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如今,经济全球化正在蔓延,国际贸易形势也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变化,出口企业为了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而不断的改革融资模式。这些对于银行业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而言均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银行业必须基于现状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尽快与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接轨。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  业务操作  风险管理
  总的来看,我国的进出口总量始终维持在上升状态。银行业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不断推出新型的融资服务,并对金融产品进行了创新性的变革,通过为国际贸易提供融资服务的方式来调整利润水平,优化信贷结构。可见,国际贸易融资服务是银行业发展的核心环节,也是商业银行用于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在商业银行抢占市场份额的过程中,国际贸易融资服务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为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业务的拓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于2008年爆发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还会制约银行业务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发展。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国际贸易融资服务面临更大的风险和阻碍,必须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逐步提升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做好风险管理。
  一、贸易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针对性
  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并向发展中逐步建成了风险管理体系,通过配合使用标准化内部控制机制的方式管理银行风险。然而,现有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缺乏针对性,也就是说现有的管理方法或体系等,均是对银行各项业务或者各个环节的共性风险进行处理,虽然推广较为容易,也为银行提供了统一的处理标准,但是无法反映出具体的业务特征,也无法对某个环节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切实可行的监督与管理。整体上看,仍旧存在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且在风险的识别与操作中存在诸多漏洞。
  (二)权责不一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极易出现操作风险,事责后移的问题更是普遍存在,这是因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一种部门较多的业务门类,流程极为复杂。一旦出现事故后,很难在第一时间明确责任人,暴露风险后也无法进行责任倒究,所以说事后惩戒始终处于流于形式的状态之中。责任认定不清的问题,给银行内部的管理效率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使得银行员工无法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融资业务具备风险较小的优势,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收益。例如,贷前授信为了转移风险,会通过过度宽松受信的方式将其转移到贷后的管理环节当中。值得注意的是,风险转移的过程也是责任转移的过程,最终给整个业务流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各个环节无法有效的衔接。事实上,银行已经意识到了自身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中存在的责任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并尝试性地推出了上级审批制,希望借此改善风险转移和权责不一的难题。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仍旧难以认定责任,操作风险的管理难度也未得到有效的改善。
  (三)缺乏协调性
  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操作风险管理始终是其不可回避的难题。为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构建了完善的风险架构,并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但是在风险信息传递方面仍旧有未解决的问题。风险管理协作的效果也不甚理想,管理职责分散的问题更是普遍存在,这都说明商业银行的各个部门和机构之间并未就操作风险管理达成一致。虽然,商业银行为了改善这一问题而设立了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但是其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只能在制定管理措施或管理风险时起到协调统一的作用。引发操作风险的因素相当复杂,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分别是流程、外部事件、系统,还有人员,与银行的各个职能部门之间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每种操作风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且需要不同的部门进行负责。例如,外部人欺诈的操作风险由安全保卫部门负责,而常规性的业务风险则由内控部门负责。但是在实际管理国际融资贸易业务操作风险时,存在划分边界模糊的问题,很多风险和隐患往往属于与多个部门,甚至是不属于任何一个部门,所以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职能重叠或者空白的问题,各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究其源头就是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缺乏协调性的问题。
  二、优化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的策略
  (一)独立运行风险管理部门
  不得不承认的是,现有的商业银行在管理风险的过程中拥有诸多优势,并在逐步实践中建成了成熟的管理体系,在管理成本、传递信息方面都有绝对的优势。但也不能忽略其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下的问题,还有职能边界较为模糊、管理空挡等。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应成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使其独立运行,突破层级管理结构带来的障碍,建成创新型的风险监控组织结构。建立风险管理部门时,应将其与当前的风险管理结构区分开来,遵循独立化的原则,开展全新的风险管理与审计工作。这种独立性的运行体系不仅要体现在人员的垂直管理之上,还要重新完成资源和要素的配置。成立单独运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后,应由审计总监或者总会计师担任管理者,在职权范围内完成操作风险管理与监控的目标。下辖的风险管理人员应配合领导者的工作,将风险管理渗透到银行的各个业务和环节当中。这不仅可以获得更加真实的经营信息,还可第一时间发现潜藏于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的隐患。
  (二)优化考核机制和绩效体系
  要想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必须从细节性的内容入手,建立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机制,基于问题导向配合使用业绩考核机制。融资业务部门应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的过程中,养成超前意识,树立创新性的意识和理念,以融资业务的特征和现状为中心,考核部门员工,大力推进收益指标或经过风险调整后的利润,重新划分操作风险考核内容的权重,平衡业务拓展、业务量及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以免因绩效考核而产生不必要的风险隐患。注意建立全新的考核机制和评估机制,通过与绩效挂钩的方式培养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应在考核过程中体现出有重要贡献的员工,例如发现重大违规行为或者成功堵截案件等。从制度上入手,使员工养成重视业务的习惯,克服轻视管理的弊端,在日常工作和行动上落实各项机制与体制,利用制度的约束力更好的完成风险管理与控制。   (三)强化风险监测与管理
  结合风险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渠道建设,为信息的上传下达创造有利的条件。当然,该项工作是以具备完善的操作风险监测指标为前提的。由此可见,应在管理风险的过程中完善监测指标与监测体系,尽量做到有问题早发现,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操作风险或操作违规问题上传至最高管理层,而管理层也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处理对策下达至基层[3]。上报操作风险或者操作违规时,必须遵循真实详细的原则,绝不可夸大事态的严重性,也不可隐瞒任何一个细节。由专门的风险量化指标监测部门对上报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明确操作风险管理的动态和趋势,提高对风险识别和上报汇总的重视。最重要的是,要以客观的心态全面评估相关风险,明确风险产生的原因,基于其概率、重要性和危害等内容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做好各项措施的强化与研究,降低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维护商业银行的运行秩序。这不仅对银行业自身的发展有利,也给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四)开拓国际业务,建立共享平台
  虽然说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且拥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中国市场凭借自身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投资者,在此背景之下,商业银行应抓住這一良机,借助对外贸易发展形势良好的机会抢占市场份额,开拓外汇业务市场,争取更多的投资项目,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贸易融资业务。开拓业务时也不能忽略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更多的是要基于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发展状态适当争取投资者。操作风险具备较强的内生性,还具备隐蔽性的特征,通常会以离散事件或偶然事件的状态出现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当中。商业银行应建立协调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在多个部门和环节相互协作的背景下,使得信息在银行内部得到充分的流动。也可考虑依托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方式,打破信息孤岛现象,破除信息壁垒,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定期交流的方式,使各个部门以更加紧密的状态连接在一起,共同应对操作风险管理。即便是有风险或问题发生时,也可在第一时间引起所有部门的注意。
   综上所述,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也面临越来越高的风险,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就目前来看,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权责不清、缺乏针对性的问题,为此,商业银行应从优化考核机制,独立运行风险管理部门等几个方向入手,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和国际环境带来的挑战。因为,融资业务的操作风险管理较为复杂,且具备专门性和特殊性的特征,所以需要利用巧妙的策略将风险管理内容和融资业务的操作风险衔接在一起,系统的梳理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的不足,基于问题导向提出优化的策略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国际挑战给商业银行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带来的影响,将风险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孙舒平.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9):50.
  [2]陈飞雅.我国进出口贸易融资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商业,2019(15):43-44.
  [3]石文娟.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23):6-7.
  作者简介:李传荣(1970-),男 ,学历: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930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