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快经济调整期中欧(厦门)班列发展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正在重塑,但中欧班列因低成本、高时效、人员流动性小、运输效率高等优势,成为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连接纽带,很好地发挥了国际运输新动脉的作用,有力、高效地促进了中欧及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成为各国贸易合作的“物流通道”和“命运纽带”。但在中欧班列逆势增长的背后,还应该着眼经济调整后期,加快高质量发展,真正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建设成果,为沿线国家所共享。
  关键词:“一带一路”;贸易合作;中欧(厦门)班列
  1 中欧(厦门)班列的现状及特点
  中欧(厦门)班列于2015年8月16日正式开行,成为我国自贸试验区首条中欧班列,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无缝衔接。目前,已常态化运营厦门至汉堡、莫斯科、罗兹、布达佩斯、伦敦、阿拉木图和中亚等7条中欧班列线路。截至2020年4月,累计发运706列,货运价值138.8亿元。
  1.1 优势
  一是得益于较高的城市定位。新时代,厦门作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其城市定位在不断拓展。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厦门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和中国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这个良好的城市定位要求厦门市必须大力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也为中欧(厦门)班列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二是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2019年,厦门的营商环境在全球经济体中排名第25位,打造了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且在电力获得、财产登记、执行合同等方面接近前沿地区水平。便利化的投资贸易和完善的法治保障提升了中欧(厦门)班列的吸引力,助力中欧(厦门)班列不断发展成为国家物流的新通道。
  三是得益于便捷的多式联运。发挥多式联运监管中心作用,支持过境货物从海运码头直接运送到多式联运中心装车,实现海铁全程联运一体无缝衔接,在多式联运中心内即可完成从卸车到检验放行的全部流程,货物流转更加便利。通过多式联运延伸服务台湾、东南亚地区,推进与东盟国家物流对接,实现“一带”与“一路”无缝对接。
  四是得益于融合两岸的区位优势。在厦门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在发挥沿海近台优势,大力推进应通尽通、能通快通,着力打造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中欧(厦门)班列采取海铁联运的方式,探索将台湾的散货在中欧(厦门)班列拆拼箱中心集中,与厦门本地货物拼箱,一起发往欧洲地区,开启台湾—厦门—欧洲的散货拼箱业务模式,解决了亚洲各地的散货客户在货量不足一整柜情况下的铁路发运需求,比起原来全海运的拼箱模式,运输时效得到大大提升,也进一步融合了海峡两岸的产业及物流发展。
  1.2 劣势
  一是总体经济体量不大。厦门在全国相同定位的城市中,总体经济体量较小。以2019年为例,厦门的GDP是5995.04亿元,进出口贸易量为6412.9亿。同期全国范围内相同定位的大连、宁波、青岛的GDP分别为7001.70亿、11985亿和11741.3亿元,厦门经济腹地以闽西南为主,其略小的经济体量对中欧班列的支撑力量较弱。
  二是回程运力发挥不畅。厦门以出口贸易为主,进口贸易总额较少,进口2884.2亿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量的48.1%,其对回程班列的支撑能力较弱。厦门口岸海运发达,海运运费不足铁路运费的80%,成本差距较大。且回程货物以酒、肉、奶粉等时效要求高的货物为主,剔除时效性因素,大部分货主都会首选海运渠道,导致中欧厦门班列回程比居高,远高于其他班列平均水平,也造成了运行成本偏高。
  三是自贸区政策优势不再。目前,按照“沿海无缺口,内地有重点”的布局要求,全国共开设了18个自贸试验区。其中,厦门片区推出的416项创新举措和获国家部委批准的59项先行先试政策,已经有不少举措经驗向全国推广,全国其他自贸试验区也在不断创新,向国家部委争取先行先试政策,厦门相对于其他城市的政策比较优势不再明显,对中欧(厦门)班列的政策支持优势也不再明显。
  四是外部城市竞争加剧。当前,全国各地陆续开通了义新欧、郑欧、合肥、徐州、赣州、南昌、石龙、苏州等中欧班列,特别是厦门周边的江西南昌、赣州、景德镇中欧班列对厦门的业务分流最为明显,且各地班列的运价主要取决于铁路运输成本,并受各地政府补贴力度的差异影响,各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低价竞争,而受回程比居高影响,厦门中欧班列的报价则明显缺乏竞争力。
  五是多式联运作用仍未充分发挥。中欧(厦门)班列多式联运中心于2019年底投入使用,但仍存在多头管理,中心开展日常业务仍需频繁沟通,多方请示,联运中心的堆存区域有限,堆存能力仍无法满足进出口班列的集散需要。部分装卸设备老化,装卸效率不高,缺乏海关专用查验、检疫场地及设备,制约了通关效率,大大增加了企业运输、堆存成本。
  2 经济调整期给中欧(厦门)班列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2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深入调整,给贸易物流合作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对中欧(厦门)班列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1 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有所增加
  我国这一轮的经济调整,目标是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上端攀升,特别是厦门的优势产业,如集成电路、医药用品、化工产品、高端装备制造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企业利润不断提高,对物流成本的敏感度下降,对时效性、安全性等要求不断提高,也为中欧(厦门)班列的开行提供了更多货源。
  2.2 空运海运大幅减少带来的逆势增长
  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国际物流缩限影响,国际空运航班和集装箱海运航班大幅减少,在空运、海运货源难以维持原有规模时,中欧班列因实行分段运输且不涉及人员检疫彰显出独特优势,我国出口至欧洲、中亚和东盟地区的货物不少转移至中欧班列,成为保障中欧贸易往来、畅通多边国际合作的重要物流通道,为大力发展中欧班列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3 外需下行风险进一步加剧
  厦门外向型经济明显,对外贸易量占GDP比重超过104%。随着国际经济不断下行,部分境外市场对我国相关商品需求进一步萎缩,进出口贸易量不断下降,货物的运力需求也进一步萎缩。特别是此轮经济调整,美国、欧盟的调整相对于东盟更为明显,但厦门对东盟开展货物贸易主要以海运为主,而以中欧(厦门)班列运输为主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盟部分国家的外需下降更为严重。因此,在经济调整后期,中欧(厦门)班列开行压力将逐渐加大。
  2.4 进出口外贸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
  今年,不少生产性进出口外贸企业在经济寒冬下,国外订单出现急剧减少,企业生产效益急剧下降。面对生存危机,外贸企业选择了裁员、降低物流成本、出口转内销等策略应对。降低物流成本则会促使企业尽量选择海运这种价格优势最为明显的物流方式,而出口转内销则基本不需要使用中欧(厦门)班列,给中欧(厦门)班列的运行带来了很大困难。
  2.5 外资企业对华投资或将放缓
  外资企业是厦门外贸进出口的中坚力量,其中大量外资企业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开展进出口贸易,此次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加剧了原材料供给紧张,扰乱上下游产业链供应平衡。根据英国供应链咨询机构State of flux 研究,不少外资企业受此次国内供应链断裂负面影响,在中国之外建立第二、第三个生产点,或将逐步放缓对华投资力度。
  2.6 部分国家开放政策有所收紧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深入调整期,国际班列途经的部分国家采取了国家保护主义,对以往的开放政策有所收紧,对“一带一路”沿线铁路竞争干预,甚至关闭部分中欧(厦门)班列沿线的重点场站,导致班列运行遇到较大困难,部分班列甚至出现因国外订单取消或延期交货导致退仓的情况。
  3 加快经济调整后期中欧班列发展的对策
  着眼经济调整后期,面对全球经济深入调整对中欧(厦门)班列的发展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利用好上半年中欧(厦门)班列逆势增长的有利契机,加快推进相关对策研究,推动中欧(厦门)班列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从政府扶持向市场主导转变
  中欧班列运行初期,铁路承运价格高于海运,高附加值货源不多,大多靠政府补贴降低运行成本提升竞争力,但是在经济调整后期,降低政府补贴、加强市场化运营是中欧班列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方政府应通过鼓励中欧(厦门)班列多种方式运营、提升转场通关效率、缩减集货时间等方式提升中欧(厦门)班列的竞争力。基于此,着眼长远战略利益,理性看待短期损耗,回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分工合作、市场主导的强化型市场化道路上去才是最优选择。
  3.2 从城际竞争向城际合作转变
  改变以往低价竞争的做法,本着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沿线城际间的合作配合,可通过信息共享、模式共建、规则共定、仓位共享、线路互补、场站共用等,全面提升中欧(厦门)班列市场化运营水平,提高海外议价和应对能力。中欧(厦门)班列途经江西、成都、重庆等较大的班列枢纽站点,可通过多程转关、内外贸货物混编运输的方式,将不成列的中欧班列货物通过城际铁路短途动输在中转站拼列出口,实现“点、线”结合,缩减集货时间,避免在厦门拼列因集货时间过长导致货源流失,也避免因班列线路重叠造成铁路运力浪费。
  3.3 从规模增长向优质发展转变
  中欧(厦门)班列目前仍处在数量增长、低价竞争为主的初级阶段,离高质量发展还有比较远的距离。在经济调整后期,应及时调整因支持物流通道而“敞开受理、应运尽运”的特殊逻辑,确立利用高质量基础设施承接高质量物资运输的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通过扩大“安智贸”试点、加强多式联运中心建设、提高通关效率、降低报关成本等创新举措,使中欧(厦门)班列更具吸引力、竞争力,实现中欧班列的可持续发展。
  3.4 从去程满载向来回满载转变
  2019年中欧(厦门)班列去回程比达到50∶1,回程空载问题成为中欧(厦门)班列运行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經济调整后期,挖掘回程货源,降低运行成本成为中欧(厦门)班列的重要任务。可通过加大对回程班列的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引导企业进口更具时效性、针对性、更符合中欧班列运载特点的商品。对与欧洲国家(尤其是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可将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件等作为回程班列的重点货物进行考虑;对于台湾地区,可将集成电路、半导体零件等机电产品、航空器材、医药用品、化工产品、玩具、运输设备等较高附加值的货物作为重点考虑,提高中、外企业通过班列运输进口货物的意向,有利于进一步丰富班列货源、降低班列开行的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1]薛志伟.厦门开通中欧、中亚国际货运班列[N].经济日报,2015-08-17(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44221.htm