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辽宁省物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首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辽宁省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一是物流产业基础设施逐步改进完善,二是物流园区建设初见规模,三是品牌物流和专业物流逐步形成;其次指出辽宁省现阶段物流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物流人才匮乏、物流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三点推动辽宁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办法和对策,分别是完善物流产业相关政策、重视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大力完善物流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辽宁省;物流产业;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76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3-0033-02
  引言
  辽宁省作为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是工业门类较为完善的省份之一,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近几年中已形成多个千亿元产业集群。但与国内其他沿海省份相比,不仅经济发展速度落后,而且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也有一定距离。比如,在物流产业集群方面,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有众多知名的制造业企业,但是并没有形成与此相对应的物流产业集群和物流园区,使得产业集群的效益没有更好的迸发出来。此外,辽宁省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如金融业、农业等的联系不够紧密,所以在物流业发展落后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的形势下,如何抓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物流业是辽宁省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辽宁省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辽宁省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快速推动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进步,在基础设施、物流园区等方面有着较好的发展势头。通过各种数据表明辽宁省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如下。
  (一)物流产业基础设施逐步改进完善
  近几年,辽宁省在交通设施、港口设施、公路客货场站建设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给辽宁省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2017年,全省多条高速公路新建与改扩建,建立了多条内陆交通运输通道,包括沈阳—大连、沈阳—长春、沈阳—丹东、沈阳—山海关等重点地区的连接路线;在港口建设方面,除了码头长度和泊位的增加,专用码头的类型也不断完善,包含煤炭、化工、原油等,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大连港、营口港为中心,锦州港、丹东港为两翼的全省沿海港口体系。
  (二)物流园区建设初见规模
  物流園区是物流资源整合及规模效应的必然产物,作为物流业发展中的新型业态,它能够更好的实现物流运作协同化,能为众多物流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物流集群将是物流园的重要发展方向。辽宁省目前已经拥有的物流园共计52个,其中,已投入运营的有12个,在建的13个,规划中的27个。从物流园区的布局上看,三大经济区域中沈阳市经济区有5个,沿海经济带占据29个,辽西北经济区分布5个。
  (三)品牌物流和专业物流逐步形成
  品牌设计和专业化是物流企业发展的最终方向,企业应该树立强烈的品牌竞争意识,结合市场选择和定位,打造自身特色优势,而对于辽宁省这样的沿海省份来说更应该打造特色品牌、知名品牌。近年来,随着锦程国际物流集团、马士基、大商集团等国内外优秀的物流企业加入,品牌物流和专业物流逐步形成,具备相当的前瞻意识。其中,民营企业沈阳北方仓储配货公司较具代表性。为了更好发展第三方物流,该公司投资并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立体仓储设施和管理技术,节约了仓储成本,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以周到、敏捷、专业的服务获得用户的认可,并与几百家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以此打造了专业化极强的第三方物流品牌,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
  二、辽宁省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
  在稳定开放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量增加的良好形势下,辽宁省近年来物流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想要真正将辽宁省物流产业壮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现阶段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物流企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近几年辽宁省迎来了多家知名物流企业的进驻,但是仍有大部分物流企业的水平有待提高。服务水平方面,绝大多数辽宁省物流企业服务内容单一,基本局限于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等基础服务,还保留着车队管理和基本库房管理的传统模式,而且服务水平比较低下。有关数据显示,辽宁省的物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贷损率高于3%,工商企业的配送及时率低于85%,所以这样的服务还与客户要求相去甚远。技术设施方面,老工业基地身份使得很多物流企业依旧保留上个世纪末的设施,所以自动化水平低,依旧存在人工作业为主的原始状态,技术水平也没有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这也成为了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阻碍。
  (二)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物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体制的支持,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会给物流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法律规范方面,辽宁省物流法规单纯参照我国的《合同法》和《担保法》来判定各种业务纠纷,缺乏灵活性,相关规章制度依旧不健全。例如,在市场准入与退出、企业产权制度等方面并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企业的实际需要,对于包装、搬运、第三方物流合同以及物流环节中涉及的其他物流作业合同没有明确的规范。政策扶持方面,辽宁省尚未建立完善的配套制度和保障措施,缺乏一些减税或免税政策,还没有在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营业税、垃圾处理费、排污费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相关配套政策出台的滞后,必然会制约物流产业的发展进程。
  (三)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任何产业的蓬勃发展都离不开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物流产业更是如此,物流离不开“人流”。但目前物流行业的高端人才缺口很大,并且每年还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辽宁省地处东北亚核心地带,但是由于发展环境和薪金等各种因素这样的地理位置并没有吸引大量的高端人才,只能在中级和初级层次的从业人员上得到满足,更多的专业物流人才会选择到南方市场寻求机会,这使得就业市场上需求量远大于供给量。   (四)物流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障碍在于辽宁省缺少一个覆盖全省的物流信息平台。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将给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极大的支持,它不仅可以提高物流业的运作效率,还能够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互联互通。目前,辽宁省已有的物流信息网只停留在简单的物流信息交换上,物流企业间的信息较为孤立,无法实现及时的有效沟通和对接,与现代物流业所要求的信息化程度相去甚远。
  三、辽宁省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
  物流产业的发展对辽宁省区域经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在大力发展辽宁省物流产业的同时不可忽视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所以针对辽宁省在发展物流产业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初步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做大做强物流企业
  物流企业的自身建设对辽宁省改善物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各方面提高物流企业的水平。首先要增强企业的服务意识,提倡多元化、个性化服务以满足多层次需求。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单一模式,如今企业可结合自身特点和能力提供定制服务、专业化服务、相关性强的系列性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还能通过专业化来实现提高效率,规模经济。
  政府要积极发挥管理的作用,营造充分且又公平的市场竞争氛围,以此来激励物流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同时也可以吸引国内或国际上知名物流企业进驻辽宁省,参与市场竞争,促进物流企业积极寻找自身定位,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发展。
  (二)完善物流产业相关政策
  物流产业的发展影响其他产业部门的循环,而良好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是保证物流产业发展的前提,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发展物流标准化和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提高物流交易的成功率。辽宁省政府应制定与物流行业契合度高的交易法规,规范物流交易行为,明确物流市场的规划、市场准入条件、运营资格、业务范围,使得物流业务可以依法管理和交易。有关政府部门必须注意全省物流行业的规范发展,切实制定行业行为的标准,减少物流行业中的法律冲突和不一致。此外,政府部门应该重视物流业的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对于物流企业,允许它们结合自身业务优势,逐步扩展物流服务范围和领域,在规范市场准入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多样性的投资主体进入物流服务市场等。
  (三)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和保障
  人才培养方面,可采取高校培养和企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形成利益共同体。高校应更加注重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使得理论知识能更好应用于实践;物流企业要向广大学子敞开大门,提供更多的实习的机会,实现供需挂钩。同时也要对在岗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培训,防止工作稳定带来的懈怠;不断提升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和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的能力,鼓励创新,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人才保障方面,面对大量人才外流,政府应该实施人才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通过灵活包容的就业制度和薪酬制度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物流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了解和满足员工的需求,给予较大晋升空间,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四)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
  政府层面,辽宁省要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进程。首先,要明确工作目标,确立发展路线和清晰的思路,探索可行的措施,主动承担职责,在宏观角度上发挥管理优势。其次,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并将此列入政府工作的重点项目,成立专项资金支持信息平台,争取建立起一个覆盖全省的公共、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以此快速地传递物流消息。
  企业层面,各物流企业要在积极配合政府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找到自身的信息化发展道路,可有意识、有重点地采用一些高精尖技术和设备,完善内部資源配置,提高个体物流服务效率,跟上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步伐,实现通过网络与客户、供应商、运营商等单位的连接。
  参考文献:
  [1]  张璐.黑龙江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中国商论,2017,(5):38-40.
  [2]  胡娟,梁胜民.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相关理论综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39(2):21-23,27.
  [3]  宋刚,李振东.新常态下辽宁沿海港口物流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39(2):9-11.
  [4]  韩劲松,高杨,贺晓光.物流金融研究综述[J].物流科技,2018,41(4):119-121.
  [5]  王宇楠.沈阳经济区发展现代物流业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5,(2):29-30.
  收稿日期:2020-05-20
  作者简介:姚嘉宁(1996-),女,辽宁本溪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国际运输与物流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10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