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人居环境设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美丽乡村是为了使广大农村地区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而提出的新政策,其主要理念是发展当前农村的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得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建立文明、整洁、民主的新式农村,同时通过对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进行平衡,将中国乡村建设成为“村村幸福,家家美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新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人居环境优化是将乡村经济、乡村自然资源、乡村人文环境考虑在内对乡村整体进行规划设计,在提高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乡村居民的幸福感进行的一项重要研究。
  关键词:美丽乡村;人居环境设计;优化方法
  中国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11-0105-02
  1乡村的概念
  乡村是一种和城市互相对立的概念,也可以理解成为是在城市的范围以外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生活和生产的空间。《词源》当中,对乡村的解释是从事农业、人口分布和城市相比更加分散的地区。在行政区域的划分上,乡村包括以人们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地区,以工业和商业为主导的地区,以及以在城乡结合部当中以某些特殊需求而形成的聚集地。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现状
  外国的乡村主要是以观光农业为主,其本质就是乡村结合观光旅游和农业采摘等多功能的结合体。观光农业最早兴起于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意大利的观光农业伴随着全球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人们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的首要目标。
  以德国为例,德国对于生态保护非常注重,在森林覆盖率不高的情况下,仍然将大部分的森林安置在村庄和农田四周作为生态屏障,这也是德国发展观光农业的前提。同时,德国还格外注重生态补偿,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参与到对于乡村未来的建设当中,让居民和来此参观的游客都能够感受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针对乡村基础建设当中出现的问题,德国采用的是先导规划的方式来进行优势的互补,从而使得各个村庄的优势能够得以发挥。在农业生产方面,德国采用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经营理念,这使得生产成本大大的降低。同时德国也十分重视有机种植和生态种植,并且用了订单化的农业经营模式使得城市和乡村能够更加紧密的连接起来,减轻了当前很多国家面临的乡村衰败的趋势。德国还将很多高技术人才投入到乡村建设当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待遇,这样就调整了农村当中的人口结构,缓解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在亚洲,日本的乡村发展和中国现阶段的农村发展比较相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量的年轻人涌入到城市当中,让日本的城市快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农村发展逐渐衰落的问题。再加上农村的各种基础设施并不完善,这就导致农村的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重。针对这些问题,日本提出了“造乡运动”来给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造乡运动”当中,各个地区根据本地区的特色来进行各方面的产业改革,从而使得本地区得到发展。此外,日本还通过对乡村进行生态建设来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来乡村旅游,刺激经济的发展。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造乡运动”还实现了城市人口逆向流动,让城市和乡村得到了双赢的发展。同时,为了让“造乡运动”进行下去,日本政府更是向乡村当中投入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信和医疗等设备在内,这不仅仅使得日本乡村的振兴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还能有效地减少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让更多的年轻人回到乡村来工作和生活,从而进一步提高乡村的价值[1]。
  2.2国内现状
  以北京市周边地区的古北水镇为例,古北水镇紧邻河北省,交通方便。在古北水镇内有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司马台长城以及鸳鸯湖水库等各种景观。古北水镇的特点是在不断创新的同时还能够接纳传统,古北水镇的原始地貌决定了当地的总体规划以及设计思路,利用周围的山水环绕成了整个古北水镇的总体开发卖点。
  针对古北水镇的规划重点就是提高周边山水的整体风貌。“水镇”的核心就是水,古北水镇原始地貌当中存在着一条“小汤河”,由于以前疏于管理,造成了水体污染以及河岸两侧的大面积荒废。在改善水体方面采用了河道清淤以及裁弯取直的方式,并且设置了适量的人工湖来形成了丰富的水系网络,使得整体的水系在空间和景观上能够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对于“古北水镇”四周山系环境的改造策略主要是在不影响当地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改造和开发,比如设置登山阶梯以及休息平台等。此外,考虑到山水之间的整体联系,在考虑到视线和视野的作用后,同时对街道的走向以及镇内的景点进行设置,让游客能够欣赏到不同的山水景色,感受到自然之美。
  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人居环境设计的基本内涵
  乡村是由众多房屋构成的人口集中分布区域,人居环境是指和人类居住密切相关的生存环境,其主要包括人类居住。生活、工作、休息和社交的场所,是人类在大自然当中赖以生活的空间。乡村人居环境是指在乡村居民生活的地区当中和居民密切相关的居民建筑以及乡村景观两部分。乡村人居环境的设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追求满足乡村居民的需求,重视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总体设计,强调对于村落的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乡村人居环境设计集感官、感受和艺术于一体,是平衡了自然人文和艺术设计的产物,体现了针对乡村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传统和发展,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生存[2]。
  4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人居环境设计原则
  4.1以乡村振兴为导向
  乡村是中国的根。自农村改革工作的开展以来,我国的“三农”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在加快工業化和城镇化进程的过程当中,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以及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欠账比较多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然而建立健全美丽乡村人居环境评估体系恰巧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引导美丽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针对乡村地区人居环境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目标和问题相结合的方式,从乡村经济等方面建立起一个多维的美丽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体系,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4.2以实施应用为根本
  将乡村人居环境设计充足空间扩展到乡村经济以及乡村环境治理方面上来,为美丽乡村人居环境设计添加新的内涵,同时在核心指标上面还需要再添加入新的个性化指标,来强化评价体系的实用性,使得村民们的需求能够切实的得到满足。
  4.3以經济发达地区为引导
  以经济发达地区作为引导,来总结乡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教训,并且结合其中的发现来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从而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能够为其他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一个参考标准[5]。
  5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人居环境设计方法
  5.1优化乡村基础设施
  基础的设施建设不到位是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意识越发的高涨,乡村居民对于文化、卫生以及体育娱乐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从改善人居环境想出方法,加强美丽乡村人居环境设计是可以让乡村的各项基础设施更加地完善,使得乡村居民能够实现“老有所依,幼有所养”。
  5.2加强乡村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是户外的,能够向全村居民开放进行各项活动的空间,这是作为村民之间进行联系以及活动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村民之间的社会关系。比如:庭院、晒场、戏台和村头等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具有休闲、活动以及景观等特点,村民们大多会在这些地区滞留和聚集,所以这些地区也会给居民带来回忆,这是有别于城市的特色户外空间。它是美丽乡村建设当中最具有魅力的场所,也具有一定的场所精神,所以需要加强公共空间的建设。
  5.3改善乡村人居建筑
  改善乡村人居建筑是实现美丽乡村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当前的建筑形式的影响之下,很多的乡村在建设规划方面采用的都是行列式的排列方式,或者是类似于城镇之内的小区式的规划方式,虽然这样的规划方式有着简洁、好管理等优点,但是却使得乡村丧失了其独有的特色。美丽乡村人居环境设计要在乡村传统建筑的基础之上,对部分的乡村建筑进行特色化的改造,使得其能够融入到当地的特色文化当中,使得乡村的特色文化能够更加的鲜明,唤醒村民对于自己村子的归属感。
  5.4美化乡村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文明能够加强村落内的环境美感。整洁的村庄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能够加强乡村环境的建设,使得乡村更加地适合人们的居住。乡村的生态环境是美丽乡村的最直观地体现,农村具有最原始、最天然的自然风光。因此,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宣传,让人们真正注意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唤醒人们对自然的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生态保护观念,并将其贯彻到整个美丽乡村的建设当中来。
  6总结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是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最有效途径,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当中应该注重保护乡村本来所具有的特色,发掘乡村在空间上的创新能力,加强对于乡村的整体布局设计,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渐渐地改变村民的生活方式,从而真正体现美丽乡村的魅力和特点。
  参考文献
  [1]周玉佳,马之路,余凡基于改善人居环境的美丽乡村建设探索——以淮南市姚李村为例[J].武夷学院学报,2018,37 (10):39-44
  [2]赵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D].兰州大学,2019.
  [3]李文琴.扬州市武坚镇黄思村村落人居环境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
  [4]住建部课题《美丽乡村的人居环境评估体系研究——以上海为例》通过验收[J].小城镇建设,2019,37 (08):120
  [5]张宏旺.基于公共空间激活策略的乡村聚落更新方法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8
  作者简介
  周冰/1977年生/女/湖南怀化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河南郑州450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158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