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气象服务满意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气象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而农业农村气象服务又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做好气象服务满意度分析,有助于了解农业农村的气象服务需求所在,通过分析农村满意度下降的原因,找出不足和薄弱环节,为未来农业农村防灾减灾和提质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保障。
  关键词: 气象服务 农村公众 满意度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方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农业农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他的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受到天气与气候的影响。现已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时期,要加大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针对农业农村气象服务做好客观系统全面的调查,可以深入了解农业农村气象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气象服务,才能达到为农生产防灾减灾、提质增效的目的。从011年开始,中国气象局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公众气象服务评价。公众气象服务评价采用问卷和电话调查方式,每年选取约4万个样本,开展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气象服务需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气象服务传播渠道以及公众气象服务经济效益五个方面的调查和评估,再根据国家标准《全国气象服务满意度》(GB/35563)计算分析。从011年至019年,满意度逐年提升,018年公眾气象服务满意度首次超过90分(018年90 8分,019年91 9分),但唯独014年较前一年有所下降,014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为85 8分,较013年降低0 5分。其中,农村公众满意度较013年降低1 分。所以分析014年满意度下降的客观原因,对于未来做好农业农村气象服务具有更好的参考意义。
  一、满意度降低的客观构成
  通过对014年的农村公众满意度各因素的逐项分析,并与近年的相关数据对比发现,满意度降低的因素在对服务本身的评价、用户年龄和学历构成、服务传播渠道等方面均有体现。
  (一)实用性和准确性评价均有下滑,其中,实用性评价下滑较大
  通过对比农村公众对实用性、便捷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的评价结果发现,近三年农村公众对便捷性和及时性评价处于平稳态势,但实用性和准确性评价均较前两年有不同程度地下滑,其中014年农村公众对实用性评价下滑较大,较013年降低4 9分;准确性评价的波动相对较小,仅较013年降低0 7分;四项要素中只有及时性是平稳上升的趋势(图1)。
  (二)低年龄段的农村公众对气象服务的评价下滑显著
  调查显示,014年不同年龄段农村公众对气象服务满意度的评价均较013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图),其中30-39岁(占调查总人数的0 3%)农村公众对气象服务满意度的评价下降最大,较013年下降 9分。
  (三)农村使用网络渠道的公众对气象服务的评价显著偏低,甚至比城市还低
  调查显示,电视、手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是目前农村公众接收气象服务信息的主要渠道,上述四个渠道覆盖了93 5%的农村公众。分析发现,使用传统渠道电视的公众对气象服务满意度较高,而使用手机、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均较平均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偏低,其中,使用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等新媒体渠道的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较低,分别为83 1和8 3分(图3),分别比农村平均水平偏低3 9和4 7分。农村使用网络渠道的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甚至比城市的更低。
  二、满意度降低的原因分析
  (一)实用性评分降低原因分析
  1 不同类型农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差异显著。从不同类型农户在农事期间对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调查发现,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类型不断细分,不同类型农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如花卉种植业相较于其他类型农户对长期预报产品(未来15天天气预)的需求更强烈,而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在农事期对未来一周天气预报需求最大(表1)。
  高学历与学生群体对实用性的评价偏低。与城市公众的评价趋势截然相反,在农村学历越高的农村公众对实用性评价越低。与013年相比,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村公众对实用性的评价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近两年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农村公众对实用性的评价与大学本科及以下农村公众的评价出现显著差异,差距在10分左右(图4)。
  (二)准确性评分降低原因分析
  1 各省农村满意度下降的首因是天气预报不准确。通过调查014年相关省份公众对气象服务不满意的原因发现,天气预报不准确仍是影响气象服务评价的最主要因素(见表),而影响气象服务评价的第二大因素却各不相同。贵州省、河北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农村公众认为气象服务不能满足个人生活/生产需求;云南省公众表示不会解读和使用气象信息;安徽省和四川省公众认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海南省公众认为由于气象灾害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农村公众对中长期预报准确性满意度偏低。分析发现,在播种期,认为未来15天预报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公众对天气预报准确性的评价明显偏低,满意度仅为74 9分;在成熟期,认为未来一周预报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公众对天气预报准确性的评价也明显偏低,满意度为75 分。此外,学生、花卉种植业和个体商户是对天气预报准确性评价较低的职业(图6),分析发现这些评价偏低职业的公众更关注台风、冰雹等天气对其生产、生活的影响。
  3 18-9岁公众对准确性的评价异常偏低。从准确性评价来看,18-9岁的年轻群体对准确性的评价下降最大,较013年低了1 8分,而且该群体对准确性的评价异常偏低,已打破城市公众准确性评价普遍低于农村公众的规律(见图7)。
  (三)新媒体渠道分析
  在传统渠道满意度较高,新媒体渠道满意度较低的趋势下,传统气象服务传播渠道使用率高的地区,农村公众对气象服务总体满意度越高,如东北三省对电视的使用率较高,气象服务满意度排名也相应靠前。而北京、安徽、广东、广西、贵州、海南、上海、四川和云南省满意度较低,也主要与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等新媒体渠道的气象服务满意度较低有关。   三、结论与讨论
  (一)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与分析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健全,农村群体的职业构成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未来农业劳动力的主体。在014年的农村调查指标中,新增加了对花卉种植业等新兴职业的需求调查,调查表明,不同职业群体的需求差异显著。针对014年调查中发现的农村群体需求多样化、年轻农村群体满意度低的现状,建议未来相关部门应加强与农村基层部门的沟通交流,深入研究当今农业群体的职业构成,继续完善为新型职业农民开展针对性气象服务。
  (二)加强对农村青年、学生及高学历群体的气象服务
  随着“三农工作与教育工作紧密结合与联动,全国涉农高校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构建了涉农人才培养新格局,农民学历得到逐步提升。调查显示在农村公众中,青年、学生及高学历的群体对气象服务的评价偏低。此类群体呈现低龄特征,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较其他人群高,如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期望较其他人群高。但一直以来对此类人群的服务相对较弱,其需求容易被忽视,从而造成年轻群体对气象服务的评价较低结果。因此建议相关部门提升对农村青年、学生及高学历群体的气象服务,一方面应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合作,了解此类群体的服务需求,提供有专业性的服务;另一方面,应拓展农村校园服务渠道,加强气象信息及預警信息的覆盖率。
  (三)加强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气象服务的需求研究,提高服务实用性
  围绕气象服务惠农富农行动,进一步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和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数据显示,不同类型农户对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差异显著,为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不同农业类别的气象需求研究和分析,加强用户需求调研,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研发符合用户需求的为农服务产品,如针对花卉种植业应结合其对15天天气预报的需求和喜欢通过新媒体渠道接收产品的特点,设计适合花卉种植业的气象服务产品。
  (四)加强灾害预警,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业在高投入、高产出的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调查显示,受台风、冰雹等气象灾害影响较大及对未来15天预报服务产品需求高的职业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评价偏低,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灾害性天气和长期天气预报方法研究,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和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为进一步提升为农气象服务产品的准确性奠定基础。同时推动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农业保险全覆盖。
  (五)加强农村新媒体气象服务质量管理
  目前新媒体渠道发展迅速,未来必然成为公众主要接收气象服务的主要渠道。但分析发现,农村新媒体渠道的满意度明显低于传统传播渠道。为此,建议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农村新媒体气象服务质量管理,从信息发布质量入手,保证气象服务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与及时性同时,加强与社会新媒体研发机构的沟通交流,强化自身新媒体服务品牌建设。
  参考文献:
  [1]胡丽莉,郭小芹,赵瑾等 农业气象服务满意度测评方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016(11):177-183
  []许小峰等编著 现代气象服务[M].北京:气象出版社,010
  [3]许小峰 服务效益评估理论方法与分析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009:47
  [4]李长顺,赵飞,唐德才 江苏省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气象科学,015,35():30-36
  [5]Johnson M D, Gustafsson A, Andreasson  W, et al  he evolution and future of nation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models[J].Journalof Economic Psychology,001,:17-45
  [6]罗慧,李良序 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与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009:5-46
  [7]郭珊玲,吴锦程 新型职业农民的学历提升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4(11):1154-1157
  〔本文系公益性行业专项“台风暴雨灾害损失及服务效益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发(项目编号:GYY01506015)研究成果〕
  (刘颖杰,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气象局应急预警开放实验室。李筱竹,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孙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气象局应急预警开放实验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02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