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审美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文作为人文学科是“美”的综合载体,既有语言美、情感美这些能够直接感受到的美的元素,又有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调动想象力的意境美这样的高层次美的元素。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将文中美的元素传达给学生,并让学生感受到美,并积极体验美、享受美、创造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值得教师深入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一、加强诵读训练,体会文章的外在美
  读,是语文的一项基本技能。朗读又是学生直接感知文字、把握节奏、体会音韵、领悟情感的最佳方式。初中教材收录了大量古今中外优美的文章、诗词歌赋,其中不乏适宜诵读的篇章。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教师范读、听名家朗读、学生自主朗读、指名诵读、朗诵比赛等)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逐步感知体会文章的美。在诵读训练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听名家诵读、模仿朗读外,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把握适当的语速,了解各种标点之间的停顿时间,以及句子内部停顿的原则,根据句意确定重读词语,根据人物的心情和性格读出句子的语气,根据作者的情感确定句子的语调等等。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文章具有的独特美感。如,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质朴而优美、亲切自然、朗朗上口的特点。文章一开头遍用了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还把“像我”一词倒装强调,使文章韵味十足又简洁有力,富有音韵美。文中还把济南比作“婴儿”,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把雪后的矮松比作“看护妇”,把雪与草相间比作山的花衣,把“红屋顶,黄草山”比作“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使文章充满了美感。这种美感也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方能体会。文章结尾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既照应题目,又富于变化,把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反复地有情感地朗读,能帮助学生体会到文字语言独特的魅力,能体会到汉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
  二、品味文章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情感美
  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情感倾向明显,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只要引导学生用心品味,一定能体会出作者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品味文章的语言,领悟作者通过遣词造句所透露出的情感,从而感受文章的美。比如,《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盼望着”反复运用,表现了作者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来了”“近了”表现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结尾的排比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三个比喻句组成一组排比句,把春天比作“娃娃”“小姑娘”“青年”,写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也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情感美的方式有多种,歌颂赞美是文学美,批评鞭挞是文学的另一种美,飘逸洒脱是一种美,旷达乐观是另一种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去感受文章中各种各样的美学元素。
  三、感悟文章意境,带领学生体验意境美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特点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凡能感动欣赏者(读者或观众)的艺术,总是在反映对象“境”的同时,相应表现作者的“意”,即作者能借形象表现心境,寓心境于形象之中。语文课本中许多优美的诗文意境优美,富有情感,能引起读者共鸣,给人以美的享受。比如,《桃花源记》中关于桃花林的描写:“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绘一幅既闲静美好又富有神秘色彩的自然风光,给读者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文中有关武陵风光的描绘:“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绘了一个质朴自然、单纯美好、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美好世界。这种明净的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富有感染力,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又给人留下悠长的回味。教师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去品味那些富有意境的文章,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语言讲解描绘,听名家诵读,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进入诗文的意境中去,领会文章不同的意境美。比如,学习温庭筠的《望江南》,让学生想象主人公百无聊赖的生活场景和望眼欲穿的眼神,领会深闺的幽思;学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用多媒体展示文章描绘的美景,领悟美景对人情操的陶冶;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用一组图片展示月夜图景,领悟人文或宇宙的思考。
  四、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审美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句话道出了阅读的个性体验。同样的一篇文章、一段话,不同人阅读会有不同的感受。教师是学生阅读学习的引导者,绝不是学生观点的给予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比如,在学习《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课时,重点是赏析文中的“笑”。按照教科书上的理解,主要是通过笑展示不同人的不同性格。但是,有的学生却从笑声中“听”到了残酷:刘姥姥在潇湘馆摔倒后,各位小姐、奶奶、太太在笑,连小丫头都拍着手笑。一个身份低贱的长者,成为了众位嘲笑的对象,中华民族的尊老风尚何在?在后文中,众人拿刘姥姥取笑,更加激起学生的愤怒,认为是践踏别人的人格尊严。面对学生这些不成熟的或者是具有现代意识的观点,教师不必一味否定或指正,更不能强求学生必须达到教参的高度,而是尊重学生的认知,给予适度的点拨,给学生留下成长的空间。相信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文章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审美高度也会随之提升。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应让美学教育伴随始终,将美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资源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以优化美学教育。当然,审美教育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对此,教师应该保持信心和耐心,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促进中学语文教学同审美教育的融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81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