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专项资金是主要用于某些专门、特殊项目的资金。随着我国对惠民措施的实施普及及深入,专项资金的种类及数额不断增加,存在点多面广、政策性强的特点,怎样把专项资金的作用发挥好,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越来越重要,本文对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专项资金;管理;思考
  1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为确保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各单位各部门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由于管理制度的内容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不强等,使得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效果比较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用性不强,矛盾比较多,工作人员凭借的是经验,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管理制度不能真正发挥起作用。部分单位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专项资金管理缺乏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只重视资金的争取,而忽视管理,资金拨付到位后,项目迟迟不能动工,资金长期闲置,有的甚至改变用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项资金高效管理的实施。
  1.2 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不尽科学合理
  当前,专项资金种类较多,数额较大,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教育、卫生、科学等各个领域,涵盖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范围,部分专项资金是因事因时而设,缺乏一定的长远规划,做预算时没有严格按照项目实际需求,造成预算偏离实际,预算松弛。主要原因是项目建设的前期,相关工作人员未能做到合理的实地考察和调研,部门之间联系较少。正因为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上的不科学,导致预算执行的随意和不严肃,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降低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造成财政资金不必要的浪费。
  1.3 专项资金的申报缺乏科学性、前瞻性
  部分单位过于重视项目的申报,得到资金支持,导致项目申报缺乏对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考察,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论证,项目建成后,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直接导致项目失败。此外,存在不按照实际的项目进度和需求量进行申报,多报、谎报的现象时有发生,资金拨付到位后,仅仅用少数的项目资金进行建设,将剩余的资金挪用到其他项目当中,或者根本就闲置不用,甚至有贪污和私吞现象。
  1.4 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专款不能专用
  专项资金就是用在特定项目上的资金,专项资金的管理应该是独立的、专门的、进行独立的核算和存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做到专款专用,经常会出现改变资金用途,挪用或占用专项资金的情况,存在专项资金弥补其他费用的不足、购置其他办公设备、虚开发票套取资金等情况,专项资金被用在了其他地方,没有发挥到其应有的作用。经过分析,专款资金没有得到专用的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部分人员没有如实申报资金用途,且未合理使用,造成资金结余较大的情况存在;二是资金的使用与项目的进度存在不同步的情况,会出现结算资金不准时、成本与收益计算不准确等情况;三是对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缺乏全面的认识,项目库不完整,缺乏长远的规划,预算不切合实际。
  1.5 专项资金缺乏有效的监督
  随着国家对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增大,各单位申报专项资金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有些单位只重视资金的争取,却忽视了资金管理,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管理混乱,财务部门对资金的使用过程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关注,仅仅只是问题出现了之后,才会想一些办法。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单位存在应招投标而没有招投标或虚假招标等问题,有的单位招投标,只是走过场,内定好一家单位后,再找两家做陪衬。依据财政专项资金的有关规定,项目完成后,资金有结余的情况下,需要上交到财政部门或者向财政部门申报批准后留用,但是多数单位在资金有剩余的情况下,依然滞留在本单位,未将结余的资金上交,财政部门疏于监管,造成资金闲置或长期挂账,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1.6 单位财务人员起不到相应的监督管理作用
  由于财务人员对专项资金的性质与重要性了解不够深入,对专项资金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没有强烈的资金管理意识,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上,财务人员仅仅是进行会计核算、记账、审核、将重心放在申请、审批专项资金的各种资料上,对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了解不透,项目竣工验收时,验收不认真细致,造成财务监督仅仅是一种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
  1.7 缺乏健全的绩效考评体系
  当前环境下,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已趋于成熟,并且已经有了明确的标准,但评价指标范围广,更新不及时,共性和个性指标界定比较单一,对项目本身的特征差异关注不够,很多指标没有体现资金绩效,更多的指向工作考核,评分随意性大,评价结果不够客观,评价过程中,一些评价结果缺乏横向纵向的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2 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
  2.1 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是专项资金运行的根本保证,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对资金的申请、使用、拨付、结算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明确资金的申报流程、申报条件及工作人员的职责,实现每个员工按规办事,以身作则,确保每个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比如项目立项之前,一定要组织专家团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项目建设过程中,财务人员实时把握项目进度和资金流向,若出现偏差及时纠正,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项目完成后,及时组织人员进行验收,分析资金使用情况,阐述决算和预算资金出现缺口的原因,并形成书面报告。
  2.2 细化项目分析,创新管理方法
  实行项目申报统一管理,建立项目数据库,所有项目入库管理,按照先进先出、轻重缓急的原则,由资金管理单位审批实施。没有进入项目库的项目,一律不得安排资金。对申报进入项目库的项目,第一,应及时提出项目建议书,把项目的目的、初步设想、生产规模、市场需求以及对项目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等明确的提出来。第二,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制定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概况、市场预测、项目配套、环境保护、项目进度安排和招投标等详细细节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在项目决策的各个阶段,必须经相关的参与人员确认签字后保留规范的书面记录,作为日后查阅与责任判定的依据。项目一经批复,项目单位必须按照批复的工作内容认真组织实施,不得自行调整变更,确因特殊原因需调整变更的,应按申报程序履行报批手续,项目单位要按照批复的要求积极组织项目实施,加快项目执行。对于已完成的项目形成的結余资金,原则上应上交财政,如项目单位需留作自用,须报财政部门同意,不得随意处置。   2.3 明确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保证专款专用
  各级单位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按照标准和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保障资金得到专款专用,防止出现资金被挪用的情况。首先,由专人对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并对专项资金进行专户储存、核算,项目的资金使用依据资金规范的内容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变。专项资金的审核制度、审批流程标准必须公开透明,减少寻租行为;报账和拨付环节,相关人员必须出示真实、合法的凭证,财务人员才能给予报销;财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一旦发现没有专款专用,要求其立即整改,并写出详细整改报告;明确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費。此外,主动做好信息公示公开工作,及时把资金来源、资金用途、项目地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方便群众对相关信息的了解,维护公众的知情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挪用、占用资金的行为,保证专项资金的正确使用。
  2.4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监督是专项资金规范化使用的主要内容和环节,把监督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贯穿于资金使用的全过程。一是加强监督检查,健全决策、执行与效果评价相分离的监督制约体系。明确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审计部门监督管理职责,确保专项资金设立、分配、管理、监督各环节顺畅有序,规范有效。二是充分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公众的外部监督。对依法依规进行专项资金监督提出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认真进行整改,把整改落实情况作为申报专项资金的依据。
  2.5 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
  提高人员的素质,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积极组织人员学习专项资金管理的知识,举办知识讲座、专业知识培训等活动,使项目负责人和有关财务人员明确各自职责,提高对项目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依法管理的观念和意识,解决会计人员对会计科目运用不准,核算不规范的问题。财务人员不仅仅是记账人,要参与管理,做好沟通,及时掌握项目的实施进度以及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二是积极从外部引进人才,每年从财经类高等院校选聘优秀毕业生,加入财政系统。
  2.6 做好绩效评价,合理评价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
  绩效评价指标是评价的工具,是引导资金合理科学使用的风向标。绩效评价指标应紧扣项目主题,反映项目特征。实用性强的绩效评价指标,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优化资金支出结构,规范会计核算标准,降低管理的难度。因此,我们在设计绩效评价指标时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针对不同类的评价对象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二是针对评价对象设计前后衔接但又有侧重点的指标体系;三是设计体现管理特征的共性指标以及差异性的个性指标。通过横向、纵向对项目的进度,资金使用情况、剩余资金额、双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对比,判断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这样会督促项目单位认真对待项目资金,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资金的使用效率上。此外,绩效评价指标应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3 总结
  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我们要做好每一个细小环节的工作,不断探索和改进专项资金管理方式,切实盘活用好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启伟.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7,(36).
  [2]黄丹.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6,(11).
  [3]宋伟.强化财政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5,(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532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