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丽娜

  摘 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校企合作是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校企合作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当下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不适应校企合作要求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存在于政府、学校和企业,而要解决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4.042
  1 校企合作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特殊要求
  1.1 校企合作要求高职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作为当今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潮流,是解决技术性人才培养瓶颈的主要出路。在此背景下,高职师资队伍不仅要具备课堂理论授课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专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具备课堂实操示范授课能力。要提升高职教师的这些能力,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培养上,就要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鼓励激励教师到合作企业“上派下卦”,以丰富提升教师的一线生产管理服务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
  1.2 校企合作要求高职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教学调整能力
  当今社会正经历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洗礼,企业技术应用日新月异。作为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高职院校,其专业设置必然要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一些专业的教学内容也须根据企业岗位变化需求不断地进行调整、充实和更新。在此背景下,高职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教学调整能力,能够快速适应新的专业教学要求,从原有专业的教学中迅速转向新的相关专业教学中去。
  1.3 校企合作要求高职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会推广能力
  校企合作下的高职教师需要不断从企业获得有益于课堂授课效果、丰富专业设置的广泛资源,或者从企业优秀技术、管理人员那里获得直接的帮助和支持。这就要求高职教师队伍必须具备与取得这些资源和支持相适应的社会活动能力,如沟通表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包装推介能力等。同时,还要善于推介自己的专利发明、技术改进成果,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切实受益,要实现这一目标,一定的技术推介、包装营销等就成为高职教师的必备能力。
  1.4 校企合作要求高职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创业就业指导能力
  近年来,由于高职毕业生面临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须承担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以帮助学生走出校门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在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引导下,国家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工作,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创业就业指导能力。
  2 校企合作下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科研水平亟待提升。我国高职院校多是从原来的中专技校发展而来,其中部分教师仍停留在原有的平台教学科研水平,普遍缺乏企业实际操作的历练,教学科研内容偏重理论,实际操作少,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实际操作技能亟待强化。从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企业对从高职院校直接招聘的员工评价满意度较低,基本上都需要岗前技术再培训,这种与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技能教学水平差有着直接的关系。
  管理理念能力亟待改善。由于历史因素,目前高职院校管理岗人员仍以原中专技校人员的为主,管理能力和管理理念受仍原有體制影响,跟不上校企合作潮流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严重制约着高职教育今后的发展。
  2.2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支持政策不够完善。一是顶层设计不够完善。西方职业教育大都有完善的顶层设计,如德国“双元制”、英国的“学徒制”等都是有中央政府出台统一的全国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政策和法律。近几年,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虽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一些指导性政策,但顶层设计仍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跟进仍然滞后。二是专项培养经费不足、队伍编制短缺。由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成长有着特殊的规律和条件,如实训场地的建设、高端试验设备的购买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还有就是教师队伍编制太少,老中青自然更替受限严重。这些都严重制约高职师资队伍的成长。
  高职院校自身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不够清晰。一是师资队伍建设投入不足。近年来,高职院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学校大都优先将资金投入到办学硬件设施上,在师资投入上严重不足。这实际上是一个办学理念问题,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还应以提升教师质量为本。二是“关门办学”的思想仍未根除。由于高职院校的前身大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办学,办学模式仍未彻底摆脱原来的惯性影响,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还需进一步激发,教师仍以专任教师为主,聘用企业优秀技术管理人员进入课堂比例偏低。
  企业对合作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理念不够先进。由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等原因,企业的合作积极性不高,往往只是学校的一边热。很多企业不愿下真功夫去培养“挂派”教师,认为这是一种额外负担,企业只希望教师将专利或应用性技术转让给他们,或希望教师到企业来指导生产、协助开展技术研发。但从企业长远发展看,企业要适应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就得积极主动利用自身优势参与高职师资建设,使学校培养出企业自身需要的学生。
  3 校企合作下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科学完善的长效制度
  一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近年来,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政策,如2018年2月国务院六部联合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得《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2019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这些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改善了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环境。接下来就是各地政府和高职院校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二是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如出台教师到企业挂派的考核管理薪酬核算、合作企业人员到高职院校兼职的职称评聘等办法。明确学校专任教师职称评聘的企业经历必备条件。三是建立专项经费制度。主管部门应安排足额师资专项资金,出台刚性的专项实施细则。政府牵头成立校企合作协会,充分调动与会企业参与师资队伍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企业每年安排专项经费支持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对政府拨付的专项资金和企业支持的专项资金,学校必须制定出台师资队伍建设的专项资金使用办法,以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   3.2 建立整体系统的师资培养规划
  一是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必须转变观念和提高认识。通过邀请国内外职业教育专家来校进行校企合作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讲座和交流,促进教职员工树立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二是有规划的安排专职教师到合作企业“挂派”和企业的兼职教师进校任教。在按需引进企业的能工巧匠入校兼职任教外,常态化的有序安排专任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以提高一线专任教师的实操能力。同时在保留这些“挂派”教师学校的原有待遇基础上,安排专项资金对“挂派”教师进行额外补贴,以保证“挂派”教师在企业能够安心工作。三是加大学校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同一单位工作的教职员工之间的影响是直接和广泛的,如果这些人员的理念跟不上校企合作的办学要求,整个高职教育质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在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同时,还必须安排专项资金加大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如在“挂派”企业岗位中必须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给管理人员。
  3.3 建立共享性的校企合作师资平台
  共享性的校企合作师资平台的建立,必须由高职院校的政府主管部门主导,政府、学院、企业三方共建。师资共享平台的主要功能有:一是统一協调校企的人力资源,发挥企业工匠和学校教师的双向调配功能。二是制定合作企业到校内任职的兼职任课教师参与高职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发挥兼职教师师资库的功能。三是出台合作企业到校兼职任教人员的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规定,发挥企业到校兼职教师有相应身份的功能。四是制定合作企业和高职院校之间的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互相“挂派”的规章制度,发挥校企人员相互流动的规范功能。五是明确师资共享平台的主要负责人须有政府主管部门人事主管领导兼任,企业人事部门分管领导、学校人事部门分管领导兼任平台副职,发挥师资共享平台的权威功能。
  参考文献
  [1]包金玲.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63-64.
  [2]邹豫荣.产教融合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2-13.
  [3]蔡瑞艳.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应对之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8):155-1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681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