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碳金融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全球工业大发展,碳排放量持续增加,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影响。低碳经济是一种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的环保经济模式,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导向。本文从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入手,从三次产业结构出发,分析不同产业自身特点,探究不同产业发展趋势,利用碳金融的新型金融手段,从而明确今后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提出我国产业结构环保转型的对策建议,旨在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促进各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金融;优化产业结构
  0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变暖成为人类当前面临的共同问题,气候问题已上升为全球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低碳经济是基于“低污染、低排放、低耗能”的原则,其目标是在消耗最少的能源的基础上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理念与我国的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国外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相对较早,戴维·里德(1998)提出人类社会正迈入可持续发展阶段,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才能实现。Hammond(2012)通过分解影响碳排放的不同因素,发现不同因子对碳排放的贡献程度是不一样的。
  国内关于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相对较晚,2003年国家发改委采用单位能耗、能源强度等指标量预测了我国2020年的能源需求前景。李威(2009)对碳金融的解释为一种针对环境改善提出的融资处理策略。赵欣(2010)运用LMDI分解法构建了江苏省碳排放的模型,通过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经济增长、能源结构和技术水平等因素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正相关,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影响不显著,技术水平和能源结构与碳排放量负相关。
  1 我国碳金融市场与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1.1 我国碳金融市场产生与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能源消费量不断攀升。2013年中国人均碳排放超过了欧盟国家。2014年我国二氧化碳排量达到97.6亿吨,占比世界总量27.5%,位居第一。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落实关于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要求,同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开展碳排放交易权试点。2013年6月18日,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所正式开市,我国第一个碳排放权交易所正式开业。2015年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正式纳入交易履约体系。目前,我国银行业通过绿色信贷业务、碳金融理财产品等在低碳经济领域开展了融资和服务。其中兴业银行作为国内首家采纳赤道原则的银行,2010年在国内发出了首张低碳信用卡,开办首笔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和排污权抵押授信业务,2014年又发行了绿色债券。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相继推出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以及与碳排放交易权挂钩的金融理财产品。
  1.2 三次产业能源消费量现状
  1.2.1 我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构成
  当前我国第一产业能源消费比重较小,并且在逐渐减少;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比重维持在70%左右,是我国最大的能源消费者;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比重在逐渐增加,且增长速度超过了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特征与能源消费结构目前基本一致,呈现出“二三一”的模式,这与我国处在重工业发展阶段的国情有很大关系,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降低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量,同时也要重视第三产业能源消耗,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注重节能减排。
  1.2.2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产业结构目前面临的困境
  目前,我国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中,第一产业相对较小,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相对较大,对GDP的贡献较大,这与我国处在重工业的发展阶段是分不开的,但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从低碳经济的视角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存在很大问题:我国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最大,说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第二产业,但是第二产业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这从产业结构上决定了我国在工业发展的进程中能源消费也会持续增长,因此第二产业将是调整的重点区域。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但是是较为低碳环保的产业,能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低排放高附加值的新兴技术产业在我国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
  2 碳金融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分析
  2.1 碳金融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产生影响
  我国要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环保节能的发展方式,长期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够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特点导致不同产业碳排放量不同。要消耗足够的能源才能保持第二产业正常运行,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大量的温室气体被排放到环境中,致使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远远超过了一三产业;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也是碳排量的另一根源,如今农业已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产业;第三产业是碳排放量最少的产业,也是近几年发展最快的产业,要减少碳排放量,就要从第三产业入手,在控制第二产业污染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2.2 碳金融通过碳排放量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影响
  我国目前的发展模式不同程度存在着工业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并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解决环境问题离不开政策支持,要加强对环保企业的政策扶持,同时要利用金融工具的杠杆性对企业融资模式进行升级,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和多元化,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碳金融是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计量单位,以该指标的大小衡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多少。一个国家低碳节能产业的发展能够通过该国家碳交易市场的活跃程度来判断,碳交易市场越活跃,说明该国家更加倾向于出售碳排放量,产业结构也会更稳定更合理,也表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更趋向于环保节能型的可持续经济。
  2.3 碳金融优化我国产业链的发展
  三次产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地位是不尽相同。最初农业的发展满足了整個社会对粮食的基本需求,如今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而能源密集型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也因此消耗了大量能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中,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会增加生产成本,从而造成生产效率的低下。从发达国家碳金融的发展经验来看,用碳金融的手段解决高碳产业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高碳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要在低碳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才能使控制碳排放的企业得以生存。碳金融通过这种方式推动碳交易市场不断发展,运用金融手段加快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   3 碳金融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3.1 调整财税政策,加强财税支持
  我国目前在碳金融市场发展方面缺乏政策支持,甚至还有一部分已经制定好的政策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碳金融的发展。我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做出调整,而财政政策支持是优化产业结构的保障。首先,要在追求公平和高效的前提下,对征税进行调整,逐步推进相关政策实施。要明确该类税收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增加税收,而是在于降低碳排放量,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其次,碳税的征收要符合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对于征税范围,要不止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经营和消费行为征收,还应该对过度和低效使用化石能源的行为征收税,对所有能产生温室气体的行为和直接产生碳排放的企业和个人征税,以此控制碳排放量,加大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控制力度。
  3.2 培育低碳產业,优化产业结构
  首先,要推进高碳产业向低碳低能耗产业转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重工业行业还在快速发展阶段,我们不能够跳过这些行业,缩减重工业比重,就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要提倡生产环节清洁无污染,资源节约不浪费,推动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型行业向生态环保节能产业转变,通过科技创新来节能减排,以生产规模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降低成本,大力发展生态型产业园,应用工业技术实行工业节电,对于资源回收利用的行业大力扶持。其次,要打造新型低碳产业链,发展新型低碳产业。新能源汽车,火电减排,资源回收利用,节能材料等产业都极具朝气和发展前景,在通过发展这些产业,逐步建立起新的能源系统。在低碳经济导向下,我国的产业体系的构建应该是优先发展服务业,培育以太阳能、风能、核能为主的低碳产业,这也是我国未来的长期发展方向。
  3.3 发展碳金融体系,助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一,推广碳金融及衍生品开发,培养相关人才。要加强对碳金融的宣传推广,对于高校在开设金融核心课程时将碳金融作为一门知识教授,对于金融从业人员,组织碳金融相关知识和业务培训,以此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宣传推广,培养高端专业人才,为碳金融市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强碳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开发,利用期货、期权的价格预测应用到碳金融市场中设计新的衍生品,推动金融市场发展更健全。同时,将CDM项目与碳排放权的理财产品相结合,开拓新的金融产品市场,推动碳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第二,参与国际合作,加强碳金融监管。在碳金融监管方面,首先要完善市场准入标准,从而在源头上控制好碳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其次,建立评级制度,从金融服务、风险控制各方面入手,以信用、低碳信贷等各方面考察,并对评级高的企业实行奖励机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限制监管评级低的企业上市融资,促使资金流向低碳企业、能源开发、技术创新的企业中去,以发挥碳金融在低碳经济中的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大光,刘嘉夫.中国碳金融对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CDM视角的实证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
  [2]原毅军,谢荣辉.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4,(8).
  [3]周鹏.碳金融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1-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135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