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际油服市场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如何高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亦成为中国企业重点研究的方向和课题。因此,通过对国际油服市场的开发研究工作,现对中国油服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建议供参考,以期能够以点带面并助力国内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少走弯路,获得成功。
  关键词:国际油服;市场开发;问题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8-0110-02
  近些年来,很多国内民营油服公司、国外油服公司加入到市场竞争中,使得国际油服市场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在低油价的情况下,油气勘探开发服务价格下滑,使很多油服企业面临较大的生产经营压力。因此,需提高国际油服市场的竞争力,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国际油服市场开发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产业定位不清,缺乏精准的市场战略布局意识
  国际油服市场尤其是高端油服市场是集全球各种优势市场资源为一体的市场,在技术、产品、服务和理念上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国内企业要想在这样充分竞争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或者独占鳌头,就必须注重打造自己的特色竞争力,缺乏“特色”二字根本无法参与其中。我们不能强求企业在各个方面都具有“特色”,但是起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色优势。
  目前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未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目标市场的竞争现状来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产业定位和开发战略,因此经常出现多个同类低水平技术服务企业在同一市场进行同业低价竞争,最终导致中国油服企业整体利润不理想。
  建议:每个企业都应该对目标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和科学预判,然后再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及未来市场需求来制定市场开发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选择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服务项目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凭借竞争优势才能取得预期经济效果。盲目地跟进市场再经历残酷的低价竞争打击,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市场淘汰。
  (二)各自为战,缺乏资源整合意识
  市场如战场。中国油服企业的产品及服务品种过于集中和单一,基本没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技术服务优势,这也是造成大量企业在国际市场低价同业竞争的主要原因。中国油服企业彼此间缺乏相互沟通与合作,更缺乏外向性合作,大家各自为战的后果经常是被逐个击破。如何将中国油服企业整合到一起是我们多年面临的一大难题。
  建议:面对国际市场的全方位竞争,以往传统单打独斗的模式已经过时,企业必须采取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斯伦贝谢专门设立一个部门叫IPM(资源整合管理部或者项目综合管理部),其任务就是在市场中寻找自己缺乏的各类优势资源整合后去投标项目,而且是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这样能最大限度保证中标成功率,又能使效益最大化。在这一点上,日本企业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只有将各个企业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拳头产品和服务,然后再打造满足市场需求的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油服企业应该建立全国性的行业协会,互通有无。最好是针对某一个目标市场组建战略联盟,集中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打造中企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垄断全球油服市场的三大巨头斯伦贝谢、贝克休斯和哈里伯顿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和服务项目,同时他们都放弃了自己不擅长的油服项目,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属于自己的优势产品和服务是他们傲立油服市场的主要策略。
  (三)盲目扩张,缺乏系统科学的可研性研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改革开发之初,国内企业由于缺乏经验在调研方面做得不够,交了大量的学费。对于竞争激烈的国际高端市场更是要系统而全面地进行调研,由于缺乏认真调研而导致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国际市场开发没有全面科学的调研是不会取得成功的。比如,在市场开发方式上对于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是有很大区别的,企业不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难以获得有效而科学的开发策略。
  建议:进行有针对性的实地调研。调研包括市场现实和潜在的需求、影响项目运营的各类要素情况等。
  (四)缺乏風险意识,没有建立科学的风险管控体系和手段
  市场是动态的,而且形势发展瞬息万变,市场有利益但是同样伴随风险。中资油服相比于斯伦贝谢等四大国际油服在运作国际项目的经验方面十分欠缺,尤其是在法律商务风险识别和管控方面。由于不熟悉当地法律和商务规则,中资企业经常被处罚或者停工,损失十分巨大,甚至于退出该市场。这也是中资油服在国际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上效益不够理想的原因。
  建议: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识别和管控体系,包括在财会审计、法律和商务等方面。风险重在预判,如果想要做到预判就必须建立风险识别和信息收集网络。同时,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变被动为主动,及时应对投资环境恶化所导致的各种损失。
  二、提升国际油服市场竞争力的思路和措施
  (一)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拓展市场开发措施
  做好国际油服业务转型升级,深入探索总分包和资产轻化发展的方式。针对低端和低效的企业资产做好业务外包、清产核算等工作,实现企业的减负瘦身;对过剩的产能进行处理,提升企业外部市场资产利用效率。加强与国际油气田企业的合作,不断拓展新业务,尤其做好煤层气、页岩气等方面的业务。做好页岩气项目国际市场开发管理工作,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做好国际页岩气市场开发。
  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国际市场开发体制,发挥其战略决策作用。对国外市场开发进行规划,编制好外部市场清单。制定国际油服市场开发任务,把任务分解并下放到每个单位。树立起边际贡献的管理理念,创建新型的国际市场成本核算方式,不对主营业务成本进行考虑,有效降低外部市场开发负担。国际油服开发项目运营管理过程中,应该尝试创建项目模拟法从体制,统一配置每个单位的资源,做好协调沟通工作,保证不同工序可以实现合理搭接,做好独立核算,为企业获取到更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建立灵活的临时管理机构,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实现高效率的运营管理。做好国外市场开发团队的建设,建立临时工作组,由具备丰富国际市场开发经验的人员担任,做好市场开发信息的采集、投标和商务谈判等工作。   不断创新国际油服市场开发理念,了解国外油气公司、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情况,提高油服一体化服务能力。与高端油气服务市场开展合作,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做好修井、压裂等工程技术服务。主动为甲方提供油气生产解决方案,打造国际油服品牌。不断巩固钻井、固井等钻探服务能力,拓展测井、录井、固井和定向井等多领域服务,改进和优化国际油服业务结构。
  (二)优化国际油服业务链条,创建一体化发展模式
  采取多种措施来延伸油服业务链条,将油气开采区块的地质情况进地结合,可以为后续的油气开采提供保障,为用户提供油气藏工程、钻完井工程、生产设计和增产等多领域服务,实现多行业协同发展。做好油气开采部署工作,着眼于油气田企业利益实现最大化,保证国际油服业务取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可以建立地质研究中心,多方位进行技术攻关活动,做好地下储层地质研究,创建油气藏数学模型,形成地质到油气生产的全学科整合评估办法,弥补油气工程服务上的劣势。在生产设计领域,做好与油气田企业交流,加入到重点油气开发区块的方案的设计当中,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为后续的油气开采创造条件。加强与国际知名油服企业进行合作,进一步提升油田采收率,與油气田企业共同研究采取效率,巩固和拓展国际油服市场。
  充分发挥出油服专业优势。在油服领域深化改革的形势下,一些非主体业务没有实现完全剥离,存在着较多的同质竞争,与先进管理水平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可以在国外市场中采取EPC总承包模式,以带动整个油服产业链,做好不同服务业务的协调,发挥出一体化的优势,使油服和生产实现顺畅对接。
  (三)加大科研开发投入,提高油服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深入探索油服新技术,很多非常规油气资源得到有效一切采。油服技术创新应该满足行业发展趋势。重大油气装备、控制软件等都是获取到国际市场的关键竞争力,需要深入学习国外先进油服企业的成功经验,对研发工作投入更大的资金,优化研发组织框架,建立起科研、生产制造、售后服务三位一体的研发模式,争取在国际油服市场取得更大的突破。
  做好新工程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大对高温高压、破岩等新技术研发力度。增加非常规能源的压裂增产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应用连续、工厂化作业等新型的作业方式,推动油服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提高工程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做好非常规油气藏开采技术的攻关,采取业务外包方式进入到国际市场,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到关键技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做好市场营销,提高国际油服市场影响力
  不断创新国际油服市场营销理念,树立起良好地企业形象,做好企业品牌宣传,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要树立起国际市场深入合作、打造优质品牌的市场营销理念,巩固原有的市场渠道,开拓新型的市场开发渠道,采取全方位市场营销,让油气产品和服务可以在国际市场得到有效推广。
  拓展国际油服市场营销渠道,结合国际油气田市场特点,充分采取工程技术推荐、油服业绩展示等多种方式,与国外客户建立起互信机制,以更好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还需要利用网终平台来进行市场营销,拓展市场搜索、社交营销等多种渠道,给客户展现出技术、油服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创新面貌,进一步拉近企业与用户的距离,打造出国际品牌,提高对外宣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开展,国际油服企业在不解决自身所问题的前提下贸然进入国际市场,未必能取得良好的经济预期。未雨绸缪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资油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健.国际工程市场开发面临问题及建议[J].居舍,2017,(21):10.
  [2]  梁达.中国企业“走出去”内在动力日益增强[N].上海证券报,2015-10-21(A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544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