内容,落实“十防”措施,即防尘、防潮、防光、防锈、防震、防霉、防冻、防火、防爆、防毒。同时实验室、器材室都配备了灭火器,实验教师会正确使用灭火器。
  五、注意随时留意特殊学生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比如好动、易激惹、手眼不协调等。实验活动中,他们犹如一个个隐藏的“定时炸弹”,随时有“引爆”的危险。这就要求科学教师掌握学情,了解并关注特殊群体,准确研判可能发生的危险。笔者在同一些特殊的学生“过招”中,积累了些经验。
  1.发现异常:班上有个全校闻名的小睿,上课随便说话、下位、大喊大叫,心情烦躁时,会毫无征兆地抓起东西打人,对待问题偏执,常常与老师辩论,无理也要争三分。孩子们都怕他,老师们见他也头疼。
  2.帮扶措施:(1)“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多次与班主任沟通,全面深入地了解小睿的情况,知道他知识面广,爱思考,爱提问,但情绪管理能力弱,自控力差,于是我课间带着他在学校菜园里拔草,摘菜,洗瓜果;领着他到图书室借书,在阅览室看书;肯定他爱动脑思考。真是“滴水穿石”,慢慢地他减少了对我抵触心理,逐步开始和我和颜悦色交谈了,最后和我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2)俗话说“近朱者赤”,实验室,派班内他最“崇拜”的、成绩好的同学和他当同组,在学习上帮助他,在行为习惯上提醒他,让别的同学们多包容,尽量不招惹激怒他。两年来,师生惊喜地发现他进步很大,能积极配合实验,听从小组长指挥,已经不再无故拿东西打人了。
  隐患处处有,安全时时记。泰戈尔说,“生命只是一颗荷叶上的露珠”,孩子的生命美丽而脆弱,经不起任何的闪失。因此,科学教师应注意加强实验室环境安全、仪器使用安全、实验操作安全、危化品安全管理和关注特殊学生,有效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确保每一位小学生都平平安安、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2019.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69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