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经济增长与地区经济差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在生产函数中引入生产性服务业、密度梯度和中心密度作为转移变量,估计了集聚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基础设施发展和产业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Cobb-Douglas模型的生产率函数为基础,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作为数据面板法,选取了全国26个省的数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差距
  在本研究中,本研究估计劳工、投资、人力资本、有形基础设施(电力和道路)、产业集聚的影响。根据估算数据结果,我国生产活动的特点是以劳动力为基础,劳动弹性率为0,27,高于投资弹性0,10。
  1 中国区域发展的背景
  比较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与改革开放30年的国际发展规律。中国与区域发展的过渡时期。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不仅是保持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区域发展的战略转型时期。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中国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了以四个政策区域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发展战略。但我国的经济发展—“东强西弱”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沿海与内陆的发展差异仍然是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发展差异。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成为制约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我国幅员辽阔,生产性服务业众多,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同,区域发展条件复杂,区域发展类型和格局多种多样,包括东部沿海地区向高集聚均衡水平的转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城市群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形式。区域发展模式是地理学的传统命题。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研究和验证。基于多源数据和不同的空间尺度数据,依赖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
  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21世纪头十年,从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角度看,东部地区一直是经济要素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心地区。东部十省占全国土地面积的9.5%,集中在50%以上的GDP和35%以上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主要功能导向区划的制定。中国基本形成了“两个垂直、三个水平”的格局。空间发展模式东部地区已进入城乡联网发展阶段,城市网点-轴复合网络密度已达到较高水平,中西部地区的点-轴系统基本形成,但联系网络仍然相对稀少。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的空间变化过程有很强的规律性,同时也是中国国家发展模式不断优化的过程。十年来,中国东部地区的基本表现是空间整合趋势,而中西部则表现为主要资本向内陆两极分化的趋势。在四个板块和省级的两个尺度上,我们利用不平衡指数来评价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经济的空间平衡变化过程。不平衡指数的变化趋势反映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匹配变化。不平衡指数越小,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的空间分布越匹配,空间越均衡。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经济增长与地区经济差距
  经济集聚仍然是我国四大板块的主导空间发展模式。2001-2005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经济空间均衡度呈下降趋势,四板块规模和省级生产性服务业不平衡指数分别从0.082上升到0.085,0.011上升到0.015。这与这一时期生产性服务业聚集速度与东部地区经济要素快速集聚速度不相匹配有关。2005-2010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经济空间非均衡度呈下降趋势,四板块规模和省级生产性服务业不平衡指数分别从0.085降至0.066,0.015降至0.010。中国的区域GDP在2005-2010年增长,生产性服务业也在聚集。因此,经济集聚规模和生产性服务业比例正在缩小,生产性服务业和经济因素影响了空间均衡发展状况。从2001-201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变化格局看,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趋势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聚集趋势明显向海洋方向发展。东北三省和中西部大部分省份(江西、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和云南除外)生产性服务业比例呈下降趋势,河南和四川生产性服务业比例下降最多,分别下降了0.49%和0.40%。从2001-2010年GDP比重的变化来看,除江苏、山东省和天津外,东部地区GDP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中西部部分省份GDP所占比重有所上升。
  空間均衡过程的实质是人口与经济要素集聚内部潜在差异减小的过程。从总体上看,21世纪头十年,东部地区人口集聚明显,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而中西部地区GDP比重则呈上升趋势,这一趋势只是与中西部地区的人口趋势交叉。因此可以说,在这一时期,中国的人口和经济总体上走向了空间平衡,GDP增加值的比重分析结果并没有显示出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变化,因为中国的东西部差距很大。在一段时间内,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导致人口比例和经济因素的下降。但由于发展基地大,东部地区的增长规模仍占中国增加值的比重较大,发展状况并没有随着增长的放缓而下降。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国经济增长在最近有了显著的改善,但增长率在各地区不同,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各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的差异。此外,经济活动的集中化倾向于引起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红霞,吴姝雅.三大都市圈城市网络的发展水平与结构特征比较——基于六大类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20,40(4):110-118.
  [2]郭然,原毅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吗?——兼论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J].当代经济科学,2020,42(2):120-132.
  [3]李珊珊,马艳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不同集聚视角下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20(4):40-48.
  [4]晏阳,邓平平.产业协调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机制与效应——来自中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证检验[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2(3):99-1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92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