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博物馆儿童教育应用设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和人们对于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各大博物馆将教育职能作为其重要职能之。博物馆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其优秀文化传承方面及跨文化交流的作用,然而现行的教育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实践存在教育性与娱乐性各行其道,以及生搬硬套的问题。本文基于情境学习理论与方法,构建出基于情境学习以及理论的博物馆儿童教育应用设计模型。希望为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应用设计与开发模式研究提供种设计角度, 个实践方向。
  关键词:情境学习;博物馆教育;儿童教育;应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1-0048-02
  1 研究背景
  1.1 博物馆教育功能地位提升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世界各国一直很重视博物馆的建设与使用,并被视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随着我国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建设、利用与发展包括儿童博物馆在内的各类博物馆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过去的博物馆工作主要集中在收藏、陈列、研究等工作上,但随着科技进步以及文化教育的发展,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逐渐被人民重视。在201 5年3月起实施的《博物馆条例》中,国务院将博物馆定义为: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1]。上述《博物馆条例》中,除了完善博物馆的定义,明确博物馆的教育对象外,还对其他展览的相关事宜做了具体规范,并提出了划分博物馆受众年龄段的概念,提出未成年人是博物馆教育的主要受众对象。因此,作为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之一的教育功能,其地位得到了很大地提高。
  1.2 博物馆服务模式的转变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博物馆发展的趋势是构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打破博物馆与观众沟通界限”为目的,以“多媒体手段尤其是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新型交流方式[2]。从目前博物馆的服务模式来看,技术与服务相结合是一个主要趋势。为了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参观博物馆,使参观者深入了解每一个展览背后丰富的文化背景,同时,为了给游客更好的文化体验,博物馆探索了设备、社交媒体、区位服务等最新的服务模式,更新了游客体验。主要就是构建交互式文化教育体验式博物馆,以增强观展时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带来更好的参与式学习体验,为博物馆带来全新的场馆学习体验和服务方式。通过各种应用和服务方式,博物馆开放性的阐释空间进一步被构建,这对于促使博物馆成为公众“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场所具有积极意义[2]。
  2 情境学习理论概述
  2.1 情境学习理论的概念
  情境学习理论主要研究现实活动与人类知识发展的关联性,主要关注人类怎样表达和创造自身正在做的事情的图示;人们置身于某一基本的社会情境,并在其中对自身的活动进行构想,进一步来限制其思维和言行[3]。从情境学习理论分析看,知识是一种特定的互动状态,是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一种互动,而不是对抽象具体的对象和事实进行学习。由此可见,人们可以通过协调一些的行为来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从而更好地获取知识。
  2.2 情境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特征
  情境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特点是:为了增强个人经验和知识理解,提供真实的情境和活动以供知识的有效利用;提供标准化的过程方法,以及多样化的角色和前景以供学习和探究;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扮演多种角色从而产生多种观点;构建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支撑知识的社会协作性建构[4];确定学习者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形成抽象;促进清晰表达,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强调学习评价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3 基于情景学习理论的博物馆儿童教育应用设计实例分析
  博物馆收藏的特性导致大多收藏品是不可触碰的,这为教育带来了不便。但是随着人们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视,许多博物馆开设了一些适合儿童的教育活动,比如设立儿童活动展区、设计比较适合儿童参与和互动的游戏、设置儿童小剧场与情景游戏,还有儿童专属的文化创意产品等等。营造特定的学习情境,使展品在这些形式下动起来,帮助孩子增加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湖南省博物馆的《时空博物卡》动画片即是让儿童在情境中更好地学习理解的成功案例。
  《时空博物卡》是一部讲述关于马王堆汉墓文物的动画片(图1)。动画片主人公是以湖南省博物馆形象大使汪涵为创作原型的少年汪小涵。动画片中整体的讲述环境是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长沙国,该片用充满趣味性的方式来讲述文物故事,将漆器、丝织品、乐器等马王堆文物和标本,以及当时长沙的政治经济、风俗习惯、贵族风貌等情况再现给观众。向观众自然地传达历史知识,令小朋友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亲近感。这种让静止的文物动起来,以一种有声音、有形象、有动作、有情感的形式让儿童教育更具直观性、趣味性,增加了博物馆魅力。
  儿童对博物馆教育的参与和响应将直接影响到博物馆学习的有效性。博物馆在教育情境的设立中,应将孩子作为学习的主体,为其创设一种让其身处其中,体验式学习的方式。突破传统讲解教育模式,让孩子从接受答案转变为主动寻找答案,让孩子沉浸在探秘体验式学习情境中,寓教于乐、使其乐在其中。情境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参与积极性,让孩子在寻找、观察、学习、合作与分享中完成博物馆学习。
  4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博物馆儿童教育应用设计分析
  4.1 主要特征分析
  不论成年人还是儿童,往往从未知开始进行主动认知,问题产生在情境之中,可以激发互动学习的欲望,也使教育的成效得到保障。同时,家长因为这样的教育活动会把博物馆作为儿童学习知识的场所进行参观与学习,而不是随意游览的公园,并且在日后积极鼓励孩子到博物馆参观。博物馆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博物馆内的文物,以及那些帮助藏品进行阐释的辅助展品如何和观众之间产生联系。对于儿童用户而言,教育过程中所选择的文物并不一定是具有历史与艺术价值的文物,而是看它能不能激发儿童用户之间的交流,从而自然地获得学习体验。这些文物需要能够嵌入博物馆营造的学习情境中,从而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要互动的欲望(图2)。固有的博物馆文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传达和表述,对于儿童用户而言更是如此,由于其理解能力的限制,这种方式在保证准确和严谨的同时,更要注意尺度,既要寓教于樂又不可背离科学性。用心地选择方法、创设情境正是教育方法创造性的体现。正如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如果想使学生发生兴趣,我们就应用心使方法合口味,务使一切事物,无论如何正经,都可以亲切地、诱人地放到他们跟前[5]。”   4.2 总体架构分析
  基于情境的实践模式包括认知学徒制、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及抛锚式教学模式[6]。本研究在分析以上三种实践模式所蕴合的关键原则与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设计总体架构。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设计过程当中应当努力创设真实情境使用户融入其中。首先,感知情境主要呈现在体验过程中,其应当是学习者熟悉并能产生共鸣的重要场景,以文物本身为第一视角,介绍文物的前世今生,进而唤起儿童的注意、好奇和兴趣;其次,整个学习过程使用问题或者任务情境,促使儿童能够对于知识进行充分地认知,通过使用画面、声音、动作等方式激发用户的求知欲望;再次,具有逻辑性的流程可以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使用户可流畅、顺利地完成操作;最后,还应当给予反馈及评价,适当鼓励可促使儿童可以产生成就感,提升用户的积极性,促使儿童能够乐在其中,持续不断学习。应用本身应在儿童学习过程当中对其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结果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从而对其学习行为进行研究,在最后的呈现效果上直观地反映学习者在学习和发展中的进步,帮助馆方充分关注儿童的实际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此外,根据专家的相关建议,馆方和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儿童帮助他们学习。
  5 结语
  博物馆儿童教育是博物馆整体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博物馆整体教育理念与水平的发展将会带动我国博物馆儿童教育变得更加全面和立体。就儿童教育而言,以儿童视角进行创作帮助其对深奥的文物进行解读,创造出适合儿童认知特点的特定情境,通过合理的方式选择,帮助儿童理解和学习将会使教育的成效会更加明显。这将会促进儿童对博物馆兴趣的增加。他们将是未来较为稳定的博物馆观众群体。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動学到知识[7]。未来我们依然需要在博物馆儿童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上进行探索,以此来提升儿童教育质量,增强博物馆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博物馆条例》[J].城市规划通讯,2015 (05):11.
  [2]张维,郑霞,叶洋滨.移动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服务方式的新探索[J].科技通报. 2016,32(07):242-246
  [3]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 2002 (01):53
  [4]王军武,梁照飞.情境学习理论与实践模式探讨[J].教育技术a刊, 2005 (Z1):15
  [5]赵铁妩.强化教学艺术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作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04):108—109
  [6]李吴天.心理学与人类学视角下的情境学习论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 2014.
  [7]江春桃.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8
  [8]王艳艳.服务设计视角下浙江省博物馆儿童专区现状研究[J]工业设计, 2019 (06):56-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47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