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些年我国市场经济制度逐渐成熟,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并取得良好成绩。事业单位财政税收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做好必要强化具有现实意义。以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管理为切入点,分析财政税收中存在的问题,联系实际给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政税收  解决措施
  一、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存在的问题
  (一)票据管理不严格,税收缴纳不规范
  首先,票据管理存在不完善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制度不健全,不仅如此,某些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在财政税收会计核算、内部审计方面缺乏重视,使得会计人员工作不仔细,在出现问题时相互推卸,使得票据管理出现混乱,最终造成财务数据不真实、不准确。此外,由于财政税收人员综合素质与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对征收标准不熟悉,可能还会提升征税税率,导致事业单位财税征收不科学。其次,事业单位税收缴纳不规范,这是因为现阶段与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缺乏对基本费用规范管理的认识,不仅如此,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在自觉履行纳税义务方面的意识不强,常常出现某些税收机构私自征管地方税收的现象。
  (二)财政税收预算管理不科学
  首先,财政税收预算制定随意,不严谨。财政税收制度革新对于事业机构的发展有较大作用,财政税收不只是税务局的工作,还应当与其他部门相融合,例如审计部和财务部等各个部门,以确保工作效率及质量。财政税收的首个环节便是预算编制,需要各职能部门根据本部门情况指出问题并进行仔细检验,从本质上保障预算编制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但是,当前事业机构的预算编制是由财务部单独完成的,编制预算时项目执行部几乎没有参与,项目专业人才参与很少,导致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相脱节。其次,预算编制方式不标准,未严格根据相关规定及标准来编制。预算编制应结合事业机构的发展情况,而以往的预算编制方式并未根据事业机构的实际情况改变,财务工作者在编制预算时通常会依据经验处理,造成预算编制和实际执行不相符,限制财政税收业务分配,加大预算修改难度,影响着预算工作的精准性及权威性。最后,财政税收预算实行效率较低。当前,事业单位大都没有考评财政税收预算的实施,造成预算执行任意采用预算经费,增大了财政经费应用风险。有些事业单位针对预算执行未制定独立的激励机制与责任追究制度,造成预算执行比较随意。
  (三)相关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缺少完善的考核
  首先,我国事业单位财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对各类税种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法律法规没有很好地掌握,对应税收入与非应税收入的界限不明确,对某些税目概念不熟悉。不仅如此,部分财会工作人员思想意识不高,缺乏对税收法律新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税务方面的管理仍沿用传统的模式。其次,事业单位内财务税收项目往往职责不清,没有进行全面的考核。很多事业单位在财政税务方面的工作重心都放在其他方面,没有重视对税收业务绩效考核。大多数税务单位往往只在年终时才会进行一次缴税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对缴税服务要求及内容掌握不充分,这种现象会导致事业单位在发布财政缴税信息时有显著的滞后性。
  (四)内部管控与外部監督不到位
  事业单位财政部门的税收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得益于内部管控作用的正常发挥。但是普遍现象是,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效果都是借助于第三方机构来进行监督,而第三方机构往往对事业单位内部运行情况掌握不够充分,不能有效对事业单位的各项财政活动进行严格地管控。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控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事业单位内部管控不强,那么事业单位的各项财政活动就要依靠外部监督,但是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外部第三方机构监督体系有诸多问题存在,比如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方式不科学等。
  (五)专项资金利用率不高
  专项资金是财政预算资金中的重要部分,我国科研单位的很多具体科研项目都会获得专项资金的支持。但是,很多单位把专项资金当做自己的私人财产,或者在使用中大量浪费, 严重降低了专项资金的利用率,也不利于我国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科研单位是我国的重要事业单位,它的发展甚至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发展战略,因此,科研事业单位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把专项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努力提升我国的科研水平。
  二、事业单位优化财政税收的策略
  (一)完善税收上缴
  税金的上缴是事业机构合格经营的前提条件,还是其肩负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因此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完善税收上缴工作,全面履行缴税义务,以确保事业机构税收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由此促进事业机构的长远健康发展。
  (二)加强票据管理
  首先,要确保事业单位税务等方面的票据具有真实性,对票据的管理工作要严格依法依规来进行,对税收的计算要借鉴先进的方法与成熟的经验。杜绝各类打借条等现象,领用票据要合法,使用税务发票及财政收费收据要合理,并要规范票据内容,保证税收票据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与连续性,对财政、税务等部门派发的票据要正确使用,从源头上确保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科学与规范。其次,事业单位要保证财政税收信息公开性与透明性,借助多种渠道进行税务信息内容公开,及时更新财政税收信息,确保财政税收信息的真实性,建立健全纳税人的信息反馈平台,实时掌握纳税人的意见与建议,并对有效意见及时采纳,提高纳税服务质量。
  (三)完善监控制度
  为做好事业机构的财政税收管理活动,需要进一步完善监控制度,主要是从内外两个方面强化事业机构的税收管理与监督。首先,在内部监督方面,事业单位内部要设置专门的审计机构对财务税收相关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不仅如此,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制约,比如,财务部门在对各部门进行预算编制时,应将预算编制结果反馈给各部门进行审核复查。此外,要强化事业单位管理层的主导作用,对于财务部门出具的最终文件要经过领导层的检验签证。其次,在外部监督方面,在事业单位财务税收内容公开后,应设置相应的反馈机制,比如,设置网络评价通道,使得民众对于税收工作中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事业单位要针对这些意见定期及时作出回应。不仅如此,政府还应该为事业单位设置第三方监督机构。   (四)提升员工整体素养,保证税收缴纳标准化
  首先,事业单位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财务工作者组织专业培训及整体素质培训,使之可以熟悉与掌握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公司所得税、车船税和房产税等方面的税种知识,可以准确辨别事业机构应税项目和非应税项目,防止产生多缴和少缴情况。另外,事业单位还要注意培育财务工作者的税法观念。其次,事业单位要注意实施财政税收数据公开透明,利用计算机系统、收集短信、广播报刊和组织座谈会等途径公开税务数据,注意财政税收数据的更新,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为缴税者提供数据反馈平台,及时掌握缴税者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借鉴缴税者有建设性的意见,提升纳税服务。
  (五)加强专项资金管理
  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中有专项资金,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必须加强管理,不断提升专项资金的利用率。单位需要建立专项资金的管理机制,对专项资金的管理进行有效规范。一是,工作人员需要对专项资金的拨款进行严格的审核与审批;二是在基金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监管,对资金的使用原则、内容加以严格规范;三是管理者还要对资金的使用数额、使用原因等具体内容进行记录管理,使每笔资金的支出都可以查询。只有这样不断细化管理,加强过程监管,项资金的利用率才能不断提升。
  (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当前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科研单位在资金管理方面也要走向信息化,使资金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财务管理软件、大数据等技术都是可以在单位资金管理中运用的具体信息技术。单位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单位内部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精确的计算,使业绩考核工作以量化的形式清晰地表现出来。在利用信息化进行财务管理方面可以应用财务管理软件,例如ERP,该软件可以使资金管理更加细化,也可以把资金管理相关的信息放在同一平台。这样不仅可以使财务管理信息更加全面,方便资金管理工作的统一,也可以使更多人查询相关信息,方便工作人员互相监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机构是为社会群众提供科研、文化、教育等服務的社会公益性组织,就其财政税收而言,有一定的繁琐性、隐蔽性等特点。随着市场化趋势的深入,事业机构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变,这些改变给事业机构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使事业机构面临许多挑战。为此,事业机构要认识、反思目前税收中出现的问题,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处理这些问题,进而实现自身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瑞花.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经济师,2019(03):124+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5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