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传统经济学理论是以管理者是“理性经济人”为前提假设开展研究,然而管理者都是有限理性的人,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非理性”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本文研究“非理性”因素之一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作用,并分别提出改善高管过度自信和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建议。
  【关键词】过度自信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一、高管过度自信的概念
  高管是指企业中管理行为过程的主体,位于组织层级中的最高层,拥有相应的权力和义务,负责整个企业资源调配、经营成效及实现组织目标的人。在本文中将高管定义为参与企业日常经营并能够做重大决策的总经理、总裁等高级管理人员。过度自信是指个体会过高估计事件发生概率的一种非理性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过度自信是人们普遍存在并经常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与自觉性品质反向的独断性的心理和行为偏差。
  二、高管过度自信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一)投资项目的评价与选择
  对项目预期的投资回报最关键的部分就在于对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是由进行经营决策的高管依据所掌握的有用信息对该项目的未来情况进行主观判断的结果。当项目预期的投资回报大于资本使用成本时,该项目的实施将会为企业带来收益,则该项目可被选择。反之,应该放弃该项目。一方面,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认为自己优于平均水平,所以在评价投资项目的过程中,就会盲目地只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忽略其他人员对该项目的评价,从而导致项目评价不具体、不全面。另一方面,过度自信的高管的一个表现形式是置信区间狭窄,这个表现形式就是管理者对自身在资本市场上掌握的相关信息的精确度非常自信。正因为这个表现形式使得管理者在对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的进行预测时偏高,从而使企业在投资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而投入更多的无效资本,也就产生了过度的非效率投资。
  (二)筹集项目资金
  企业获取资金的方式一般有三种:内部储备、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一方面,当企业的内部储备资金充足时,在面对“利益可观”的投资项目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不计后果地大肆投入资金,导致投资过度。其次,过度自信的管理层自然认为自己经营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也是非常有前景的,所以认为外部资本市场对自己企业的股票价值估价过低,外部股权融资是一项得不偿失的活动。由此,在有值得投资的项目但企业内部资金不足时,管理层也不愿意从心理上“降低”股价借助资本市场进行外部融资,他们认为这样的融资成本过高,所以宁可放弃原本会带来收益的投资项目,也就造成了投资不足。
  (三)项目的实施与监控
  实时监控是为了对投资结果进行评价,检测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收益或者有其他的任何变动,若投资结果不尽如人意就要及时撤出资金减少损失。然而管理层的过度自信使项目的监控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一方面,在收到投资项目亏损的反馈消息时,自信的心理活动使管理层认为自己的选择不会有错,认为结果会变好,所以不会及时撤出资金,亏损的状态持续时间增长,造成无效率投资。另一方面,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认为自己能够控制不确定因素。所以即使在收到投资亏损的反馈消息,管理层第一反应是认为自己的经营能力能够使其转为盈利。而为了扭转局面可能会投入更多的资金,这会使企业“连本带利”亏损更多,最终导致企业遭受巨额财产损失。
  三、基于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对策及建议
  (一)降低高管过度自信程度
  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有着很大的影响,要想改善投资效率就要从根源入手即降低高管过度自信的程度。首先,企业在选拔高管人员时倾向于选择乐观自信的应聘者,但并不意味着其自身的能力真实的匹配得上乐观自信的程度,不排除盲目自信。所以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应根据候选人的个人履历和过去的历史成就切实判断其自信程度与真实能力是否相配。其次,很多高管都是在上任之后,因为优于平均的薪酬和赋予其的权力使高管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为了及时监测和防范这种心理,企业应该为高管制定科学的个人特征指标体系,并且重点检测其自信程度。定期对企业高管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试,并和历史信息进行比对,关注高管心理变化。若高管的个人特征指标超出合理范围,则对该高管予以重点关注,并寻找合适的方法进行调节。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体系
  在进行投资之前,要尽全力收集投资项目相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与分析,确定其可行性。管理人员在进行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相关决策人员给出的建议,集思广益,取其精华,科学合理地计算出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以减少管理人员由于过度自信产生的控制幻觉以及置信区间狭窄导致的计算失误,降低过度自信对投资决策的负面影响。投资计划的实施阶段才是最重要的阶段。在项目实施阶段,外界的环境变化也会对项目的实施产生影响甚至使项目面临超出预想的风险。企业应建立及时准确的监督反馈机制,对于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面临的风险进行实施监督和反馈。一旦发现项目面临的风险超出预期,继续投资只会得不偿失时就要及时反馈并撤出投资,避免由于高管人员的过度自信使企业遭受巨大损失。在投资项目完成后要对其进行总结与评价。投资效果好时,可以对管理人员进行积极地奖励,让其再接再厉。效果不好时,也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让其认识到自己在决策过程中的失误,及时改正盲目樂观的心理,以期在下次投资时减少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四、结论
  高管过度自信作为重要的非理性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企业非效率投资,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资本环境中,非效率投资会使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一定要尽力避免。企业高层要认清自己并不是“理性经济人”,要增加对自身特征的了解,以避免投资过程中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非效率投资。同时,充分了解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投资时充分考虑更方面因素,以期为企业带来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1]纪亚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决策的影响[J].管理学刊,2017,30(04):50-56.
  [2]胡国柳、姜岩磊.贷款投放量、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2(03):98-105.
  [3]倪燕.股权制衡、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过度投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7):44-49.
  [4]戚拥军,冯楚立,尹开国.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治理与过度投资行为[J].财会通讯,2015(03):42-45.
  作者简介:孙晓羽(1996-),女,汉族,籍贯:内蒙古赤峰市,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692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