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合同管理助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自2019年1月1日起高校执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和效果,并达到了制度实施的目的。但在制度执行过程中高校在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明显的暴露出来了,主要体现在合同管理方面。本文就高校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政府会计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合同管理;高校;政府会计制度
   一、引言
  为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财政体制,行政事业单位自2019年1月1日执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该制度的实施对高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发现高校在合同管理方面还有待加强。合同管理是高校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执行、变更、归档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政府会计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对当期的收入、费用要及时的进行确认,才能全面的反映高校财务状况。合同管理对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高校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加强合同管理对高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作用
  加强合同管理对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具有推进作用,只有规范合同管理政府会计制度才能真正落地。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会计改革的核心是引入权责发生制,高校在订立收入类合同时应该明确收入权责的确认依据和时点,支出类合同应该明确付款的依据和时间要求,为按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进行账务处理提供依据。在合同订立后要及时到财务登记,财务人员才能根据经济合同进行专业判断,合理确认当期收入与成本,这样权责发生制才能真正落地,才能编制完整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才能全面准确反映高校的资产与负债状况,让高校管理层清楚自家家底,正确做出决策,提高治校水平,促进高校健康发展。二是加强合同管有利于预算管理和监督,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能够准确核算预算收支情况。
  三、高校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领导及教职工对合同的管理还不够重视,对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合同管理归口部门未履行相关职责,关键岗位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从审计局对高校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的审计结果中提到合同管理不规范的相关问题。
  (一)合同执行监管不利
  合同生效后有一定法律效力的约束,高校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没有严格按合同规定的时间、金额来付款,不利于预算管理。如高校为了加快支付进度,未按合同约定提前支付项目款。未按合同约定使用委托项目经费,出现项目经费被挪用,超预算和无预算支出现象。
  (二)该订立合同的业务未订立
  高校的业务日益繁多复杂,教职工法律意识不强,对外提供服务时未订立收款合同,导致回款不及时,收入确认不准确。
  (三)合同订立前调查环节不严
  合同订立前对对方单位主体资格、资信情况没有进行充分了解,合同订立内容与经济活动不符,如学生公寓安装热水器,未订立采购合同而与建筑公司订立施工合同,发票内容为工程款,导致设备未记入资产库,形成帐外资产。
  (四)合同签订与预算控制相矛盾
  从理论上看应该是根据部门预算指标数来签订合同,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高校二级预算控制意识薄弱,业务部门在编制预算时比较随意,考虑不周全,合同订立前业务部门未及时与财务部门进行通沟,执行合同付款时无预算支持,就要对预算进行调整,导致学校预算执行困难。
  四、高校合同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管理机构缺失
  合同管理控制是高校内部控制业务层面中的重要部分,但往往被高校领导层忽略,对合同管理并不重视,未设置有效的组织机构,只是简单的把工作分给了党政办公室,仅限于对学院合同章及合同的登记归档管理工作,没有尽到合同管理归口部门的职责。
  (二)风险防控意识薄弱
  高校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院级领导及教职工对经济业务风险防控意识薄弱,尤其是对合同订立、履行、纠纷处理、登记归档主要存在的风险不够重视,没有根据高校自身经济业务特点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评估,不利于高校对经济合同的控制,会带来法律风险、高校权益受损,管理效率低下等风险。
  (三)缺乏合同授权审批制度
  我国高校施行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为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随着高校与外界的业务往来的增加,合同的类型也越来越复杂,从管理效率方面來考虑,所有合同均由校长签字的情况下,将会影响高校业务的开展。
  (四)信息沟通不畅、手段落后
  信息沟通不畅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目前高校合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缺乏信息化技术做支撑,合同的签订、审核、执行归档还都需要手工操作,业务部门需要将纸质合同送到管理部门,逐个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大量的时间和人力都浪费在跑手续上,办公效率比较低下。二是合同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缺乏沟通,收付款合同订立后未及时到财务进行登记,在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下,收入与费用确认不准确、不及时,财务报告编制就不真实、不完整,不能真实反映高校财务状况。
  五、政府会计制度下加强高校合同管理的建议
  (一)设立合同管理机构
  为确保政府会计制度有效实施,高校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为规范合同管理提供保障。一是由于合同管理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高校应成立一个法务部门,采取法务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分级负责的方式,法务部门对学校的合同进行统一管理,修订管理办法,明确业务部门合同管理的职责及流程,负责对重大合同的起草、谈判,审查和订立。负责合同登记与归档,管理合同专用章,提供合同管理事务法律咨询服务,处理合同纠纷等问题。二是学校授权各业务部门对本部门一般经济合同按照法务部门要求进行归口管理,并设专人对合同进行管理。三是建立合同归口管理部门、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沟通机制,合同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将要审查合同文本推送给财务处,财务处根据预算情况及采购规定对合同进行支付条款的审查。业务部门执行合同时,根据合同条款约定,向财务部门提交付款申请,同时将合同正本提交财务部门作为付款依据;根据业务部门提交的付款申请和合同约定的条款,结合部门预算情况,财务部门办理资金结算业务。
  (二)建立合同授权审批制度
  根据高校运营的特点,机构下设置的部门比较多,经济业务比较复杂,合同种类多,合同管理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内部流程控制的要求,按合同签订的金额进行分级授权审批,院长分别对不同级别委托代理人进行书面授权,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及管控能力。
  (三)建立合同管理系统
  从合同的订立、审批、执行、监督及归档的全过程纳入信息化管理,与高校采购平台、预算管理、财务报销管理等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平台。按照岗位职责不同,合理设置权限。合同订立后,业务部门通过系统将合同自动推送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按照合同收付款条款办理收取质量保证金及收付款结算,需要分期付款的合同,按照合同约定系统将自动提醒业务及财务部门办理资金结算,合同执行完后进行归档便于以后查询。这样将合同管理流程进行固化,实现合同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增强执行力,达到合同管理的目的。
  (四)强化内部监督管理
  合同归口管理部门要对合同的订立、履行、归档等环节进行实时监督,尤其是重大经济合同要指定专人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情节严重的立即向相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内部审计部门要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建立审计监督及奖惩制度,进一步规范合同管理助推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刘璐,冯丹妹.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合同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总会计师,2018(11):104-105.
  [2]罗小荣.浅析基于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高校经济合同管理[J].财会学习,2019(12):135+137.
  [3]何维兴.内控角度下规范高校经济合同管理举措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19,30(4):65-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787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