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冯剑彬

   摘要: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方面制定了相对完整的制度。随着客观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事业单位自身在制度执行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得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活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事业单位的财务安全和内部管理预留的风险空间不容小觑。事业单位应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和当前形势要求之间的差距和矛盾,进一步加强对有关问题的分析和研判,同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积极防范。文章主要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常见问题等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應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规范、科学、有效。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当前,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部分事业单位自身服务职能范围的调整变化,使得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不断增大。作为内控的重要手段,内审的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即在事业单位内控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内审的有效性来提高内审的工作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虽然事业单位大多都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内审制度,但是制度本身和制度执行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都会对事业单位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性产生一定影响,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事业单位的运行管理质量。因此,如何对内审过程中的一些风险和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规避,从而进一步提高内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当下事业单位开展内审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首先,内审有着重要的预防和保护作用。内审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就是通过稽查来检验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通过开展内审发现事业单位运行管理中出现的一些不合法、不合规的现象和行为,在此基础上通过内部控制及时进行纠偏,以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规范运行。其次,内审能够促进事业单位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公共服务永远是其核心价值,而良好的公共服务水平必然要有良好的内部管理作为支撑。通过开展内审,能够有效识别、防范和处理事业单位内部运行管理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从而使事业单位以更加规范有序的内部运行管理来促进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第三,内审具有良好的评价作用。事业单位对一系列相关业务活动开展内审的同时,通过审计结果,能够直接反映相关部门或者岗位人员的履职情况,使相关工作质量能够得到真实的呈现,从而促进内部运行管理不断优化和提升。
   二、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制度及执行方面的问题
   审计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制度本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讲,一方面一些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内审制度,但是制度的具体内容很多都是照搬照抄其他同行业单位,没有针对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梳理;另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的内审制度从几年前确定下来后就一直沿用至今,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均滞后于当下的形势发展需要,在覆盖面上也存在一定的疏漏,使内审制度和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在制度执行方面,一些事业单位内审工作的开展并没有完全依据制度规定执行,加上考核监督机制不健全,使得一些责任心不强的内审人员在工作中往往会有意识地对制度规定的一些环节人为地进行简化,从而使审计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二)内部审计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在事业单位组织架构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但由于事业单位本身的一些特殊性,导致其依然会受到单位领导或上级部门的影响。一些事业单位领导本身对内审工作缺乏必要的专业认知,还有少数事业单位领导不当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都会给内审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内审作为事业单位的内设部门,一般会习惯性地听命于单位领导,有时甚至还会遵从一些错误的指令,这也给内审部门职能的有效发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难以得到保障。此外,少数事业单位内审人员自身在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导致审计过程中产生一些不规范甚至舞弊行为,给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内部审计的风险导向性不足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内审工作的价值不应当只是发现问题,以及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还应当包括综合运用审计中的方法经验以及对一些问题的分析研究,来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识别和预判评估提供有益帮助。但从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看,内审工作基本还是以事后监督和控制为主,事前控制包括对相关风险的识别、判断、分析及防范建议等方面显然做得还不够,也就是内审风险导向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对策
   (一)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和落实
   所谓“事业发展,制度先行”。事业单位良好的内审制度及落实执行是内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的基础。因此,事业单位首先要对内审制度进行全面细致地梳理,对其中一些和现行法律法规,或者与当下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内容,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订,同时对之前一些没有覆盖的范围进行补充和完善。其次要根据单位内部运营管理各方面的情况和需要以及轻重缓急,认真制定内审工作方案,提出明确的工作计划和完成时限,并持续开展督查,确保以良好的目标导向推动内审工作有效有序进行。再次要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并视情进行责任追究,同时着力加强内控管理的力度,强化内审人员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责任,突出加强对重点领域和环节、关键岗位和人员的内控风险教育培训。
   (二)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
   事业单位要想如期实现战略目标和取得长远发展,应打造一支专业优良、素质过硬的内审队伍,来实现内审工作的自我提升。这其中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就是要保证内审部门工作的相对独立性,才能使内审工作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为此,一是要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培训,使内审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审计工作规范,自觉维护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二是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要对事业单位有关人员是否干预内审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防止给审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带来不利影响。三是要建立相关的回避机制,即内审部门在开展审计工作过程中,应要求与审计工作不相干的人不得与审计部门进行非审计工作不必要的接触,同时要由相关的监督机制来保障执行。
   (三)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风险预防作用
   首先,提高风险敏锐性,强化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事业单位内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密切关注内控风险较为集中的领域和环节,结合事业单位相关内控制度,重点推动工作流程规范化,并尝试编制内控审计风险指引,列明相关风险提示,为事业单位内部人员自我监督提供相关依据。其次要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雷达”作用和“免疫”功能,善于借助外部专业力量,研究建立符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审计内外部联动机制,并将现场审计和非现场检查进行有效结合,同时注意把握好审计审查的频度、深度与广度,注意检查的质量和效果。再次,根据事业单位的职能变化,不断研究调整和扩大审计的内容与范围,提升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对重要风险环节、关键内控点的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并强化对审计结果的运用,持续抓好整改落实。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做好内控管理的重要方面,对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鉴于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工作方面还不同程度存在诸如规范性不足、专业性不高、作用发挥不够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针对一些常见的内审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玲玲.加强事业单位内审机构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05).
   [2]张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经济视野,2016(01).
   [3]安维维.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4).
   [4]薛莲.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管理改进研究[J].投资与创业,2016(06).
   [5]张玉磊.基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研究[J].管理观察,2017(29).
   (作者单位:安徽省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工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46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