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银行持续而稳定的运营是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保障和基石。同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规模不仅会对银行的经营状况产生影响,从宏观角度来看,甚至会成为金融危机的诱因。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和经济增速换挡期,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对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研究是十分具有意义的。
  【关键词】不良贷款  政策  市场经济
   目前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改革过程中的难题,会降低银行的利润以及竞争力,导致国家金融危机的产生,再加之银行新贷款质量的低下,更是导致不良贷款数额的增加,使银行陷入无限的死循环,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银行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银行的正常运营。所以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改革过程中必须处理的难题,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经营改革能否深化、银行能否稳健运行的一个重大的问题。
  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數据,2010年以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逐年呈现“双降”态势,而2011年之后则显得不太乐观,整体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在数字上都存在绝对上升。截止2016年底,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1.52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18.67%,不良贷款率为1.81%,同比增长8.38%,创近五年新高。截止到2016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已经持续上升六年,由此积累起来的坏账风险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对比2015年不良贷款余额51.25%、不良贷款率29.46%的增长率,2016年虽然两个比率的绝对数额仍在增长,但增速已有所放缓。
  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与其债务产生背景、银行经营环境以及政策措施密切相关,因此对其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必须要先从宏观角度进行把握,然后再从微观细节入手,这样才能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成因有个透彻的理解。宏观上,国家的宏观经济制度、财政金融政策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等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十八大以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和改善落后产能等经济改革举措,促使行业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实际上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具有一定累积效应,虽然这只是暂时的,随着行业企业竞争洗牌的深入,不良贷款会逐步得到改善,但在一定时期内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上升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中观上,由于我国国有银行主导金融制度,企业的经营风险会在银行体系中体现,金融体系制度变迁、信用抑制等因素都会导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状况发生变化。微观上,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目标(过度负债和过度扩张)、风险防范机制、激励措施,以及对国家政策的反应敏锐性等也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状况。
  三、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办法
  (1)坚持以市场经济为主导。政府减少银行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企业上缴的各种税收,鼓励并支持实体产业发展,积极拉动内需,尽最大努力提升企业存活率,提高企业挣钱能力,这样,对银行而言,越能赚钱的公司,问题资产就会越少。因此,为了避开对银行的干扰,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脚步,明确政府职能边界,从塑造健康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出发,商业银行则变为市场为主导自行承担风险。
  (2)银行加强监督管理措施。授权审批制度合理化。商业银行将上层管理机构权力的下放、分散,使各级员工各司其职。加强银行监管法规体系的建设,进一步监督银行合法合规经营,使人们全方面多角度地了解金融法律,知法守法不犯法。贷前、贷时、贷后进行管理,加强银行工作人员的管理,同时对于不良贷款应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督促企业整改,积极催收到期贷款;继续贷款:银行与借款人会面,商讨合作的可能性,如可能,银行会继续向借款人注入新的资金;寻求新对策:当追加资金方案不能选择时,银行和企业还可以协商制定一个双方同意的政策;清算:当银行与企业双方无法实现上述目标时,则只有清算最后一种选择了:依靠法律武器,收回贷款本息;进行呆帐冲销。
  (3)深化企业改革,加强监管力度。企业的合规经营在有效预防银行业的信用、市场、操作等其他风险,促进其平稳持续经营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作为金融企业的第一责任人,该机构关键的经营管理者必须保证合规经营,稳健提升的理念,银行业立根和前进的重要前提是依法办事,同时也是银行业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贷款资产必须在全面考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有效的与其收益性和风险性相结合。
  (4)期限结构方面。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期限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坚持“有保有压,合理分配”的原则。各商业银行的主要的解决方法是动态的合理分配短期和长期信贷结构比例。适度减少银行的中长期信贷,增加企业短期信贷资金支持,以增加银行资金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率。
  (5)所有制结构方面。目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银行应该主动发挥拉动经济复苏的作用,不应存在对中小企业“惜贷”的心理。而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在保证对国有经济资金的支持下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尤其是那些新能源、新技术可以提高社会就业率的经营效益较好的企业。
  参考文献:
  [1]鲁淑媛.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J].商业时代,2014.
  [2]谢安平.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优化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2,(1).
  [3]孙亚军.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原因以及预防机制[J].时代金融,2010.
  [4]陈奕羽.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5.
  [5]马蔚华.传统银行蝶变[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7).
  [6]张意磊.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增长原因及创新处置方式[J].中国市场,2017,(05).
  [7]付天佑,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问题探索.银行分析,2009,(4).
  [8]刘颖斐,周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及行业风险分析[J].天津经济,2014.
  [9]张汉飞,李宏瑾.经济增长的不良贷款效应及异常分野[J].宏观经济研究,2014,(03).
  [10]万静.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状况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817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